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家长之间互相攀比孩子的现象?
孩子,家长,自己的如何看待家长之间互相攀比孩子的现象?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攀比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拿自己的孩子来攀比,那危害真大了。
家长之间为什么会攀比自己的孩子?
第一类,炫耀孩子,间接的在夸耀自己。这类家长的攀比,大至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今天我家孩子又考了100分了”,孩子参加的培训班,孩子在各科培训的考级成绩,小到生活中孩子的每一个小行为,比如给爸妈倒一杯水,给爷爷奶奶洗一次脚,自己起床叠被穿衣等等,无不是这类家长向同事邻居朋友炫耀的资本。
在炫耀中,既表扬了孩子,又在告诉对方,我的教育是多么的有效,我的引导是多么的成功,我的孩子给我挣了这么多面子。特别是看到对方表现出羡慕的神色,心里更是无尽的满足感。用一句话来总结:虚荣心作崇。
第2类,对孩子期待过高,望子成龙心切,心里产生的都是失望,落寞。
这类家长口中说出的是“我那倒霉孩子,什么时候也像你家孩子那样成绩优秀就好了”,“你们家的孩子真懂事,什么都会替你分担”,“你们家的孩子真能干呀,洗衣做饭,都帮着大人做”……这类家长眼中看到的竟是别人家孩子的好,自家的孩子在眼中就啥啥也不是。对自家孩子说出的话,总是“你成绩怎么这么差呀,你看你的同学多优秀”,“你怎么什么都学不会呀,看看人家张阿姨的孩子,都会煮饭给大人吃了”,除了贬低孩子的话,什么也没说出来。
分析这两种攀比情况,害处都不小。
生长在第1类家庭的孩子,在家长长期的炫耀中,也会耳濡目染地受到影响,容易产生攀比心,虚荣心,骄傲心理。认为自己一直都很优秀,瞧不起比自己差的人,影响未来的人际关系发展。更严重的是不能接受失败,听不进他人的批评。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将会一蹶不振。
生长在第2类家庭的孩子,在父母长期的贬斥语言暴力之下,伤了孩子的自尊,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做事胆小,缺乏信心。无形中,给自己贴上了“不行”的标签。这是非常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的。
如何才能克服家长的这种正反的攀比心理?
对于优秀孩子的家长,应该压制自己的虚荣心,别动不动就向别人炫耀,发朋友圈。尤其是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过分夸奖自己的孩子。对于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而忽视孩子优点的家长,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看待孩子间的差异,尽量发现自已孩子的优点,扬长避短。正确引导孩子朝正面的方向发展。
只要家长摆正了心态,用正确的育人观去培养孩子,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这是一个糟糕的现象。
家长之间总是在攀比孩子,于是乎才有了“别人家的孩子”。这种行为是家长内心的不成熟也是内心的不强大。
首先,家长为什么要攀比孩子呢?大概就是一种虚荣心,如同攀比谁长得好看,谁的地位高,谁穿的衣服贵,都是一个性质。更糟的是,攀比孩子影响到的是家长和孩子两个人。我们总是谴责现在的孩子总是攀比,但也许我们应该想想孩子如何学会了攀比,父母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
其次,攀比的危害有多大?家长言传身教,会攀比的家长造就会攀比的孩子。竞争是好的,但应该是有方向性的。攀比却是盲目的。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最棒,于是总是在挑别家孩子的长来比自家孩子的短,不停地焦虑不停地指责,带给孩子的也是相应的负担,觉得自己不够好,在焦虑中盲目追逐或在焦虑中自甘堕落。孩子都是在攀比中失去了自我,可能一直走在别人的路上而不自知。
最后,仍要提醒焦虑的家长,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家长的痛苦来源于无法将孩子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孩子的痛苦来源于父母给的框架,尽管很努力但还是钻不进去。不如尊重接纳,让孩子成为孩子自己,也接受本来的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虚荣心作祟,很普遍,尽量别当着孩子面攀比吧。说实话挺讨人闲的,先不说故意,可能很多人都无意识,说着自己爽、有成就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的孩子很喜欢跟别人比,吃的、穿的,甚至交异性朋友也要比。这确是物质富裕起来后,在独生子女中较普遍的现象。面对孩子的攀比,家长们往往很无奈,我认为,这主要是这些家长成长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没有过类似的攀比经验,面临的个新问题;同时,他们没能对孩子的攀比意识或行为做到正确归因。 对孩子的攀比,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形成个体的攀比意识与行为,原因很复杂。中小学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大多数都把被同伴接纳、赞同,不能动不动就拿自己当年的生活水平作标准,这会引起孩子强烈的不满。其次,家长要注意自身的攀比行为给孩子的“榜样”作用。绝大多数孩子的攀比意识和行为,在形成之初往往是被动的,主动者是家长。评价孩子时,总是拿孩子与其他学习成绩更好者作比较,对孩子抱否定态度;强行让孩子进这个那个训练班,理由只是别的孩子去了等等。所有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对那些权贵者,他们动不动就用金钱装扮孩子的时髦和“酷”,往往成为平民学生市攀比的动因。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方面的苗头时,应该及时和老师沟通。 最重要的是,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应该学会倾听,弄清楚孩子攀比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复杂情感。无论孩子说出什么,你都应该予以同情和关注,表明你理解他的挫折感,事实上,孩子形成的攀比需要一段时间,去除也需要假以时日。 同时,学生出现攀比现象,与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密切相关。希望家长有钱后,别忘记艰苦朴素这一优良传统的传承。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