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张明山(艺术家)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彩塑,泥塑,作品张明山(艺术家)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张明山彩塑注重塑造、注重对人物性格的刻划。张明山要自己的作品可以使人们能从中感受到的真实生命的印象,让人们体会张明山是来自“塑造”的学问。”这也是张明山作品里显现强烈生命感的一个原因。他们捕捉住人物刹那间的动态,并著刻划人物内在的性格,再加施色。像张明山塑的《严振像》《严仁波像》人物塑造得十分精确。对这两件作品徐悲鸿1933年在《大陆杂志》上评论说:“色雅而简,至其比例之精确、骨格之肯定、与其传神之微妙,据在北方所见美术作品中,只有历代帝王中宋太祖、太宗之像可比拟之。若在雕刻中,虽杨惠之不足多也。”张明山彩塑注重对市井生活的描写,并用朴素的色彩,张明山要使人觉得自己作品真实和感人。像张玉亭塑的《吹糖人》、《卖糖者》(三百六十行中的人物)都是当时市井的真实生活。在塑造上,张明山描绘出人物的特点和一刹那的动态,并用粗疏的线条将人物衣服的质感表现出来,再施上淡淡的石青色,使我们从这件作品中看到生命的活力。对于这类作品,徐悲鸿曾这样赞誉:“此二卖糕者,与一买糖者,信乎写实之杰作也。其观察之精到,与其作法之敏妙,足以颉颃世界雕塑师俄罗斯国脱鲁悖斯可埃(1987年-- 1983年)亲王。特脱亲王多写贵人与名流,未作细民。若法十九世纪大雕塑家远鲁(1883年-- 1902年)虽有众多件稿本藏於巴黎小宫,於神情亦逊其全。苟作者能扩大其体积,以铜铸之,何难与比国麦尼埃(1831年--1905年)争一日之长。”
张明山的作品是塑与绘的两大结合。先塑造后绘色。在泥塑过程中塑大体为关键―先将人物大的形体动态塑出,才有大的感觉,然后刻画衣纹表现质感,又不伤其骨格。在绘色上多采取的是中国绘画中的工笔书法,使作品增添光感和色感。张明山要将“塑造”与“绘画”这两者巧妙的结合,展示给人们的是真实而有力的生命,使人们在一般中看见美,在枝节、片段中看到无限。中国线的艺术传统始终是中国造型艺术的主要审美因素。随著戏曲、小说的发展,这种市民文艺展现为单纯的视觉艺术是在明中叶以后。明朝、清朝两代中,陈老莲的《鸳鸯家》、《秘本西厢》可称明代高峰;他那古绝厅崛、沉雄凝重的造型和朴拙的线描艺术给后世影响深远。此外,上官周的《晚笑堂画传》飘逸洒脱,神采飞动。张明山彩塑吸收了这些中国传统线的艺术。张明山的《和合二仙》取材於神话传说中的寒山、拾得(即和合二仙)。民间取和谐、合好古训之意。张明山表示,他没有著重用鲜艳的色彩达到这一效果,而著重在塑造上―除了把二仙的面部刻划得欢笑外,作者更著重在衣纹上的处理,使衣纹在笑、蟾在笑、手捧的牡丹在笑,加上淡雅的色彩,展示给人们的是一个欢快、吉祥的场面。张景祜的《惜春作画》构图完整,人物婀娜之态及衣纹的质感都在塑造上表现出来;色彩华丽高雅、人物情感交融,使人觉得是一幅立体的工笔人物画。对於塑造,张钺在他著的《“泥人张”彩塑技法》一画中这样写道:“张明山的泥塑的彩塑是用湿润软和易於捏塑的黏土,将形体大局依附於骨格的肌肉运动、衣纹变化、面部表情等,自内而外地逐步塑造而成,通过塑造把一切可以观察的色相、体积、造型、神态等综合的体现出来,成为体质、神态、光色相结合的形、神并足的塑像。它不单形象地表现人物,而且是“随类赋色”地刻划了人物的丰采,使默不作声的塑像成为“凝眸欲语”的有生命力的生动造像。“在绘色时又须运用绘画的技巧,用勾描、渲染、烘托地达到苍劲、秀丽、典雅、素质、艳美的目的;表达出雅而不俗、丽而不华、素而不旧的效果。”张明山的作品是以塑为根本为骨法,而画则是使造像达到体积、光色合一的更接近真实的人物在创作上对不同题材采取不同的创作方法―文者肖长青秀文雅,武者肖短虎背熊腰。张明山的《乐在其中》就是要表现一个文雅傲骨的文人―著重了刻划面部表情和手的动态,衣服线条单纯、色彩淡雅,展示出高超文雅、天真淡泊的文人气派。张明山说,要将个人的情感寄托在这件作品中借此抒情,展示出一个超脱、乐观、进取的人生观。此外,张明山的作品有许多仕女的形象。
张明山彩塑属于室内陈列性雕塑,一般尺寸不大,高约40公分左右,可放在案头或架上,故又称为架上雕塑、彩塑艺术,能运用于各种环境装饰的艺术形式,可用来服务社会、美化环境。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
上一篇:邹明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