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说,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冬至,土壤,害虫农村俗语说,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我来分析一下。犁田冬至内,单从“内\"字来解以内,不超过,再具体一点就是“以前”。一犁比一金,“金\"也就是金钱,黄金。连起来整体解释就是:如果在冬至之前能够把田地翻转出来,你每翻一犁都是有收获的。的确是这样的,土地在冰冻季节之前翻出,可把危害农作物的害虫基本冻死,并且土壤经过冰冻之后会变得松一些,来年有利于作物生长。瑞雪兆丰年用在这再恰当不过了。故两句话说得有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俗语说,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我来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一句老话,凡事能说出来的俗语,就是可行的,肯定有他的道理,我觉得应该是冬至内,犁地对土壤比别的季节犁地好,因为冬至内犁地土壤可以得到疏松,有利于来年的对土地的管理。不像别的季节土壤本来就可以,不需要多的犁地,这是我的意思,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我是凭我的感觉,有什么地方没有说好,请多多指点,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是在冬至的时候,温度比较低可以把土壤里的害虫给冻死,这样来年就会有好收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冬至之前犁田,有利在三九寒冷的冬天里,气温低至冰点,甚至冰点以下时,其一,低温能冻死土壤中的部分害虫;其二,低温能冷土壤冻结成块,等到温度升高土壤又解冻,从而使土壤变得更蓬松,利于来年庄稼更旺盛地生长,俗语道——人勤地不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道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荣幸能回到你的问题。农民种田,也是门技术活儿,里面道道很多。这也是为啥一个村紧挨着的两块地,土质水肥投入差不多,却是有的大丰收,有的多病害不收成的原因。冬至节气以后,气候已进入严寒时期。大部分地区温度降到10度左右,并有霜冻出现。该月是冬种作物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
在胶东农村,一直有冬耕的习惯。也就是秋收后的庄稼地,一部分种上冬小麦,另一部分留着春天种花生和春玉米,这部分田,要趁着大雪小雪节气里,深耕一遍。
农村庄稼老把式都知道,冬至以内一定要把春播田耕了,老农的话叫“冬耕养地”。但这个时间也不是越早越好。
为啥呢?太早了,那些害虫还有活动能力,你深耕把它翻出来,它们可能还有能力自救,重新钻入深土层。这样就达不到冬耕除害虫的效果了。
所以有“耕田过冬,虫死土松”的说法。这个“冬”指的也是冬至。
希望能帮到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农村冬耕的习惯,秋后的庄稼地,一部分种上冬小麦,另外一部分留着春天种花生或者春玉米,这部分田要趁着大雪小学的节气,深耕一遍。
老庄家把式都知道,冬至以内一定要把春田耕了,老话讲“冬耕养地”。但是时间不是越早越好。太早了害虫还有活动能力,深耕把它翻出来,它可能还有能力自救,重新钻进土层,这样就达不到冬耕除害虫的效果了。
所以有“耕田过冬,虫死土松”的说法,这个冬指冬至。
农村老话“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就是这个道理,冬至就进入数九寒天,地都冻上了,根本犁不动,也就达不到深耕的目的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