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前后刘项双方有着怎样的博弈?
项羽,刘邦,鸿门宴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前后刘项双方有着怎样的博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刘邦在向西挺进的过程中也是一路高歌猛进,毕竟没有遭到秦军主力,再加上刘邦打仗并不是靠硬拼,讲究的是策略,经过几个高人的指点,刘邦成了第一个到达关中的反秦首领。秦王子婴投降后,刘邦进入咸阳,把秦宫中的贵重财物、宝器封存好,并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之后驻军灞上,等待各路诸侯的到来。
没过多久,项羽也来到了关中,可是因为三件事让他当即决定第二天就要攻打刘邦:
一是关口紧闭。刘邦进入关中之后,有人曾给他建议,说秦地富足,地理位置好,听说章邯投降了项羽,项羽有意封他为雍王,让他留守关中,如果他来了,您就没办法占领这个地方了,不如派重兵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来,您在关中征集兵卒,加强自己的实力以便能够和他们相抗衡。刘邦采纳了这个人的建议,结果项羽来的时候遭到了刘邦军的阻拦,这让一向意气风发的项羽顿时大为恼火,我项羽所向披靡居然会被一个小小的刘邦挡住去路,他这是想干什么,自己做关中王吗?秦军主力都是被我歼灭的,岂有此理,这刘邦把我项羽放在了什么位置!
二是曹无伤泄密。曹无伤是刘邦的左司马,听说项羽发怒,准备攻打刘邦,他知道项强刘弱,一旦开战,刘邦必败无疑,为了向项羽邀功请赏,他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想要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做丞相,把秦宫的珍宝都据为己有”。此话一出项羽更为恼火,刘邦凭着运气好轻轻松松的到了关中,与在巨鹿之战中拼死厮杀的项羽相比不值一提,现在居然打起了关中王的主意,这让项羽怎能容忍?更何况秦朝与项家有不共戴天之仇,项羽的爷爷项燕就是被秦军杀死的,如今怎么能让一个投降的秦王做关中的丞相?刘邦还想把秦朝的金银财宝据为己有,简直是不自量力。
三是范增劝谏。范增是项羽的谋士,在看到刘邦入关后的种种表现后,他对项羽说:“刘邦在沛县的时候贪财好色,如今到了关中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其志不在小,况且我让人占望刘邦那边的云气,都呈五颜六色的龙虎之状,这可是天子的瑞气啊,还请您赶快进攻他,不要错失良机。”
经历了入关受阻、曹无伤泄密、范增劝谏,项羽已视刘邦为头号死敌,必要铲之而后快。此时项羽手握四十万精兵,而刘邦只有十万军队,如果开战,刘邦必败无疑,正在这关键时刻一个人的出现扭转了这个局面。
三、鸿门宴开始前夕——项伯为义夜奔
这个意外搅局的人就是项羽的叔父——项伯。项伯之前因为杀人被秦朝官吏判为死罪,由于张良的出手相救才免于一死,如今听说项羽准备攻打沛公,又得知张良就在沛公账下,为了救昔日好友一命,项伯夜奔张良住处,想让张良跟他一起离开。
张良听说了项伯的一番来意,知道情况危急,他当然要把这个消息告诉主公刘邦,他知道项伯为人义字当先,于是他对项伯说如果此时逃走,就是陷沛公于不义。之后张良便把项伯的话都告诉了刘邦,刘邦听后大惊失色,接连问张良“为之奈何?”,张良就给刘邦出主意让项伯告诉项羽自己是不敢背叛项王的。
而刘邦绝对是搞人际关系的高手,他见到项伯后做了三件事,立马就收服了项伯:
第一,献酒祝寿。在搞清楚项伯年龄长于张良后,刘邦决定以对待兄长的礼节对待项伯,他见到项伯后,首先拿出酒杯跟项伯套近乎,献酒祝寿,以示尊敬。
第二,结为亲家。项伯作为项羽的叔叔,关系肯定比跟刘邦近,这次的夜奔,也只是为了救好友张良,项伯此人义薄云天,干什么氏都是义字当头,为了能拉近关系,刘邦当即决定跟项伯结为儿女亲家,有了这层关系,项伯绝对不会对刘邦置之不理。
第三,进行辩解。明明派兵守住函谷关就是为了防止诸侯军的进入,想要自己当关中王,可刘邦却说自己之所以派兵把守,是为了防备意外的变故和外敌入侵,自己进入函谷关后更是秋毫无犯,对户口进行登记、对仓库进行查封都是为了等待项将军的到来。
经过这么一番拉拢加洗白,“单纯”的项伯终于相信了刘邦,他嘱咐刘邦自己愿意替他当一次说客,说服项羽,并让他明天一早就来鸿门跟项羽赔罪。
四、鸿门宴的过程——刘邦危机重重
回到账中,项伯将刘邦的话一一说给了项羽,并对项羽说:“如果不是刘邦先进入关中,你怎么敢进关呢?如今人家有大功,你反而要攻打人家,这是不符合道义的,不如就此好好对待他”,听了这么一番话项羽被说动了。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带着一百多侍从来见项王,这期间有四个人的表现搅动着这场宴会:
1、刘邦示弱赔罪。首先刘邦向项羽请罪,表示:“我和将军合力攻秦,您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却没想到我能先攻破秦朝入关,在这里又见到您,我是绝对不敢背叛您的。现在是有小人说了什么坏话,才让我和将军您产生了隔阂”。项羽立即说:“是您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一边说一边让刘邦坐下喝酒。
2、范增举玦示意。范增作为项羽的谋士,显然比项羽更具备政治头脑,他早就看穿刘邦志气不小,如果现在不除,日后必将是项羽的头号对手,在鸿门宴开始之前,他也许就向项羽进言,以举玦为信号,在席上力斩刘邦。然而项羽看到刘邦的赔罪后,动了恻隐之心,尽管范增频繁示意,项羽都置若罔闻,沉默着没反应。
3、项庄剑指沛公。范增一看项羽没有要向刘邦动手的意思,便出去叫来项庄,让他以为刘邦祝寿献酒为由,请求舞剑,趁机刺杀沛公。于是,就有了那段著名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见状明白了项庄的意思,也起身舞剑以身护住刘邦,项庄没能得逞。
4、樊哙勇敢闯宴。眼看形势危急,张良也赶忙出去找帮手,樊哙便被叫了过来,在张良说到形势危急之后,樊哙毛发竖起、怒目圆瞪,勇敢闯账。项羽见此人威风凛凛、不怒自威,有种惺惺相惜之感,在以生肉、好酒赐给樊哙,想考验一下他的胆识后,樊哙一一接招,丝毫不怯懦,并再次向项羽阐述了刘邦进关有功无过,实在不该杀害刘邦。项羽被这个勇士所征服,彻底放弃了斩杀刘邦的想法。
没过多久,刘邦以起身上厕所为由,叫着樊哙带着一行人赶快离开了鸿门,只把张良留下,让他把一双白壁献给项羽,一对玉斗献给范增,作为赔罪的礼物,回到军中,刘邦就杀了曹无伤,至此鸿门宴就此结束。
五、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许多人说鸿门宴上项羽因为一时的妇人之仁放过刘邦,最终一失足成千古恨,落了个垓下自刎的结局,实属咎由自取。然而在小编看来项羽不杀刘邦也却也有他的考虑:
第一,刘邦不足为患。我们知道项羽是楚国贵族,24岁就当上了将军,年少有为,巨鹿之战更是仅凭数万楚军就大败秦国的几十万大军,一战成名,诸侯哗然,全都拜服在战神项羽的脚下,屡战屡胜的项羽必然没有将一把年纪、草根出身、兵力不足的刘邦放在眼里,他之所以之前要讨伐刘邦仅仅是因为刘邦不让项羽入关,触犯了项羽的逆鳞。
上一篇:销售额又是全国第一,碧桂园的地产布局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