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古代中国统治者不会向南扩张,反而和北方的游牧民族纠缠?
中原,向南,中国为什么古代中国统治者不会向南扩张,反而和北方的游牧民族纠缠?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古代中国统治者不会向南扩张,反而和北方的游牧民族纠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为什么不向南扩张呢?
以缅甸为例。
缅甸北部为什么种鸦片种到现在还有一些种植?
要知道美国为了消灭鸦片军阀,支持政府军打了无数次了。
很简单,这里都是险要的山区,在古代连稍微宽一点的路都没有,很多地方运输只能靠马帮背负。
这种情况下,山民无论种什么都运不出去,如果种粮食也只能饿死。
所以,山民们就去种植鸦片,因为鸦片体积小,一匹马就能带走200斤,价值不菲。
鸦片的价格高,比粮食要贵太多。
外面的马帮为了收购鸦片,会不辞艰辛带着大量生活必需品上山,维持山民的生活。
这就是中国不能向南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地形极端复杂的地区,你如何立足?
在低技术条件的古代,你难道打通群山修建几百公里的公路?
这是白日做梦,10公里都未必修建的了。
如果不能保证畅通的交通,你就无法南征。因为军队无论作战还是驻扎,都需要大量的粮食,必须通过道路运输。
而古代缅北、越北、老挝地区地形都太复杂,没法运输。
实际上,我军在79年打越南,前线的部队一度也断粮了,就是因为山区道路太差,粮食运不上去。
清朝乾隆攻打过好几次缅甸,结果前三次都是因为粮食不足,全军崩溃了。
第四次也是军粮几乎耗尽,被迫和缅甸议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是农业文明帝国。
在世界上有三个原生农业文明,都在大河流域,分别是非洲的尼罗河三角洲地带,西亚的两河流域的新月地带,还有东亚的黄河冲积平原。根据古地质学家的分析,在一万多年前,黄河曾经有六次大的改道,大量的黄河泥土被带到了下游,形成了大面积的平原地带。现如今的山东省和河北省东部都是在当时形成的。由于黄河流域冲积平原,含有大量的上游所带来的腐植质和松软的土壤,使得原始社会的人们能够利用石器进行原始的原发性农业。因此,中国农业帝国的由来已久,根深蒂固。
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伴随着物质生产的丰富而产生的。正是由于有了可以储藏的农业物产,人们才有余力进行文明创造。因此,在全球各个主要文明国家中,几乎都是以农业立国。相比于非洲和欧洲的小麦文明,中国文明是建立在黍和水稻上的。农业生产需要水源和光照,因此,对于农业帝国而言,最适合的土地即是雨热同期的土地。
在北纬30度附近,由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干燥,多数都是成片的沙漠,可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使得干热的气流被分流到新疆和内蒙等地。被青藏高原遮蔽的四川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有了大量的光照,再加上太平洋季风带来的雨水,都成了大片的绿洲地带,成了鱼米之乡。
有了这些丰富的物产,中国才有建立帝国的经济基础。但是人类征服雨热同期的地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人类开发比较早的地区基本都是在大河冲积平原,土质比较细腻和松散,在耕牛和铁制农具没有普及的情况下,用简单的人力和石质工具也能够完成垦荒的工作。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雨林地带,杂草丛生,树木根深,开发的难度非比寻常。
直到如今欧洲人都对中国古代的农民有一种顶礼膜拜的感觉,因为他们实在无法想象远古时代的中国农民到底用了什么魔法,能够使得土地常年保持产出。对他们来说,土地耕作一次,然后休耕个3到5年,等土地恢复地力之后再耕种那才合理,可是中国农民却使得土地能够年年耕种。这是中国古代曾经长期领先世界的根源性原因之一。
中国完成从黄河流域向南垦荒的伟业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的人口迁徙的过程。自从秦始皇派遣50万戍卒到达岭南之后,到西晋年间“衣冠南渡”,有100多万中原士人来到江东,大大开发了江东一带。在唐朝时,由于安史之乱,也发生了一次比较大的民族迁徙情况,由于江东一带已经开发成熟,土地有主,新来的人口只好向两湖地区和福建等地进行开垦。到两宋之际,由于民族压迫和阶级矛盾尖锐,很多失地农民又向南方进行迁徙,在现在的江西南部和广东一带也得到了大面的开发。
中国历史上这几次比较大的人口迁徙的原因,大多都是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对南方农耕民族的生存空间的压迫。相比于北方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么北地带,即使是半干旱地区的中原农耕地带,都是不可多得的水草丰美的地方。一旦草原地区受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为了求得生存,草原游牧民族势力就要组成南下抢劫团伙,不断地对中原一带进行冲击。很多时候,中原地区是拥有足够的实力去抵御这种侵略的。然而,越是成熟的帝国发动战争的组织效率越低,成本越高,当农耕文明因为内部原因无法抵挡游牧民族的侵略时,毫无组织能力的中原农民就成了失地难民,被迫迁徙到南方。
好在由于耕牛以及铁器的普及,使得人们开发南方土地的能力大大增加。中国在南方的郡县化土地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最终形成了中国现在的地理版图。
为什么中国古代皇帝不愿意南发展,而与北方纠缠呢?
北方都是苦寒之地,得其地不足用,得其民不足使。可是北方作为政治大本营,还有长期以来的经济中心,是王朝的力量源泉。如果放弃了中原一带,即使能够凭借政治惯性在江南割据,可是那也成了流寓政权。土地是经济的基础,而经济又是政治的基础。君不见东晋南渡之后,一直皇室不振?
开发南方的时间长了,由于雨热同期,开发出来的土地,就是一片丰沃。在经济上,这是划的算的买卖。
其实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于土地的认知没有现代主权国家的概念。就比如,在清朝初期与俄罗斯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将整个西伯利亚都放弃了。实际上,当时的俄罗斯根本没有能力和实力占据贝加尔湖北岸。但是凭着一纸条约就把外兴安岭以北的土地给占据了。
一些比较理性的历史学家,将元朝和清朝的北部边界就划在贝加尔湖附近。因为即使耐得苦寒的游牧民族,在贝加尔湖北岸也很难生存下去,对于中原王朝的皇帝来说,连游牧民族都很难生存下去的土地,自然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上一篇:《午夜凶铃》这部电影可怕吗?你体会到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