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说曹操当时很懂人性弱点,还是吃透了厚黑学?
天下,这句话,演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说曹操当时很懂人性弱点,还是吃透了厚黑学?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也只是在小说《三国演义》里有描述。真实的三国史上,曹操的有没有说这句话值得商榷。
在《三国演义》的第四回,曹操和陈宫在误杀了吕伯奢全家后,又一不做二不休地杀死了吕伯奢,受到了陈宫谴责,这个时候,“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把个英雄的曹操描述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小丑!
而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并没有这个情节。只是在《三国志注》里裴松之作补充注释:《孙盛杂记》记载:“操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说明陈寿也没足够的证据证明曹操说过此话!
纵使曹操表达了\"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他的表达意思也大相径庭:前者的范围只局限在吕伯奢一家,并且是凄怆的时候说的。而罗贯中却毫不留情地把对象扩展到了天下人,这就严重丑化了曹操的形象。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尊刘抑曹”的理念暴露无遗!
如果客观、公正、全面地认识曹操这个人。曹操并非狠辣和自私的主!
但曹操是政治家,对敌人心狠!该杀时绝不手软。
但,曹操也有心慈手软的时候!他没负过陈宫。
陈宫敬仰曹操的为人,放了曹操,又放着县令不当与曹操一起闹革命!后来,看不惯曹操他为人,二者分道扬镳!陈宫曾唆使吕布趁着曹操去攻打徐州的时候,攻占了空虚的濮阳。陈宫的这个建议,让曹操生发雷霆之怒。
在白门楼生擒吕布和陈宫后,曹操将二人都灭了!但是,曹操为感谢陈宫当初的救命之恩却善待陈宫的母亲和女儿。这在《三国志》中有记载:“太祖召养其母终其身,嫁其女”。把陈宫事当作了自己的事!
生活在现实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为生存所需,性格都有多面性!并不是非黑即白或者非白即黑。真诚的人会有虚伪的时候,狠辣的人也有他善良的一面!曹操是有雄才大略的人,性格也表现的复杂!
仅凭三国演义中的这句话,既不能说明曹操懂人性的弱点,也不能说明他吃透了厚黑学!这要根据史料,在充分了曹操的为人后,作系统而全面地分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既不是曹操渗透了人性弱点,也不是有厚黑学,而是因为曹操的性格和当时环境所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我认为不可能是真的,古往今来的政治家没人会犯这种错误,即使此话是曹操心里话,打断他牙也不会说出来,在举孝廉为出仕正途的东汉,此话冒天下之大不韪,孔融当年的话被人断章取义,被曹操斥为大不孝,最终家破人亡,试想仁德是君主的基本道德要求,曹操怎会亲口说出这种毁灭人设的话,如果说出,必定失去臣子拥护,离败亡就不远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是小说家以刘备为正统主角,立场,为了让曹操落入配角位置加的。三国志原文里说的是:宁我负人,勿人负我。意思本为曹操为自己解释:在这种环境下我能怎么做?只能我辜负人家了,难道要别人来辜负我吗?这里负既有辜负的意思,也有欺负的意思。在我的理解,简单点说就是:先下手为强。
在乱世之中,枉谈道德,妄想以德抱怨,空谈道德就能统一天下还百姓以和平,简直无知,但是曹操也不是一个无理狂妄到与天下为敌的地步,罗贯中先生秉持刘备才是正统的理念,为了黑化和弱化曹操作为一个霸者和历史正统(不要抬杠,历史上没有三国时期只有魏晋时期)的代表,故意改成负天下人和天下人负我的句式,变成与天下为敌,曹操的志愿和野心变的狂妄和不知所谓。实在不高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讲错话了,但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他这样说也情非得己,我不相信曹操是这种人。
上一篇:你觉得农村的电商的突破点在哪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