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看待大学老师的现状?
老师,大学,教师怎样看待大学老师的现状?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由于授课老师的性格问题造成评教不客观。一部分老师对待学术严谨认真,上课也尽职尽责,但是由于其自身性格所呈现处是一种不苟言笑的形象,可能会使学生觉得不亲切,造成评教客观性受到影响。
B.评教组织实施的问题:
1.学生对“学评教”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评教”要求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作出价值判断,学生在进行价值判断时,首先考虑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过程及其效果是否符合自己的主观认识与需要,评价的结果直接受学生的主观认识、心理状态的影响。学生作为评价者,其自身的知识构成与能力水平、责任心、情感和利益冲突等“人为因素”导致评价偏差的产生。由于部分学生对评价工作的重要性及意义认识不到位、态度不公正,导致参加“学评教”的人数过少,“学评教”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正常结束等。
2.评价时间安排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学评教”一般在学期末才进行评价,而此时信息反馈是滞后的,对教师改进本课程的教学,提高参与该教学过程的学生学习成绩及能力都是无效的,最多只是对教师在以后教学活动中改进教学工作有帮助。而且,一些高校为了确保所有学生参加评教,采取了强制措施,如不评教不准选下一学期课程或者不准查成绩。学生急于选课或查成绩,没有认真地对教师平时的教学进行客观的评价,要么应付了事随便打分,要么根据自己考试好坏情况进行情绪宣泄,很少能够真正做到客观正确的评价。
3.评价数据分析的局限性。评价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分析评价数据,使评估结果客观、精确。目前很少有高校切实从评价的角度,采用统计学手段对评价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往往是通过加权求和得出教师的总评分。如某高校采用的统计方式,甚至出现了学生考试成绩越高老师学评教越低的现象,不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C.评教结果的反馈及权重问题
1.评教结果反馈信息不全面。“学评教”结果反馈给老师的只有总分或者几个大项指标的总分,得分低的教师难以从评分中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无法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得分高的老师也不知道其确切的优点,更不要说推广其优点。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是有限的。
2.教学评价权重因素。当前世界各国高校普遍关注“学评教”,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试图矫正研究型大学长期以来重视科研、忽视教学的不良现象,他们希望通过“学评教”及其他教学评价方式,将教师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研究教学工作上来,促使他们加大对教学的投入,进而达到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遗憾的是,虽然学校为此做了很多工作,比如,突出“学评教”在教师个人发展中的作用,采取与奖惩挂钩的配套措施来激励教师重视教学,但是,在教师心目中,教学仍然不能被放到与科研并重的位置。而要教师积极主动研究教学,自觉将教学水平的提高内化为自身发展的某种需要,则需从根本上铲除重科研、轻教学的土壤。只有广大教师都来关心教学,“学评教”在教师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
关于评教制度的建议:
A.评教指标要根据同学科教师的教学性质与特点,并根据学生的程度、专业等特点“量身定做”,不宜一概而论。
B.评价系统过于刻板和形式化,很难使学生产生评教兴趣,可设置专属论坛等让学生吐槽,也许更加能够反映学生的真实心理。
C.加强对评教的意义的校内宣传,尤其在大一新生入学时端正其态度
D.合理安排评价时间。评价时间可安排至期中、期末各进行一次评价。
E.建立科学的反馈体系,提高教师对评教的认识。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对评教结果予以保密,以免由于评教误差给教师造成不必要伤害。
F.可设置任课教师自我评价,在学生评教前可阅读该任课教师对自己课程的自我教学评价,如果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理解教师的授课方式,则能够在评价时更加客观。
G.针对任课教师的性格等各方面的特点,可由任课教师自行设置个人的评教指标,交由教务处审核后,依照任课教师意愿放入学生的评教系指标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社会在发展,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一切的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都是为大学教育打基础。大学是一个人的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他们如何适应这个阶段,这大学这个小社会里学习和生活呢?这就需要大学教师的作用了。
大学教师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级别,是大学里的老师,和小学、中学的老师一样,他们也担负着教学学生的任务。
为了促进大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减少教师的流动性,现在的大学教师聘任制,这无形之中就给大学教师很大的压力。大学教师不同于高中教师教给学生知识,他们还要自己进行科研。他们也有自己的任务。
随着每年教师人数的增加,大学对老师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加。他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一定要发表论文,并且一定要多发论文。还要进行科研。成绩要转着职称转,只有评定了职称,工资待遇才能上去,而只有工资待遇上去了,生活质量提高了,才能更加带动教师的积极性。这是一个因果循环的过程。
大学教师,尤其是大学青年教师的压力尤其重。
工作与生活的重担都压在他们的肩头。只有拼命工作,才能改善生活。
对于老教授或者是中高层领导来说,他们是相对轻松的。现在的老教授每天要给学生讲课,还要带研究生或博士生或是年轻的老师。他们是这些人的导师,每天的工作就是分配任务,当然也有自己亲自动手的。
总体来说,大学教师在学校里讲课是认真的,对学生是负责的。他们要对学生的上课、考试、实习、指导毕业论文等做出很大的努力,为学生的流入社会做一定的功劳。
大学教师职称是大学里教师的职称,分为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个级别。其中:助教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教学。讲师是能够独立开设一门或一门以上课程的大学教师。
老师,我们都知道,在我们中国,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尊重的职业和岗位,无论是在古代,我们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叫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就是我们古代对于老师的态度,另外还有一个词语叫做尊师重道,当然这个道,不是道教的道,而是道理的道。所以说,老师一直都是我们认为比较高尚的职业之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