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稻谷供大于求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稻谷,粮食,供大于求稻谷供大于求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稻谷供大于求是什么原因促成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稻谷供大于求当然是件好事,使每个人吃得饱饭。但是苦的是农民,增产不增收这是事实。是不是我国稻谷多了吗!答案是根本不多,而且还不够吃。哪么为什会这样呢?可能大家都很清楚,其实我国每年还向外国进口粮食,哪么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外国粮价只有本国的一半价,原因就出现在这里,所以就出现本国稻谷需求过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这个问题先说说我的经历,我是挨过饿的,那种滋味是什么呢?心里发慌,冒虚汗,胃一阵阵痉挛。浑身都在发抖。对粮食有一种深刻的认识,至今从不倒饭。到不是家里没粮食,因为当年在家务农,干的是重体力劳动。每天吃饭都赶不上顿头。加之一般三天打一个牙祭,肚里没多少油水,每顿要嗨三大碗,那时候感觉吃饭真香。[捂脸][捂脸][大笑][大笑]一家子每个月要吃100斤以上的米(3~4人)。
其实在80年代初,土地下户。我们家一共就三口人,父亲干农活一把好手,第一年基本就没缺个粮。犹记得在两三年后,看到别人家开始种杂交水稻,产量很高,比我们的常规稻要多好几百斤。我父亲也开始种(当时不到两亩地)记得头年收杂交稻就能收1600+,每家如此,有的地方比我们家地多得多,想像一下,国家缺粮的囧境立马改善。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得感谢袁老。加上化肥,农药的使用,年年丰收,仓里从未空过。
后来生活逐步好了,肚里有油水了。现在吃饭就一小碗,还感觉不到记忆的香。一增一减。全国人口叠加。估计现在的大米每年消耗不及80年代的一半多。还有就是国家每年进口大米万吨计。
要说现在比8~90年代增产好多甚至翻倍,数据肯定不实。维持到那时的总产量就烧高香了。至于稻谷供大于求。如下分析:
1.家里有粮,心中不慌。一个国家亦如此,所以没有事实屯粮现象。国家管控很严,不然即使丰收年间,也会让你我感受缺粮的恐慌。“蒜你狠”类似投机让我们领教过。
2.前面提到的进口,在开放前,谁听说了有进口粮食一说。国家犹如一个家庭一样,穷了,挨饿。造成恶性循环,仓里没粮,年年见荒。现在好了,仓里有作了,粮食还进口了。买得起呀。
3.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谷物不是唯一消费必须品。摄食多样化。相应的减少了谷物的消耗量。
所以我们看到的表象就是稻谷供大于求,给人感觉是年年增产。假设即便增产,也不可能像80年代那样冒卫星。一下就可以填满仓。这个仓是多年积累下来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是吗,我头一次听说。如果那样的话,道理也很简单,就是我国国内粮食生产用量加进口粮食总量超出了国民需求,而过剩的部分包括稻谷。具体来说,国民的需求中,与稻谷相关的部分都被满足,而稻谷又剩余的情况下,其生产成本导致其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所以又无法输出,因此过剩了。如果从过程来看,国内农业计划中原来安排水稻生产的主要目标肯定还是满足国内需求,随着技术进步,产量不断提高,同时,另外两大因素也深刻影响了供求关系,一是原来稻谷的主要消费群体的粮食消费多元化,水稻被挤出,主要是城市人口和江淮一带可麦可稻的人口,还有个原因是国民追求东南亚口感更佳的稻米。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导致了国内水稻过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是咱们现在的粮食产量增加了。2:是国家改革开放加入世贸组织,国外的低价粮食冲击市场。3: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丰富了,可以选择别的面条,各种小点心。4:科学技术深度发展,使以前不能种植稻谷的田地(如盐碱地)通过改良,也能丰产稻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加大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大米采购量,特别是才启动的泰国高铁换大米项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也没传说中那么多余粮,机械力代替人力,七十年,八十年代人们肩扛背驮的工作现在机械化了,柴油石油代替了粮食这只是一部份,国储为啥有那么多余数,其实也不是吃完就剩那么多了,现在的土地相对集中,以前散户种植,每家每户的小粮仓都是满满的,够吃上一年还要多,现在多是大户种植刚收粮没地储有,集中上市,新粮下来堆积如山,造成价格低谜,并不是表面真的就过剩那么多
上一篇:你现在有多难?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