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溺爱孩子的父母,一生都得看孩子的眼色行事,对此你怎么看?
孩子,溺爱,父母溺爱孩子的父母,一生都得看孩子的眼色行事,对此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4、当面袒护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有的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站出来说你们不能要求太急,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时候,还不如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因为孩子没有是非观念,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后果不仅会让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和睦。
5、害怕哭闹
很多家庭从小迁就孩子,孩子不顺心时以哭闹、躺地下、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6、过分注意
一家人时刻关照和陪伴孩子,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了中心,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都没法谈话。
7、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家里人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将来会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8、生活懒散
家长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想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9、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会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轻易满足孩子的要求。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的精神。
父母溺爱孩子有哪些可怕后果?
做父母的很多都宠爱孩子,这个是可以理解的,把孩子当成手心里的宝,舍不骂,下不了手打,但作为父母,要清楚一点,宠爱孩子可以,但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好的。
1、孩子健康状况不良
父母宠爱孩子,认为哪里都好,孩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连不想吃饭也由着他们,这样造成的后果要么是孩子挑食,营养不良;要么是任性暴饮暴食,过于肥胖。作为家长知道这两者都是健康的大敌。或是孩子想玩游戏,不想出去外面玩耍,一整天抱着游戏机打游戏,非常懒散,缺乏运动,这样对孩子的身体成长也是没有好处的。
2、孩子人际关系障碍
由于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过分溺爱,事事以孩子为中心,养成孩子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做任何事情都不考虑他人。这种行为对孩子的人际交往是非常不利的,要知道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互利的交流,被父母宠溺长大的孩子,心中总以为自己是老大,不肯与别人放在平等的地位上相处,当小伙伴不听从他的指挥就会闹矛盾,长此以往没有人愿意和孩子相处,孩子的人际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糟糕。
3、孩子懦弱不能经受困难
父母时不时发现孩子情绪低落或脸上有抓痕,或带到幼儿园的玩具、图书不见了……,知道孩子受到了欺负,孩子什么情况也不说,每天都不开心,其实这种情况是孩子懦弱的体现,这类孩子长期生活在父母的溺爱中,从小不知道什么是挫折,不知道遇到困难要怎么解决,一旦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就会变得沉默,不知所措,经受不了一点风吹雨打。
4、孩子性格骄横乖张
孩子性格骄横乖张,相信有些父母可以感受到,有一点不顺意就大吵大闹,要知道经常被过度溺爱的孩子,觉得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不懂得为人着想,也不知道父母的艰辛和付出,这类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性格自私自利、骄横乖张,不懂得宽容。
5、孩子做事懒散无纪律
孩子是家里的宝,是家里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的地位是最高的,处处受特殊照顾。父母宠爱孩子毫无原则,孩子的吃喝拉撒行食住行,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做,变得懒散起来了,在孩子眼中,他就是大人的一切,可以不用听大人,但大人必须事事要听孩子的,这样孩子长大后,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6、孩子不懂礼貌目无长辈
看到长辈,孩子死活不肯打招呼,如果家里有客人来访,让孩子和客人打招呼,孩子甚至会抱着玩具笑着跑开,如果老人拿起面前的零食,还会打骂长辈,在生活中,由于父母的过度溺爱,对孩子一些错误的行为没有及时的制止,导致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礼貌,不知道要尊重长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养成目无长辈,口无遮拦,没有做人的基本礼貌。
7、让孩子的能力低下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较强的能力,学习成绩优秀,但家长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溺爱,会使孩子在各方面的能力退化,导致孩子的能力低下。
在法国有对老夫妻,他们在50多岁才生下第一个孩子,于是老夫妻对这个孩子百般呵护和溺爱,溺爱到孩子25岁时,大便还要父母的帮忙,试想一下如果老人都不在了,这个孩子要如何生存下来,这对老夫妻日常所有的事情都不让孩子动手,导致了孩子所有的能力和本能都消失了。
虽然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也给每位家长敲响了警钟,为了增强孩子的能力,作为父母切记不要溺爱孩子,要理智的爱孩子。
8、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
由于家长的溺爱,孩子的各种能力都被掩盖了,如果这种能力低下的孩子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就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会遇到各种障碍,于是孩子会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不愿意学习,最后出现厌学或是辍学;当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时,紧跟着其他的毛病都会相继出现,所以厌学的孩子几乎都是在溺爱中长大的,为了孩子,家长请远离溺爱吧。
9、会使孩子的价值观混乱
因为一直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孩子想怎样就怎样,他会觉得不需要正确的价值观,认为自己满足就可以了,甚至孩子的思维会停滞在这个感觉中,当孩子走向社会后,发现都不一样,随后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将来要独立的面对世界、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要让孩子在广阔的天地里去锻炼,去实践,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如何应对危险的局面。
哪些原因使溺爱在孩子养育中盛行?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咨询师荣伟玲说:在中国,至少有三个原因促发了溺爱的流行: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隔代抚养。
1、时代背景
改革前几十年里,一直在物质生活非常匮乏的条件下,而家庭一般都有多个兄弟姐妹,没人分到的物质关爱很少,精神关爱也很少,这样很多渴望没有得到满足,这些没有被满足的渴望藏在内心中。
现在身为父母,生活在物质条件相对丰盛的时期,现在多独生子女,父母的爱被投射到一个孩子身上,就很容易导致溺爱。现在父母常感叹:我那个年代什么都没得到过,一定不能让我的孩子重复那种生活,这句话里的孩子,不仅是真实的孩子,也是深埋在父母心中的那个小孩。
上一篇:大家都谈谈对XxX条的看法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