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预防玉米霜冻害?
霜冻,玉米,冻害如何预防玉米霜冻害?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三,覆盖作物于外界空气隔绝,不受外界冷空气直接袭击,从而起到保温作用。例如 培土、覆土、施用土杂肥、早木灰、塑料薄膜、温床、冷床、温室等等。各地生产根据生产需要和条件,合理运用。
四,在霜冻来临的夜晚,当温度快下降到农作物受冻害的温度时,燃烧杂草或发烟无毒的化学药剂,使地面笼罩一层烟雾,以减弱地面有效辐射冷却,提高夜间空气温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防冻措施
一、玉米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
玉米种子在6-7℃时发芽,但发芽很慢,容易感染细菌而发生霉烂现象。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摄氏度,在5-10厘米土层内地温稳定在10-12℃时,就可正常出土。玉米在生长发育期若遇低温霜冻,会受冻害而减产;但只要加强中耕、追肥、除草、防病虫等管理,仍能挽回部分损失。地温20-24摄氏度时最适宜根系生长,低于4摄氏度根系便停止生长。抽雄开花期是玉米对温度要求较高的时期,日平均温度25摄氏度最为适宜。开花授粉期间,若气温高于35摄氏度,又遇气候干燥,土壤水分不足时,花粉容易丧失生活力,花丝容易枯萎,常产生“秃顶”和“稀谷豆”现象。在灌浆期间,低于17℃历时过长,则影响淀粉的转运和积累,造成严重减产。
二、冬玉米受冻害的主要表现
冬玉米出现冻害的日较差在17.6-20.4摄氏度之间,即当气温日较差大于17摄氏度时,开始出现受冻症状,日较差越大,玉米冻害越严重。玉米受冻害后有效叶片数减少,植株矮化,果穗变小,着籽稀,千粒重减轻,单产下降。轻度冻害,减产10%-20%;中度冻害,减产30%-40%;重度冻害,减产60%-70%;特别严重的,出现绝收。
三、冬玉米箱冻灾害的预防对策
1、合理布局。年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8℃的低热河谷、坝区可以发展冬玉米生产;年均气温低于18℃的地区不宜发展冬玉米;年均气温在18-19.5℃的地区,冬玉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霜冻害出现,为冬玉米布局的次适宜区,要加强霜冻的预测预报和预防工作;年均气温大于19.5℃的地区,冬季基本无霜,是发展冬玉米的适宜区域,其水浇条件和土壤条件是冬玉米生产最大的制约因子,重点要抓好水浇设施建设和其他保健栽培技术。
2、科学选地。玉米为需水量较大的中耕性旱地作物,在冬季需选择灌排水条件好的沙壤土田块种植。
3、适时播种。在有霜冻的地区,最佳播期为:露地栽培于11月15日至25日播种;地膜栽培于11月25日至12月15日播种。在没有霜冻的地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可早播或迟播。不论有无霜冻,都必须做到:早播的播期以冬玉米抽雄扬花期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8.5℃为准;迟播的播期以不影响后作播种栽插为准。
4、灌水防霜。1月中旬后开始灌水防霜,5-7天灌水1次,直到霜期结束。通过灌水,提高揖湿度,达到防霜目的。为提高灌水防霜效果,做到灌排自如,整地时要求开好四边沟和十字沟,做到土细田平整。播种时要求低垄播种(即播种盖土后播种行成扑瓦状)。本方法适合于冬玉米苗前期和中期使用,苗后期植株较高,对中上部叶片防霜冻效果下降。
5、喷水防霜。喷水防霜的原理:沟、河或池塘的水温度比结冰玉米叶片的温度稍高,当结冰时片被喷洒冷水后,叶片出现微升温,叶细胞和组织结构受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甚至可以解除冻害。操作方法:进入霜期后,坚持每天清晨到田间,用手触摸检查玉米叶片是否出现结冰。若出现结冰,可于早晨太阳出来之前,用喷雾器在叶片上喷水防霜(不可用温水)。此法适用于不同苗龄的冬玉米防霜。
6、农地膜盖顶防霜。用60-90厘米宽的地膜或农膜,割断成3米-4米长,两端用150-200厘米长的拱片裹紧,两人操作,一人一端,将裹紧的盖膜顺播种行方向盖在玉米苗上方(只盖顶,两侧空着)。盖膜高度以玉米叶片接触不到盖膜为宜(叶片与盖膜相距10厘米)。拱片两端削成尖桩形,入土10-15厘米。,霜期结束后,将盖膜收好下年再用。此法适用于不同苗龄的冬玉米防霜,拱棚高度可根据玉米不同生长期的高度来调整。
7、利用地展增温效应改善防霜微环境。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冬玉米,破膜放苗后,破膜口暂时不用盖土。这样,白天膜下土壤、水分和空气吸收的热量,夜间和清晨就不断从破膜口释放出来,使玉米苗周围空气保持较高的温度,能减轻霜冻为害。霜期结束后,用细土将破膜口盖好,以利增温、保水、保肥。此法适用于冬玉米苗前期的防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玉米冻害越严重。玉米受冻害后有效叶片数减少,植株矮化,果穗变小,着籽稀,千粒重减轻,单产下降。轻度冻害,减产10%-20%;中度冻害,减产30%-40%;重度冻害,减产60%-70%;特别严重的,出现绝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灌水法。灌水可增加近地面层空气湿度,保护地面热量,提高空气温度(可使空气升温2℃左右)。由于水的热容量大,降温慢,田间温度不会很快下降。至于小面积的园林植物还可以采用喷水法,其方法是在霜冻来临前1小时,利用喷灌设备对植物不断喷水。因水温比气温高,水在植物遇冷时会释放热量,加上水温高于冰点,以此来防霜冻,效果较好。
2、遮盖法。就是利用稻草、麦秆、草木灰、杂草、尼龙等覆盖植物,既可防止外面冷空气的袭击,又能减少地面热量向外散失,一般能提高气温1-2℃。有些矮秆苗木植物,还可用土埋的办法,使其不致遭到冻害。这种方法只能预防小面积的霜冻,其优点是防冻时间长。
上一篇:如何对玉米进行精细播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