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难道读书真的很高吗?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自己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难道读书真的很高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难道读书真的很高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人崇尚读书,自古就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及“金屋颜玉”之说。皓首穷经,更是古时知识分子孜孜以求,并引以为荣的人生盛事。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本来是古圣先贤指点、激励后生小子勤勉治学求取功名的谆谆之言。意思是在古代只有读书才可以光宗耀祖,其它的都是低一的,读书才可以夺取名利,其实这种思想和做法是有腐朽观念的。
古话是这么说,也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你知道,有多少人才被有钱有势的,走后门人顶替了吗,现实中,不但要读书有文凭,更关键的是要有靠山。
从古至今,学者的地位只是高不低,穷学者比小贩高得多,这与中国五千年来铭刻在骨头上的传统观念无关。”都是下等的,只有读书才是上等的”启发了人们从古至今的读书。 这句话的原意,我们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功利主义,背离了原来的读书面貌,只是为了在仕途上出人头地、成名,在精神上轻视“白丁”。
因此,前半句“凡事不如前”是一个层次划分把读书圣人放在金字塔的顶端,是现代意义上学者的盲点。 鼓励阅读的古老格言是与目的混合在一起的。在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下,他们都应该上学读书读书,这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古代人把从政作为毕生的志向。
古代学者应该能够阅读八股文、四书五经如果你去看天文学、地理学和其他书籍,你将失去脱颖而出的机会。
人类的视野和知识在不断提高比如,这句话来源于著名的“高尔基青春读物”:爱书,这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是有用的,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理性的人,才能使我们成为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真诚地欣赏人类不断的巨大劳动所产生的美丽果实的人。
只有当这些书读完了,你才能在考试中当官据说名利双收是最好的职业,所以“只有读书才算高”。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但并不是这句话的原意。
我不赞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个观点。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汪洙的《神童诗》,意思是“除了读书入仕以为的行业都是低贱的”,汪洙会有这样的思想,可以说和北宋的时代背景有关。 “万般”指“社会上的多种行业”,唐代韩愈《师说》中就对这个概念下了定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其中“巫医”就不用说了,其对应的巫祝文化在战国就开始衰落,到了北宋正好进行儒学复兴运动,宗教热情退潮,巫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乐师”在古代,出入的场合要么是隐私性强的王侯宅邸,要么就是各种花柳地带和娱乐场所,也是为“士大夫”所不齿的;宋代虽然商品经济繁荣,但宋政府实行的仍然是“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者依然属于“小生产者”。
“万般皆下品”的观念应是由此而来。 再说宋代的社会环境,重文轻武、言论相对自由、人们的知识分子观念兴盛,科举制也是从隋朝开始沿用的选拔人才制度,可见有非常浓重的“重学风气”,汪洙本人则是小县城出身,家庭贫困,从小被灌输“读书成才”的观念,自身也热爱学习,形成这样的观点,也在意料之中。
他的诗句直至今日还在广泛使用,并且经常用来教育不读书的“熊孩子”。 因为当今我国使用“应试教育”模式,采取和古时候科举相近的“高考”制度。
而“高考”无论如何,的确是青年拥有更好的平台的一条捷径,也是相对而言最为公平的考试制度,因此,为了让自己的子女、学生“少走弯路”,家长和老师都会这么教育祖国的未来:“你要是不读书,将来就去搬砖/扫大街/捡破烂……”等等诸如此类。这类言论无疑体现出非常严重的“职业歧视”:任何薪水不稳定/门槛要求不高 的工作都是“不体面”的、“丢脸”的。
然而,君只见到“学历高的享高薪,学历低的被迫谋生”;君不见,古时还有一句话:“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就是“在各行各业都有将其业务能力发展到顶尖的人”,他们照样可以混得风生水起,并不比走“正规路”的人要差多少。
并且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型人才”即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博闻强识”还得“明于治乱”,掌握的知识多确实很值得佩服,但假如这个人只在理论方面达到了极致,而要真正做起事来却无从下手,或是此人的心理极度扭曲,未达目的不择手段,那么他也就不是能够真正为社会做出贡献、推动社会发展的人才,相反可能会沦为必须铲除的“社会毒瘤”。
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但自己必须清楚,哪一种真正适合自己。找好自己的路,制定好人生计划,然后朝着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摸索出前进的方向,不断地丰富自我。出路本身不只一条,但当自己还未明确目标,或是还未具备达到这一目标的能力的时候,努力读书,踏实高考,的确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万般皆平等,唯有学习高”,学习并不单指读书,人可以不读书,但一定不能不学习,不养成健全的人格。 虽然我反对“唯有读书高”论,但我仍要在此为读书说句话:读书对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有很大帮助,你内在的知识还会外化于言行中所散发的气质,你读书时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拥有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培养批判和辩证的思维,多读书但不读“死”书,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综上,我认为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一样重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所谓的“高”分两个层面,一个是个人获利,盆满钵满,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另一层面是用自己的或物质丶或精神的奉献,为社会,为他人弱势造福,各人理解不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我是中医协会会员,已注册了家中医院,如何找到投资方开展业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