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年清军入关时,百姓真的夹道欢迎吗?
明朝,清军,百姓当年清军入关时,百姓真的夹道欢迎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当年清军入关时,百姓真的夹道欢迎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帝力予我何有哉″?与百姓无关的皇权,老百姓不会关心。啥"夹道欢迎″?看热闹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倒是没有。
相反,北方的民众在听到清军入关之后还是有些慌乱的。
主要是之前清军入关的时候,是疯狂的烧杀抢掠,尤其是第五次入关的时候,直接干到济南城下,一共掳掠人口46万,华北地区一时间生灵涂炭。
但是多尔衮这家伙非常聪明,秉着入关统治的想法,一进北京城便张贴告示,让大家伙该干啥干啥,还宣布减免明末三饷,一时间百姓们的敌意也是减少了不少。
尤其是暂时取消剃发令,又一定程度上赢得了百姓的好感,换来了华北地区的暂时安定。
可以说除了一开始的剃发令、后来的八旗圈地先前入关劫掠的恶行让关内百姓抵触了一阵,之后清政府拉拢人心的手段,让华北地区的百姓很快便承认了清朝的合法统治。
其实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能让他们过得好,谁统治都一样。那个年代也没什么中华民族意识,除了一些知识分子满腔热血,老百姓是只要你别惹我,我就不跟你对着干。就比方说鸦片战争中英国人找了当地老百姓的事,才引起了三元里抗英。
在之前,大明也好,大顺也罢,都因为腐败的统治而不得人心。相比之下清朝统治者在民生上还算客气,至少要收拢一下人心。
顺便一提,那些出迎清军的,都是大明的官员,之前被李自成整的太惨,一听说清廷是来剿匪的,自然是夹道欢迎。
后来发现这帮人来了不走了,考虑到要保住自己的位置,还有之前什么北魏北周后唐什么的汉治王朝,也是北人统治。就算再不济还有个大元做案例,只要好好归顺,不会影响自己。所以这帮人也就心安理得的投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古代的王朝的家天下模式,决定了百姓对于“皇帝是谁”这个问题并不十分关注,底层人民最关注的还是自己的生活,能否吃饱,吃了上顿还有没有下顿。毕竟,中国古代的老百姓,不仅受到政权的剥削,还受到地主的剥削,加之自然经济的脆弱性,维持生计尚不可得,安能有时间去关注天下大事?对于百姓而言,谁能让日子过得好,那么便支持谁做皇帝。当然,在近代主权国家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之后,这个说法便不再适用,对于“我国”和“外国”的观念界限愈发明确,当然这是后话。
清军入关之初,绝大多数底层百姓是没什么感觉的。明朝时期贪腐之风盛行,百姓在苛政之下,苦不堪言;明朝皇族大肆侵占百姓土地,修建所谓皇庄,并强迫百姓成为为其劳动的农奴。明朝末年,出于战争的需要,朝廷征收所谓的三饷,进一步加大了老百姓的负担。可以说,在明朝打车和皇族的剥削之下,百姓生不如死。因此,百姓对于这个“大明王朝”并没有太多好感,参考李自成多次能在短时间内集结上百万穷苦百姓加入农民起义军,便可知百姓对于明王朝有多么痛恨。
清军入关之初,虽然也存在圈地等剥削百姓的行为,但由于其剥削程度远小于明朝时期的官吏和皇室,故引起了一定的反抗,但规模并不如明末农民起义那般巨大。
至于知识分子,最初则对于清军持一种友好的态度。在明王朝残余势力,如南京的福王朱由崧而言,对于李自成的仇恨,远大于对清军的仇恨。当时南明政权内部普遍建议采取所谓“联虏平寇”,即联合清军平定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势力的策略。而北京的文武大臣,由于清军入关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所以对清军可谓是夹道欢迎。而清军在进入北京后,的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局势,保护明朝皇陵,甚至给景山的歪脖子树带上铁链,以惩罚其“弑君”之罪,收买了一波人心。
然而,随着清军南侵,南明上层对于清廷的幻想破灭,一部分汉族地主阶级在忠君爱国观念的影响下,坚决抵抗清军,如史可法。同时,清军颁布了剃发令,更是加速了江南地区百姓与清廷的矛盾激烈程度,引起了不小的抵抗。当然,这些抵抗最终都被清朝所镇压下去。
因此,清朝入关之初,绝大多数的百姓对于这一事件持无所谓的态度,多数的地主阶级和知识分子由于自身利益没有受到损害,且受到清廷拉拢,所以自然地站在了清朝这一边,如剃发令的建议者孙之獬,此人最终为清廷殉国,可见部分汉族知识分子,地主阶级与清廷关系之坚固。而江南地区的部分百姓和知识分子,则选择反抗清廷。
当清朝最终统一天下后,采取了一系列缓和矛盾的措施。顺治皇帝下令停止圈地,并且将明朝时期藩王占据的土地返还给原土地所有者(或后代),此举一定程度上承认了明末农民斗争取得的战果;剃发令的执行也松弛不少,同时鼓励开垦荒地,减轻赋税,改良科举,拉拢汉族的士人。在这一系列措施实行之后,清朝的民族矛盾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