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前后刘项双方有着怎样的博弈?
项羽,刘邦,鸿门宴惊心动魄的鸿门宴前后刘项双方有着怎样的博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提起鸿门宴,世人皆知,作为中学语文文言文必读篇章,鸿门宴上有很多需要汲取的智慧,让我们从新温故知新,追忆当年鸿门宴上的惊心动魄。那么鸿门宴决定刘邦的生死攸关,刘邦是怎么样死里逃生的呢?
第一,项羽平定秦地向函谷关进兵的时候,发现刘邦已经攻破咸阳,派兵把守函谷关,于是项羽大怒,带兵攻进刘邦,而当时刘邦军队在霸上,兵十万,项羽军队在鸿门,兵四十万。范增让项羽抓住机会击杀刘邦,项羽灭刘邦也是轻而易举之事,关键时刻是项羽的叔父项伯做了‘叛徒’,连夜奔走相告张良这件机密大事,张良感恩与刘邦的情义,就在这件军事机密报告给了刘邦,刘邦听后,恐慌害怕,还是张良献计要刘邦一早去项羽账下请罪说明缘由,这时刘邦已经巴结项伯,结为儿女亲家。
第二,刘邦油嘴滑舌,深谙世事,来到鸿门项羽账下先是一顿溜须拍马,史记载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先是向项羽称臣,然后叙旧说我们兄弟当时约定一起攻秦,自己没有想过会先攻入咸阳,意思就是说还是项将军您军队威猛,肯定第一个攻入函谷关,项将军怀疑臣,是因为有小人离间我们的兄弟关系,把责任推给那个小人,来表明我刘邦没有异心,我们还是好兄弟,好哥们。这个马屁拍的项羽心里美滋滋,击杀刘邦的心思全都没有了,就摆酒席一起宴饮。
第三,在鸿门宴之前我认为范增和项羽是有商议斩杀刘邦的,项伯泄密刘邦后,返回项羽账下,跟项羽说了这件事,刘邦要来账下谢罪,项羽也是同意的,并且有要搞暗杀刘邦的行动计划,史记载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於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这里面的细节就是范增向项羽使了眼色,举玉玦表示斩杀行动,‘玉玦’是一种半圆形的玉器。而‘玦’音‘jue’与‘决’同音,就是下决定,下暗号,赶快行动,范增向项羽多次举玉玦,项羽肯定知道什么意思,要不然也不会故意不搭理,项王默然不应,就是最直接的证明。这个时候范增着急了,知道项羽不忍心杀刘邦,就赶快通知项庄来舞剑助兴,斩杀刘邦,最终因为项伯的保护和樊哙的闯帐救主,刘邦命悬一线,得以死里逃生。
第四,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也许就是一时的想法,这也符合项羽性情中人的个性,不屑于搞暗杀,项羽要杀你刘邦也是正大光明,因为项羽就没有把刘邦的势力放在眼里,这跟项羽性格骄傲自大、刚愎自用有直接关系,鸿门宴后项羽大封、乱封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可以看出项羽是要完成霸业,而不是去统一中国做皇帝。
至今人们一谈到刘邦、项羽就会想到鸿门宴,如果哪一次喝酒喝的不开心、不高兴,我们还会说这是一场鸿门宴,当评价刘邦时,人们会谈到刘邦主要完成的统一大业,刘邦的用人之道,用智谋取天下的策略等等,当评价项羽的时候,主要是说项羽的人格,那种宁愿拔剑自刎也不苟且偷生度过江东的陌路豪情,盖世英雄,霸王别姬看得出项羽是真性情男人,李清照曾作诗‘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至今我们看刘、项的时代,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刘邦是现实生活中的胜利者,项羽是文艺作品中的胜利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出大戏,它不仅拉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也揭示了刘邦项羽之后的命运,为他们最终的归属埋下了伏笔。故事以曹无伤告密、项羽决定进攻刘邦为开始,以刘邦赴项营请罪为核心,以项羽受璧、刘邦逃脱、曹无伤被诛为终结,整个过程跌宕起伏、曲折反转、扣人心弦。后人在评价鸿门宴时,无不为项羽放过刘邦感到扼腕叹息,那么在刘邦化险为夷的背后双方又有着怎样的博弈呢?
一、鸿门宴发生的背景——楚怀王的约定
鸿门宴发生在秦朝末年,秦二世登基之后不理朝政、肆意享乐、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在秦暴政之下百姓苦不堪言。由于被逼无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反秦起义。作为楚国贵族的项梁项羽叔侄俩眼看时机已到,义无反顾的开始了自己的反秦计划。
他们先是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把他立为楚王,为了团结反秦势力,依然称楚怀王。此时,刘邦已加入了项梁的义军,和项羽一路向西,想要推翻暴秦。意想不到的是,和秦军交手屡次得胜的项梁军,在定陶遭到了秦将章邯的偷袭,项梁战死。
作为起义军核心人物的项梁之死,直接导致了两个结果:
①、章邯北上。章邯可以说是秦朝最后一员大将,“沙丘之变”后,赵高专权,大肆排除异己,大将军蒙恬被冤杀。面对四处爆发的反秦起义军,时任少府的章邯临危受命,临时组织了骊山囚徒对抗反秦义军,他率先攻打的就是陈胜起义军的周文部,谁知尽管是临时组建的团队,章邯竟然屡战屡胜,一举挫败了周文、田臧、魏咎等部,甚至连强大的楚军也败在了章邯的手下。
项梁死后,章邯认为楚地的反秦义军已经不成气候,于是就渡过黄河,向北进攻赵国,秦将王离也率领了二十万长城军在巨鹿包围了赵歇的军队,北方赵国告急。
②、怀王之约。项梁一死楚怀王害怕了,他很清楚的知道,秦军的主力现在就剩下了王离的二十万长城军和章邯的囚徒军团,此刻他们全都聚集在赵国,明显是剑指赵、魏、齐等叛乱的北方诸侯国,这次的巨鹿之战,可以称得上是反秦诸侯军与秦军的生死决战,如果这次战败,那么楚怀王率领的楚地反秦义军必然难逃一死。
于是,楚怀王命令刘邦向西进军关中,项羽北上救赵,并和众将约定,谁先进入函谷关平定关中,就让谁在关中做王,鸿门宴正是围绕刘邦、项羽争做关中王开始的。
二、鸿门宴发生的导火索——项羽入关受阻
如前文所述,秦朝的主力军全部都驻扎在巨鹿,为此项羽带领五万楚军,破釜沉舟北上与王离军团决战,尽管敌我力量悬殊,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以一当十,大败王离军,章邯在内外交困之下不得不投降项羽,这样巨鹿之战使项羽一战成名,一下子成了诸侯军的领袖,成为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上一篇:销售额又是全国第一,碧桂园的地产布局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