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认为历史上哪个朝代的皇帝最有骨气?
朱元璋,崇祯,皇帝你认为历史上哪个朝代的皇帝最有骨气?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朝皇帝。天子守国门,君子死社稷。崇祯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死不投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说那个朝代的皇帝最有骨气哪应该就是明朝了。
有明一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终明一世,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一直被人说为最有骨气的王朝,因此明粉也是网上一大主力,为什么说明朝最有骨气?我们看看明朝皇帝的所作所为。
朱棣迁都
朱棣迁都的意义很重要,他是从南京迁都到北京的。可能现在你觉得北京挺好的,但是在当时北京被称为幽燕之地,与南京的安乐窝相比北京差太远了,说是荒凉也不为过,但是朱棣毅然决然的迁都到北京。南京可能会比较安乐,但是身处南京很容易丧失对北方的统治,北方蛮子也会趁机骚扰北方。因此朱棣决定迁都北京,君王誓死捍卫江山社稷。
英宗被俘
宋朝的靖康之难其实和土木堡之变差不多,都是损失精锐,皇帝被俘,但是两者之间区别太大了。北宋靖康之难过后就灭亡了,而明朝土木堡之变过后基本上没什么大事。北宋皇帝被俘,赵构逃到南方建立南宋。明朝皇帝被俘,明朝仍旧在北京坚持抗击蛮族,最终打赢了北京保卫战。关键就是皇帝的态度,宋朝皇帝一心和谈,明朝皇帝一心死战,这就是区别。
崇祯殉国
崇祯十七年,这一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在北京城上吊自杀,以身殉国。北京被攻破前,崇祯完全可以南迁到南京,继续延续大明,之后伺机杀回北京。但是明末大臣纷纷抨击此提议,希望皇帝可以坚守北京城,坚持君王死社稷。最终崇祯还是决定在北京上吊自杀,死前留下遗言:“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这就是明朝皇帝,战斗到最后一刻也不投降,也不接受割地求和。
隆武帝、绍武帝
隆武皇帝是南明第二任皇帝,隆武政权建立初期的时候还是小有作为的,皇帝下令御驾亲征影响特别大。但是军政大权基本上都在郑志龙手里,隆武很难有大作为。最终郑志龙暗中投降清军,隆武帝因此战死沙场。而绍武帝是南明第三任皇帝,当时绍武帝和永历帝互相争夺正统权,导致绍武政权犹如昙花一现。绍武政权被清兵攻破后,绍武帝自缢而死。这就是明朝,不屈的帝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比较佩服的是朱元璋,有骨气,志向大!穷人出身,放过牛,当过和尚,做过乞丐,一步步成了开国皇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作为帝王,从小和普通人的教育是有所不同的。
根据部分野史记载,据说在汉代汉高祖刘邦打进咸阳之时,刘邦在秦宫废墟中找到了《杨朱》残本。
从此,这个在正史中声名不显的学说便成为了以后各个朝代的帝王必修课程,代代相传。
虽然,以上内容真假性不可考,但是,在古代帝王的培训课之中,的确是侧重于两个方面:
政治平衡术
机变之术
也许有人会对此表示怀疑,不过,我以离我们最近的清朝为例:
在《清代起居注》中曾记载,诸皇子学业包含满、蒙、汉等语言文字以及《四书》、《五经》,武艺射术。
其中,在开蒙之后,又会加上《资治通鉴》《性理纲目》《大学衍义》《古文渊鉴》等书以及《资政要览》,《圣祖庭训格言》等祖宗家训。
我们可以看一下,他们的这些所有的课程,是要教他们如何做个有骨气百折不挠的皇帝吗?很显然不是!只会让他们学会如何审时度势罢了!
或许有人会问:那难道就没有一个有骨气的皇帝?
有的人说崇祯吊死煤山,也有的人说商纣王自焚鹿台。这两个人难道不算?
那我们就来细看一下。
就比如说崇祯吧:1644年4月25日,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祯选择在煤山上吊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终其一生没有向李自成投降。
小编知道如果这样说一定有人会说,这还不算有骨气的表现?
如果,您看一下他面临的状况您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首先是在崇祯16年,京师地区爆发严重鼠疫,当时,天津督理军务骆养性说:
“昨年京师瘟疫大作,死亡枕藉,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其次是在李自成步步逼近北京的时候,崇祯不是没想过逃跑。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在崇祯受意之下,李明睿在朝会之中,奏请迁都。
结果大家都知道,崇祯还没等到点头同意,就被以以内阁首辅陈演为首的众位大臣反对,他们怒斥李明睿,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不杀李明睿,何以治天下!”
就这样硬生生怼回去了!
再来就是崇祯十七的事了,李自成大军包围了北京,那个时候崇祯想跑也来不及了,只能煤山上走一遭了!
看到这,想你大家都明白了吧,这货哪来的什么骨气,纯属命不好没跑得了而已!
古人常说“最是无情帝王家”,事实上,这句话改成“最无节操帝王家”也毫无问题。
的确,他们确实掌握着最大的权力,但是和无边权利带来的无边的狂妄成正比的是他们的最胆小怕死的性子。
这一点不会因任何王朝或者功绩而改变。因为能够最终站到那个位子上,就注定了他一定是一个惜命圆滑的人,否则在权利的斗争中胜出的一定不是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