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大年初一早晨串门拜年习俗还能持续多久?
年初,习俗,农村农村大年初一早晨串门拜年习俗还能持续多久?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关于大年初一早晨串门拜年的习俗,大概也有上几千年的历史了,经久不衰,延续至今还是在年年拜年,这是中国人最重要传统民俗,究竟能持续多久,我想这个好的习俗,传统民俗,为什么要丢掉呢,又为什么不能持续了呢,干么不继续呢,一个民族,一个好的民俗大节传统,就必须发扬光大,传承有继,这大概也是民族灵魂的一个组成重要部分。看似一个习俗拜年的活动,可以通过此活动,增加了沟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同时也教育了青少年人,热爱生活,珍惜当今,敬重传统,延续传统,传承民族精华,拜年大都是,辈分小的给辈分大的拜年,也培养了小辈对长辈的尊敬,培养了尊老敬老的礼数,通过拜年可以交流信息,了解信息,了解国内国际形势,了解政策法规,了解党的政策,路线,方针政策,尤其在农村,能够及时了解国家的惠民政策,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任务等。看似一个传统民俗拜年活动,它带给我们的是,满满的情谊,厚厚的礼数,大量有用的好信息,看似一个拜年的习俗,加深了年轻人热爱祖国,民族,认同得感教育,好的传统民俗,应弘扬光大,我敢说,农村大年初一早晨串门拜年会永远会持续,也一定会持续,一万年更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大年初一早晨串门拜年习俗还能持续多久?
农村大年初一早晨串门拜年历史悠久,这是我国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年文化”,值得提倡和继承。
老娘舅快奔60岁的人了,从小就受到了年文化思想的熏陶 。在我们这里每年过年年初一早晨就要串门拜年,除长辈在家等待他人上门来拜年外,其他小辈一律由父母带队,论辈分逐个登门拜年。拜年时,不带任何礼物,进门叩拜,辈分大的称呼太公太婆,爷爷奶奶,大伯大妈新年好、恭喜发财、万事如意、身体安康等吉利的拜年词。礼成后大人们会给小辈们分发红包、糖果、糕点,这是小孩们最开心事,年初一一早上可以挣到不少的红包。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现在的年文化越来越淡了。现在的孩子不是手机电视,就是电脑游戏玩具,叫他去拜年都叫不动。由于家里长辈们给的压岁钱都很大,小孩子们根本不在乎哪几块钱的红包,甚至有的孩子还嫌少嫌烦,都不愿意年初一早上串门去给长辈拜年。
加上现在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像我们村原来有800多户人家,如今只有500来户在家过年。有的虽说回家过年,就是在老家上个坟谢个大年就回城里,根本不会留到年初一串门拜年。这个问题这么说呢,年文化是好的,但现在的年轻人小孩子都赚烦。依我看年初一串门拜年在我们这里不会持读的太久,等老辈们都上路,年轻人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拜年。俗话说:“儿大不由娘”。既然孩子们都赚烦都不愿意,那就由他们去吧,总有一天会持续不下去的。就说今年吧,农村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看上去就一点年味都没有,大家不都是同样遵守了吗?我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切都会改变的,年初一串门拜年也不会例外,大家说是不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非常荣幸能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我感觉这个习俗短时期内在我们村是不会终止的。
就我本人来说,我的家族中我们兄弟十八个,从我堂兄老大按年龄排到我是第十六。
我们共有二十几个本家侄儿,已经结婚了的有十七个,他们是每年都来给我拜年得!
我最大的那个侄儿今年都五十二岁了,才比我小三岁,照样是每年都给我拜年的,同时我也会备好一桌酒菜来招待他们!我们叔侄十几个人(有几个不喝酒的,他们就在院子里打牌,等饭好了再一起吃。)欢聚一堂,话家常,聊感想,再说说新鲜事,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一年一度的短短几天的相聚,今天这家喝,明天又去那家聊,很快的这个年就过去了。转眼之间又要各奔东西,出外打工了。聊到伤感处,每每都会有一种依依惜别的感慨!
这样的过年方式,我们乐意做,晚辈的孩子们也愿意去学,年复一年,辈辈传承,怎么会消失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大年初一早晨串门儿拜年的风俗,在山西晋南地区仍然流行,只不过是磕头拜年的少了,问候新年好的多了。现在使用微信天天问候早上好,到了大年初一就是过年好给您拜年了。这是中国传统风俗,流传不竭。[玫瑰][玫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应该一直能持续,只是年味没那么浓了。我从小生长在农村,那时过年早晨两点多就得起来,我们那叫起五经,我妈他们串门给长辈拜年,能串到天亮,我爸他们哥仨给奶奶拜年还得磕头。20多年过去了,现在我爸妈不出去拜年了,在家等着别人给他们拜,轮到我哥去挨家拜年。现在4点来钟起来开始串,天亮也能完事。
上一篇:家用买电动汽车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