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临床专利成果转化困难,出台了各种成果转化办法依然效果甚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成果转化,项目,医学临床专利成果转化困难,出台了各种成果转化办法依然效果甚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大部分临床专利“养在深闺人未识”,科研成果面临的问题是“只开花,不结果”,临床护理需要创新护具,创新护具需要专利转化。出台各种成果转化法成果转化效果依旧没有显现,专利转化平台找不到愿意转化的专利人,而愿意转化的专利人找不到合适的平台?原因出在什么地方?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笔者在成果转化服务过程中发现,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成果转化技术经理人、医疗机构管理层和成果转化持有人在核心理念和一些关键概念上达成一致。很多成果转化后续工作上的问题,本质上是由于上述各方对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期认识不同所导致。
因此,结合笔者工作实践,充分考虑医学创新成果的特色和医务人员的特点,和大家探讨两个核心问题和三个常见误区,为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底层共识构建提供绵薄之力,敬请批评指正。
两个核心问题
1.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目标(阶段性目标)应该是什么?
我们常说,以终为始。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终极目标应该是把伟大的创意变成产品,最终造福患者。
但是考虑到医学领域的特殊性,一个产品的上市通常以5年(器械)-10年(药物)起步,因此,在终极目标之外,定义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目标(阶段性目标)就极为重要。
笔者认为,从一般成果转化的路径出发,考虑到成果转化模式不同,在技术转移/授权和作价入股/自行设立公司两个维度上应该有不同的第一目标(阶段性目标)。
在技术转移/授权维度上,成果转化应考虑到现阶段医疗机构的情况和医生的特点,以从医疗机构转移/授权给企业进行后续研发为第一目标(阶段性目标)。
在作价入股/自行转化设立公司维度上,以取得第一笔融资为成果转化的重要阶段性目标。
无论哪个维度,在第一目标(阶段性目标)达到后,后续的一系列创新流程应该和专业的机构和企业共同完成。
2.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流程和要点是什么?
基于1的思考,笔者认为,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流程应该着力于临床痛点发现、项目评估、(高质量的)知识产权保护、医工融合(创新理念的科学性验证)四个环节。之后作为临床大夫/科学家就应该综合个人情况、项目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慎重考虑转化路径选择。
这里想着重强调的是,关于项目评估的时间点选择。在成果转化工作的早期,笔者通常将项目评估放在医工融合之后,认为只有做出实物后才能进行更全面的评估。
但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项目评估的重要性应该充分重视,评估关口应该前移至专利申请前,并且在项目早期阶段根据新的理解和信息随时动态评估,这将有利于节约临床医生/科学家的精力和科研经费的更有效配置。
经过对多年成果转化失败案例的观察和回溯性研究,许多团队花费了大量时间和费用推动的项目,之所以会陷入转化不成、放弃不得的两难境地,与项目立项时没有多维度(市场评估和现有解决方案对比缺失最多)充分评估有关。
以笔者团队为例,最近两年通过前置项目评估,引导医生放弃的项目数量多于接手推动的项目,且总体来看,放弃项目的临床大夫的后期反馈非常正面,他们之后也会将前置项目评估作为下一个创新项目的重要考量。
三个主要误区
1.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需经过“血”与“火”的锤炼,不会随随便便成功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成功需要遵循客观规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反复的磨练,不会随随便便成功。
笔者在成果转化的服务过程中观察到一个现象,部分医生对创新和成果转化难度估计不足,会把成果转化工作简单地幻化为:我有个想法,你找个企业,我们应该很快就能取得成功的线性逻辑。
笔者想强调的是,从宏观维度来看,成果转化本身就是一个极难的事,否则也不会有系统性的法律框架安排和多轮国常会讨论。
从微观角度来看,可以用医学专家成长的路径类比。一个医学专家的成长需要多年的不断学习磨练,同样道理,创新和成果转化亦如是,需要医学专家做好充足的时间、技术准备,选择好创新转化的项目、路径,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另文专题讨论)。
2. 提出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有着本质的区别
许多临床专家在进行成果转化时,会混淆提出问题/临床需求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不同,部分专家会认为,临床问题/临床需求+不经验证的初步思路=解决方案,我们必须承认,精准的临床问题和需求是创新的核心前提,但是解决方案的反复推敲和设计同样重要。
具体来说,在申请专利时,只给出目标和/或设想,或者只表明一种愿望和/或结果,没有具体解决问题的手段,无法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基于临床需求,厘清创新成果将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完整、清晰、可实施的技术方案,对照现有技术确定有益效果,才能够获得知识产权保护。
同理在进行成果转化谈判和价值评估的时候,临床问题和解决方案之间的价值评估也会截然不同。
3. 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身份定位需要慎重考虑
临床专家在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定位极为重要,如何在充分保护自身权益的情况下做好自身定位,对项目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定位的关键在于“责权利”匹配,身份定位从大方向上来讲不外乎两个。
一个是全面控盘,做类似CEO的角色,深度介入项目的日常决策和细节运营,但这个时候就需要医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医生的精力分配和学术发展都是巨大挑战。
一个是技术导向,做类似CTO的角色,在项目的临床路径和技术选择、验证上拥有决策权和一票否决权。
两个方向都有医生尝试且取得成功,但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如果不想脱离临床工作,又想全面控制项目的细节发展,医生很容易在个人精力分配和合作时引发纠纷,反而不利于项目发展。
结合笔者多年观察,极少数的医生能够在专家和企业家之间进行身份和思路的自如切换。因此,笔者建议,绝大部分医生在创新的早期阶段以首席科学家/医学官为初始定位,后期根据经验积累和个人兴趣再考虑是否躬身入局,全面进行公司运作和项目运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