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什么适合老年人的室外活动?
老人,老年人,太极拳有什么适合老年人的室外活动?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于草地上铺设的长条石板路, 其间距控制应注意在满足一般人的步伐间距的同时考虑老年人的步伐大小。
●散步路径应提供适宜的照明, 如路灯和地灯。北方冬天天色暗得早, 若不提供适宜的照明, 对于老人晚饭后散步是十分不便和危险的。
二、肢体活动
肢体活动也是相对静态的锻炼形式, 常常伴随着散步的过程或散步后的原地活动。一般是身体关节的活动或肌肉和韧带的拉伸。与散步不同的是, 这样的肢体活动有可能是个人的单独运动, 也有可能是好几个人一边交谈一边进行的活动, 能促进邻里关系, 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肢体活动所需的环境特点:
●需临近散步路径有放大的空间供较多人聚集和动作的施展。
●能提供存放物品的石阶或台面。此处能形成相对较多人的聚集, 应有适合放置随行物品或外套的地方。
●提供座椅, 供老人休息或闲坐观看。
三、健身器材
设置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材是大多社区中比较容易实现的。在实际调研中, 我们也发现这种锻炼方式是普遍受到老年人欢迎的。社区老人使用器材锻炼的时间一般在10~20分钟左右, 对每样器材的使用时间不会太久, 使用器材的女性略多于男性。在没有其他适合放置衣物的台面的情况下, 老人会利用器材放置自己的物品, 在人少的情况下尚可, 人多的话会影响他人的使用。
健身器材锻炼的环境特点:
●器材设置于“人气旺”的区域能大大提高器材的使用率。
●器材的摆放应尽可能线性布置, 且器材之间的距离应满足既不影响使用又不影响交流。
●器材摆放的区域应尽量靠近儿童活动或其他相对有活力的区域, 并且摆放方向应保证使用者的视线能方便地观察到周边活动的儿童或其他人。
四、太极拳 (剑)
太极拳是在老年群体中较为普及的一项运动, 可独自练习, 亦可有组织地集体练习。练习时间在20分钟至1小时不等。大多为早晨或下午等相对完整的时间进行练习。练习结束后老人们会进行短暂的交谈。
练习太极拳所处的环境特点 :
●老人愿意选择在半围合的空间进行练习, 如楼栋围合的广场、下沉庭院等, 同时不希望该空间太过封闭。
●进行集体练习的老人, 倾向于选择有较多人经过或穿行的小广场。打得比较好的老人们进行集体锻炼的时候心里还是带有些表现欲和成就感的, 有时候吸引路人驻足观赏能得到满足感, 也能吸引其他老人的参与。
●该场地应避免有大风侵扰。
●场地边最好能有电源插座供老人们播放练习时需要的音乐。
●周边环境不宜太喧哗。
●提供座椅和台面, 供休息和放置衣物、收音机、太极剑等物品。台面亦不宜过低, 老人弯腰取物不易。
●实测110m2大概可供10位老人进行锻炼, 老人之间的间距在2m左右。若是舞太极剑的话间距会适当扩大到2.5m~3m左右。
五、遛狗
老年人因儿女大部分时间工作繁忙, 在精神上难免有空虚孤独之感, 很多都会饲养宠物作为陪伴, 那么每天都需要下楼遛狗。而遛狗行为本身也是一种散步的锻炼方式。有的老人不会特地下来锻炼, 遛狗则成为一个“逼迫”其进行室外活动的重要动因。老人遛狗的路径常包括其散步的路径, 但范围更广, 还包括通往小区内商店、菜市场、食堂等道路。老人基本以养小型犬为主。同一时间遛狗的老人们常常会在相对放大的空间聚集攀谈, 或进行肢体活动等锻炼。
遛狗行为适宜的环境特点:
●植物和步行道应有很好的结合, 这样既吸引人也吸引狗, 硬质铺地并不受到犬类的欢迎。
●若有条件可设置供犬类饮用的活水, 并防止结冰。
●应设置狗厕所, 一方面防止其随地排粪破坏环境;另一方面, 狗厕所的存在也为老人们的碰面和交谈提供机会, 并可结合设计活动场地, 将狗的停留和人的停留结合在一起。
六、带婴儿晒太阳
在天气晴朗尤其是午饭前的时间, 小区楼前的小广场会形成人群的聚集, 主要是老人或者妇女带婴儿出来晒太阳。久而久之则成为一项很重要的锻炼和社交活动。老人们在这个时间活动身体、拉家常、交流带小孩的经验等。晒太阳的时间大概20分钟左右。
带婴儿晒太阳所需的环境特点 :
●在楼前入口广场有充足的阳光, 不会走太远, 这样能遇见下班回来的亲人或邻居。
●避风, 担心婴儿受凉生病。周边宜有植物, 形成适宜的小气候。
●提供座椅, 老人有时会坐着陪小孩晒太阳。
注意老年男女锻炼的差异性
●男性老人在锻炼的主动性方面略低于女性老人, 观察发现日常锻炼女性老人多于男性老人。这也许和女性老人寿命更长有关。
●一般说来, 男性老人独立进行锻炼的比女性老人略多, 女性老人更愿意有伴侣的、集体的、有组织的锻炼。
●女性老人在锻炼过程中更愿意交谈和结识朋友, 显得更加的合群。
●女性老人在集体活动中更积极地愿意担当组织者, 显得比男性老人更加热心。
欢迎亲们点赞加关注并参与讨论哈!
参考文献
[1]洪清,万子昂,黄政民.冬季老年人户外锻炼模式调查和思考——以建设部大院老年人室外活动状况为例[J].住区,2013(03):87-93.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随着年龄增加,
老年人骨骼、肌肉、消化、心血管、中枢神经等各系统功能逐渐衰退。如果天天运动
,则可延缓老年人体力、智力和各器官功能的衰退。适当多做户外运动,在增加身体活动量、维持健康体重的同时,还可接受充足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预防或推迟骨,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人适合耐力性项目,如步行、慢跑、游泳、跳舞、太极拳、打乒乓球和保龄球等。
1、慢跑慢跑比散步强度大,消耗能量多,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大能量消耗,改善脂质代谢,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和高血脂。
2、步行步行时下肢支持体重,上下肢骨关节、肌肉与身体其他各部位协调配合,使各部位都得到锻炼;同时加强心肌收缩,加大心血输出量,使各组织血流量增加。天天散步,对于改善心肺功能,延缓下肢关节退行化性变化有积极作用。
3、体操体操动作可简可繁,运动速度可快可慢,动作范围可大可小,运动量容易调整。坚持经常做体操可以使头颈、躯干、四肢灵活,养成良好体姿,发展柔韧性,维持神经、肌肉的协调能力。
4、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归类为内家拳。练习太极拳是在不断追求人体本身、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在这个过程中,要学会不断开阔胸怀,平衡心态,提高自身修养,强健个人体魄,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
上一篇:为什么我不喜欢读书,都是强迫自己去读,而且也不知道读一些著名的小说用处在哪,理论性太强的还读不下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