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你的印象中,哪一种小麦品种更高产?
小麦,品种,亩产在你的印象中,哪一种小麦品种更高产?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你的印象中,哪一种小麦品种更高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麦产量的高低与品种有直接很大影响。、因为各地区的气候条件不一样,我们不能认定那种最好,有时候某个品种比较适应当地的气候,产量就略显的高些,如果气候环境和土壤不适应,最好的品种也发挥不出它的潜力的。
我国的小麦品种有很多,比如:西农511,酒春7号,邯麦19号,克春14号,山农27号,淮麦16号:,中麦9号,这些品种都有各自的优点,在种植时应根据其特性,挑选适合种植的品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豫农记小编很高兴回答。
我国小麦分布广,全国各地都有种植。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形成明显的不同种植区。根据我国小麦气候生态分布情况,将全国小麦种植区划分为:东北春麦区、北部春麦区、西北春麦区、新疆冬春麦区、青藏春冬麦区、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西南冬麦区以及华南冬麦区等10大麦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育种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优质高产的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被成功地推向市场,给社会和广大农民带来了增效和增收。
所以,由于气候和环境的不同,每个主产麦区都有每个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主导小麦品种。
小编地处黄淮冬麦区,那就简单介绍一下当下黄淮冬麦区几个被市场广泛认可的几个当家品种。
一、百农4199 这个小麦品种属于高光效育种最新成果,有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培育的。该品种最大特点就是:光合速率快,跟普通小麦相比,百农4199穗光效提高了近40%,叶光效提高了10%以上,一般亩产1400~1500斤,比“黄淮海第一麦”矮抗58亩产高出200斤左右;由于光合作用强、能量大、籽粒转换好,小麦中包含35种香气物质,加工出的面粉具有小麦最原始的醇香,不少人称赞从“舌尖上的百农4199”品到了“妈妈的味道”。
品种特征特性:1.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全生育期229.5~230.9天。幼苗半直立,苗期叶片短宽,叶色浓绿,苗壮,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春季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苗脚利索,抽穗早;株型偏紧凑,旗叶偏小、上举,穗下节短,蜡质轻,亩成穗数多,穗层整齐;株高71.4~75cm,茎秆粗壮;纺锤型穗,穗色黄绿,小穗排列密;长芒,籽粒角质,大小均匀,黑胚少,饱满度好,容重高;根系活力强,后期叶功能好,耐高温,成熟落黄快。产量构成三要素:亩成穗数44.2~46.1万,穗粒数30.5~32.0粒,千粒重45.8~47.5g。2.抗病鉴定:2014~2016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3.产量表现:2013~2014年参加河南省水地冬水A组区试,12点汇总,11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增产点率91.7%,平均亩产580.9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3.98%,极显著,居15个参试品种的第9位。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水地冬水A组区试,10点汇总,9点增产,1点减产,增产点率90.0%,平均亩产547.3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11%,显著,居14个参试品种的第7位。2015~2016年度参加河南省冬水A组生产试验,14点汇总,14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亩产540.5kg,比同组对照周麦18增产6.1%。
二、百农207 百农207自2013年审定到推广以来,是近年来黄淮麦区有最出色表现、发展势头最好的新一代小麦品种。它抗病抗逆、广适稳产、适宜种植区域广,尤其是对倒春寒、干热风、赤霉病三大自然灾害兼具较强的耐性;另外在品质方面,它有品质优、商品价值高、粮食部门愿高价收、农民种植易获实惠等特点。据可靠数据统计,百农207在2017的年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600万亩,是近些年发展最快、单年种植面积最大的“新秀”品种。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231天,比对照周麦18晚熟1天。幼苗半匍匐,长势旺,叶宽大,叶深绿色。冬季抗寒性中等。分蘖力较强,分蘖成穗率中等。早春发育较快,起身拔节早,两极分化快,抽穗迟,耐倒春寒能力中等。中后期耐高温能力较好,熟相好。株高76厘米,株型松紧适中,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穗层较整齐,旗叶宽长、上冲。穗纺锤形,短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一般。平均亩穗数40.2万穗,穗粒数35.6粒,千粒重41.7克。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叶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和纹枯病,中抗条锈病。品质混合样测定,容重810克/升,蛋白质含量14.52%,硬度指数64.0,面粉湿面筋含量34.1%,沉降值36.1毫升,吸水率58.1%,面团稳定时间5.0分钟,最大拉伸阻力311EU,延伸性186毫米,拉伸面积81平方厘米。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4.1千克,比对照周麦18增产3.9%;2011~201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0.3千克,比周麦18增产5.3%。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2.8千克,比周麦18增产7.0%。
三、百农AK58 该品种自2005年审定以来,以其抗冻抗倒,高产稳产等特殊优势,迅速火遍黄淮冬麦区,截止至2018年底,该品种累计推广超3亿亩,增产小麦123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200多亿元。百农AK58播种面积占全国小麦播种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其中国人吃的每8个馒头中,就有一个来自百农AK58.因此也被国家官媒誉为“黄淮第一麦”,于2013年底该品种获得了201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晚1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淡绿,叶短上冲,分蘖力强。株高7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穗层整齐,旗叶宽大、上冲。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短卵形,角质,黑胚率中等。平均亩穗数40.5万穗,穗粒数32.4粒,千粒重43.9克;苗期长势壮,抗寒性好,抗倒伏强,后期叶功能好,成熟期耐湿害和高温危害,抗干热风,成熟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白粉病和秆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田间自然鉴定,中抗叶枯病。
适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2万~16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和赤霉病。
适应区域: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北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关中地区、山东菏泽中高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当然黄淮冬麦区还有很多其他好品种,如郑麦366,西农979,周麦36等等,在这就不一一介绍了。相信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更好的品种会陆续问世。给我国农业增效,农业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