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备,曹操,孙权哪一个更英明?
刘备,孙权,荆州刘备,曹操,孙权哪一个更英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曹操是一个更加全面的君主,他不仅善于打仗,而且善于管理国内事务,而且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所以他所涉猎的方面更加健全。
刘备属于在军事上有极高造诣之人,在得到诸葛亮的辅助以后,刘备的军队更是扩充飞速,战斗力也是三国时期最强的。
至于孙权他更加喜欢政治斗争,因为不擅长军事指挥,所以孙权喜欢躲在家里搞斗争。比如在称帝以后,让自己的儿子之间互相斗争,以此提高自己皇权的高度,并且可以瓦解一部分江东豪族的势力。
所以非要给这三位大爷排个名的话,应该是曹操获得冠军,刘备拿个亚军,至于孙权,只能屈居第三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时候听人说,刘备是英雄,曹操是奸雄,孙权是枭雄。长大了看的书多了,见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情也多了,才觉得,曹操确实是雄才大略之人,而成大事者,必然像曹操一样不拘小节,杀伐果断。刘备擅用人,礼遇手下,得人心,可惜古代讲究兵多粮多,蜀地虽险,却也没有中原丰厚的物资人力,空有几员大将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也只能小打小闹,不成大气。孙权偏居江东一隅,也是相同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刘备,曹操,孙权所属国家分别为:蜀汉、魏公国、孙吴。刘备,曹操,孙权介绍:1、刘备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也多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之纪念。2、曹操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奠定了曹魏政权。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获封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河北邺城,而后进爵魏王。去世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喜欢用诗歌、散文来抒发自己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赞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3、孙权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并继续剿抚山越,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黄龙二年(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太元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孙权亦善书,唐代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扩展资料:刘备,曹操,孙权所处时代“三国时期”介绍: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备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三国魏政权奠基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权 (三国时代孙吴开国皇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中国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历史时期)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上一篇:黑眼圈特别重。怎样才能去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