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今年冬天温度偏高,对冬小麦有影响吗?
小麦,冬小麦,暖冬今年冬天温度偏高,对冬小麦有影响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一、产区冬小麦苗情长势情况有所好转
截至目前,小麦主产区中,西北、华北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越冬期,黄淮、江淮、江汉和西南地区大多处于分蘖期,全国冬小麦的一、二类苗占比分别为21%、79%,其中一类苗比上一周的监测提高了3个百分点。从土壤墒情来看,河南的西部和南部、安徽北部等地处于缺墒状态,其余大部分地区墒情适宜。
二、冬小麦产区大部气温同比偏高,部分地区存在旺长现象
入冬以来,冬小麦主产区大部气温持续偏高,截至目前北方大部冬麦区的气温仍偏高1-4℃,安徽、河南南部等地区的小麦出现了旺长现象,抗低温的能力下降,进入越冬期后发生冻害的风险也将加大。发生旺长的麦田,不仅可能会使得小麦抗冻能力下降,而且还容易旺苗转化为弱苗的情况,使得抗逆能力下降,且可能导致后期不孕穗,进而都会使得小麦减产、甚至绝收。另外,近期,受雾霾天气影响,华北南部地区、黄淮大部分地区出现了连续几天的日照时数不足问题,气象部门监测较常年偏少3-5成,对农作物的生长不利。
三、越冬期的小麦田间管理要加强
2020年将至,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周小麦主产区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接近常年或偏高,有旺长趋势的麦田要适时采取措施控旺,一些苗情偏弱的麦田也要注意及时施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从措施来看,一是可以通过镇压的方式,控制麦田地上部分的生长,促进地下根部的发育生长,镇压的强度和次数要根据苗情、墒情和具体长势而定;二是通过划锄等方式深耕断根,削弱小麦植株的吸收能力,达到促进根系发育、抑制地上部分生长的目的;三是根据气温、麦田墒情及长势等决定是否浇冻水,以达到补足土壤水分、稳定地温、促进根系发育、确保安全越冬的目的,也给过了年开春后的返青生长创造良好的墒情条件。
综上所述,小麦出现冬前旺长,百害而无一利,需要农民朋友高度关注,及时控制。随着北方大部分地区冬小麦逐渐进入越冬期,最近黄淮地区预计将会有雨雪天气,将有利于增加麦田的墒情,有利于麦田保温和形成壮苗、安全越冬。建议农民朋友抓住春节前返乡的时间,因地制宜的做好麦田管理,为明年夏收小麦稳产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冬天温度偏高,对冬小麦开年正常的生长是有影响的。就像我们曾经多次提前到的小麦冬眠期的话题一样。冬天小麦进入冬眠期以后,会停止生长和分孽,并通过浇冬水的方法加强冬小麦越冬能力,以保证小麦来年丰收。冬天温度偏高,小麦冬眠环境不稳定,对小麦生长的影响主要有两点:一是容易诱发病虫害,特别是以小麦纹枯病多发。二是容易形成旺长。
对于以上这两种情况,从预防和应对的角度出发,再结合我们本地的实际,谈谈在具体操作中的一些方法。
最近些年的情况表明,不至是冬季气温偏高,而是常年气温偏高。以天水地区为例。最早冬小麦播种是按立冬节气前60天下种,开春接苗肥按清明节撒施,收获在进中伏以后。如今播种时间推迟到立冬前40天,撒接苗肥提前到惊蛰节,收获时还没有进伏就已经收完了。气候的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温暖的生长环境,也给习惯于农事生产的农民带来了不便。天水地区因为是靠天吃饭的山区地带较多,冬小麦因为气候温度原因,曾经旺长过。有人试图用迟下种的办法来解决旺长问题,却正值当年气温又较低,反而形成了人为的弱苗。小麦生长过长,分孽却迟缓,从而形成“假旺长”。下面重点说说温度偏高时对冬小麦的影响。
一,病虫害发生严重的。
1.病虫害类型。
冬季温度偏高,小麦在不定时地生长的同时,也诱发了大部的小麦病虫害发生。发病症状最严重的是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有些地方如果温度过高,土壤墒情差的话,还会发生红蜘蛛等虫害。
2.防治方法。
防治上,可以结合小麦发病的程度来决定。毕竟是冬天,小麦生长包括发病都比较缓慢。大部分小麦病虫害在返青前都构不成严重危害。这时间进行药物防治作用不大却容易形成药害。如果温度还持续上升,可用粉锈宁加灭虫药敌杀死进行轻量喷撒。
二是容易形成旺长。
冬天温度偏高,冬小麦形成旺长才是最让人担心的事情。根据老家的经历来看,如果小麦一旦发生旺长,减产就已成定局。小麦旺长形成后用怎么样的方法都效果不好,只有加强预防监管才是上策。
一.旺长的危害。1.冻害严重。小麦旺长之后,面临的第一大危害就是冻害。确定冬小麦是否属于旺长的标准是看小麦是否分孽过多甚至生出了第二节为准。至于在没有生出第二节之前的冬小麦大量分孽,也属于旺长,但对小麦生长影响要比生节小一些。小麦分孽过多或者出节较早,致使小麦营养成份消耗过大,每当春寒或倒春寒来临,气温在零下10℃,并持续5小时以上时,就会发生冻害,会造成死苗或死根现象。
2.根系弱,返青迟。旺长后发生冻害的小麦因为根系太弱,养份消耗太大,致使开春后返青迟后。返青要比正常小麦迟7~10天以上。基本上没有新生分孽。其他正常的小麦已经看上去满眼绿了,这些发生过冻害的小麦还依然是一片干枯的叶片。
3.易倒伏,产量低。
发生旺长的小麦,因为分孽太多,小麦整地株数增加,生长但后期,因为通风不良,下部湿度高,容易发生倒伏现象。旺长后提前生节的小麦,被冻伤苗子,开春得重新生发“二秧子”,致使小麦生长发育严重迟后,虽然不倒伏但容易出死穗和秕籽。以上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小麦产量下降。
二.旺长的防控办法。
小麦因为温度偏高,容易造成旺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到提前预防。小麦在浇完冬灌水以后,应当时刻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有旺长的趋势,应该早做预防。
1.适时镇压。
小麦因为温度偏高旺长时出现生节现象时,可在生节前用滚桶适度镇压地表,以破坏小麦生节生长。这种方法,对小麦旺长出现生节现象时有效,对分孽过多的旺长却没有效果,反而会促进小麦分孽加快。山区山地因为大多是整地撒播的,有的人用大油桶里面装满土,作成滚桶,用微耕机拉动镇压。镇压时应选择晴天中午时间,如果土壤太湿时不能镇压。
2.适度划耕。
适度划耕的办法适宜于水浇地机械行播的冬小麦冬季生长过旺时做防控处理。划耕控旺不仅效果好,而且控制效果时间长。用播种机统一在小麦行间划耕深约7~10厘米,切断小麦部分根系,减少小麦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以抑制地上部分生长,减少过多分蘖和生节,然后再把地块耙耱镇压平整。对地力不足,播种时下种量过大的“假旺长”现象不能使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