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常常实践雅石置景,能去掉人的骄躁之气,变的平和自然?
自然,艺术,的人为什么常常实践雅石置景,能去掉人的骄躁之气,变的平和自然?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雅石置景是修习石艺的方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感觉任何天然的东西的外在和内涵都没有天然石头的外在和内涵丰富。各种外在和内涵的联想可以联古联今,联人联神。有神似形非,有神形兼俱。有一形多配,给人无尽的想象。石头也形,神,彩,质等让人心旷神怡。发一块一形多配的石头共赏,取好几个名都贴切,如:拜佛、祈福、米芾拜石、唐僧取经、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山不言静气出,常赏雅石心舒服。
石石石在有磊落,石言石语燥动无。
大美不言乃天地,融入自然渐去俗。
小情小趣乃凡夫,石在心中人在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说玩石涵养身心,提高修养。但现实中看到的似乎并非如此。
一,现象的背后。
石界不乏因为拥有一些好石头而自大骄狂的人;不乏因为掌握了一些石艺的技巧而目中无人,晃晃然舍我其谁,忘了来路初心的人。凡此种种,皆为拥有美,却未及心灵;创造美,却未滋养心灵。皆为追求美,却沉迷于物质层面;展现美,却在章法的束缚中。但凡一切外在的追逐,骄躁相随,难有平和自然的心态,遑论获得宝贵的精神自由呢?二,每一次置景都是启迪智慧的风云际会。
石玩可赏,寄情于物,增加的是生命的厚度。石艺修心,同构物我,启迪的是生命的智慧。在雅石置景实践中,明了石艺的真谛是物外之理、物外的追求,才能不为物役,傲躁渐除,待人看物没有分别之心而平和自然。每一次置景实践都是一场物我之间的风云际会。置景元素之间,置景作品和空间之间,或协调或失衡,或失之空洞,或得之空灵,莫不是物物之间,物我之间情景交融的人生体悟。在这风云际会中构建和谐之美,是对美的诠释;是在艺术实践中自我完善,自我升华;是用审美创造来启迪我们的智慧。那么,修习石艺,进行雅石置景实践,会给我们带来那些智慧的启迪哪?
三,实践的启迪:
1,美是物物相谐,物我和谐的构建。
置景,即物物和谐的探寻和实践过程;雅石置景作品,即物我和谐的载体;物我和谐映照我们的心灵,最终构建起我们和谐的内心,这是美的创造,美的存在的最大意义。2,物象之外的物象,也是束缚我们的枷锁。
当我们在石艺作品面前自鸣得意如数家珍的一一说明自己运用了哪些章法、技巧、手段时,是否会猛然惊醒:这些章法、技巧、手段不正是千篇一律的始作俑者。不正是束缚我们精神自由的可见可察之物象吗?看来,对于物象的理解和认知,也有一个渐次深入的过程。真正做到不役于物,着实不易。3,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当我们被一个石艺作品所震撼所感动,却又找不到章法,技巧,手段的影子,我们是否会顿悟:这章法,技巧,手段和那指月之指,渡河之舟一样,只是接引我们成功的道具。
4,一置成景,是对自然的顺遂。
当我们用无数的实践领悟到这一切,会透彻明了的看到:一置成景的佳作,只是心性澄明的自然流淌,只是假我之手对自然的顺遂,以还原和再现自然之物本来的美好样貌。
结语:
超越了技巧,就不会因技艺高超而自傲。
不累于物,精神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一切的浮躁才能归于平和。
雅石置景的实践,
习的是技艺,
修的是人的心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用太深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缠丝玛瑙,,如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赏石艺术是以个人学识修养为基础的发现艺术和审美艺术。赏石是玩石,是读石,更是悟石当今社会,虽物欲膨胀,喧器浮躁,但随着物质文化水平提升,人们对于生存质量的品位追求已渐趋高雅。近十多年来社会各界人士的赏石爱好,已与书画古玩鉴藏一起,成为一种文化追求!
爱玩石的人有涵养一块美石能历经千年而不失雅美,除了形美色美外,还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在里面。所以爱玩石的人有内涵,懂天文节气,懂地理环境,懂禅石一味。从荒野的环境气候到发现评赏的程度,从捡石的乐趣到配座的用心、题名等,他们可以从文学到美学,从地理到天文、物理,无所不会。爱玩石的人通常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总是满腹经纶,醇香酝酿的弥久,有了纳万物的宽广,有了无欲则刚的超然,才有了心平如水的豁达。
上一篇:哪种花生米香?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