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处理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方言,普通话,语言如何处理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处理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国地域广阔,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民族56个,这是其它任何国家都不能比拟的。
汉字对人们的交流便捷,提供了最佳途径。在语言交流中,应该以普遍话为主要的交流语言,尤其是一些地方的人,或许从他爷爷辈就没有离开故土,出门后,出现严重的语言交流障碍。
我是一生中从东西南北,天南海北都去过,大多数人很少有这样的经历,举例说明:
1,你把水豁了,这是中原话,把水倒掉,陕西人听到,理解:把水喝了?
2,欠火,陕西话,很好,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欠火为不足。
3,北方人仿川话:你勺勺拿来,川人可理解:勺勺→绳子。
4,整个浪,东北话,从头到尾,西北人理解→到处闲转。
5,粤语,海滨岛?→去哪里。
6,浓好吴啦,上海话→你好吗。
7,灯拉西格→等一下,江苏北方话。
8,客西蹄→膝盖,川话。
9,绪绪→麻雀,陕西关中话。
10,咥→吃,陕西关中话。
如果有3个不同地方的人,第一次见面,在一起说话,就存在相互难勾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说普通话和别人联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沟通,互相多沟通。听不懂应平时便多留意方言,说方言的应努力用普通话表达。毕竟,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标准语言。其实,即使说普通话也不可能取消方言口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全面推广普通话,同时保护方言,以利于对语言以至文化的研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普通话推广至今 普通话以在各 地区各 民族各年龄阶层广泛使用交流 介于当今信息网络等媒介的高速发展 使得普通话不学自通
而各地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以逐渐消失
很多孩子与父母长辈不能使用方言交流
如父母能从孩子学说话时便教以方言 或家人在一起时交流都使用方言 那方言将得以更好流传也能更好的与普通话谐接通用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普通话是交流沟通的需要,方言是文化根和魂的传承。在外界人际关系交流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避免出现障碍和不愉快。方言在家中和亲人中交流体现一种亲情,体现浓浓的乡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而方言也是各个地方使用的语言。而方言与普通话之间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我们首先了解方言,然后实现与普通话的替换。就东北而言方言很多,就一个快就有几种说法,如麻利的,痛块的,脆生的等等,这对于外地人往往就有听不懂和一知半解的印象。怎样把方言泽成普通话,这就需要我们作具体工作的人员,要勤学好问,把自己融入方言之中,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目的,更好表达自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你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
普通话是我国推广的通用语言,是我们的国语,而方言是地方传统文化,是地方人使用的语言,有的地方话很难听懂,也很难学,但地方人们听到乡音后身感亲切。
所以,我们要认真推广普通话,同时也不能忘了地方话,要到老百姓中去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要听懂了学会了,说好方言,为百姓解难排忧,让老百姓感到高兴亲切才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