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马铃薯得了黑痣病,如何有效防治?
马铃薯,黑痣,土壤马铃薯得了黑痣病,如何有效防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药剂防治
药剂处理是在播种时亩用25%嘧菌酯悬浮剂50克或百分之23的噻呋酰胺悬浮剂40克兑水40公斤处理然后再进行播种。
3.喷雾防治
如果选择叶面喷雾防治,叶面喷雾选在发病初期每亩大概用百分之23左右的噻呋酰胺悬浮剂30克或40%氟啶胺·异菌脲悬浮剂50克,百分之20甲基立枯磷乳油50~80毫升兑水4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生,在各个阶段和每个阶段进行防治,减少黑痣病对马铃薯果实的影响、
以上内容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和见解,希望能帮助到您,感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下方评论留言,谢谢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马铃薯的整个生育期内,以及采后储运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病害以及虫害的威胁,有些病害和虫害对马铃薯而言甚至是毁灭性的。由于病虫害会直接影响马铃薯的产量性状,外观性状,品质性状和健康性状。
影响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病害主要有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及各种生理性病害。而这当中的真菌性病害是世界性的,也是马铃薯产业上的主要病害,凡是马铃薯的种植区,没有不发生此种病害的。我们国家的马铃薯种植地区,最为普遍发生的就是晚疫病这种真菌性病害,及细菌性病害环腐病。在南方马铃薯产区,马铃薯青枯病也呈日渐增加的趋势。
马铃薯除感染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外,还有一些非病原性的生理性病害,其危害和造成的损失有时也十分严重。因此,我们在种植马铃薯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这些病害,并积极防治,以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损失。下面就来了解一下马铃薯的黑痣病。
一,症状
马铃薯黑痣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它几乎在所有的土壤中都有,寄主非常广泛,并且能够在较大温度范围内生长。当外界环境不适宜马铃薯块茎快速出苗时,如低温和土壤过湿,它会对幼芽产生极大的危害。黑痣病会导致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下降,并且影响块茎外观。
马铃薯黑痣病侵染幼芽顶部时,会导致晚出苗或不出苗。病菌也可感染茎的顶部,地表处或近地表处的地下茎,形成大小和形状不同轻微下陷的褐色溃疡。
马铃薯的茎溃疡病也能在地下块茎表面形成像黑痣一样的各种大小和形状不规则,坚硬,深褐色菌核。
二,发生条件和传播途径
马铃薯黑痣病几乎在所有的土壤中都存在,它的寄主非常广泛,存活在植物残渣上和以菌核的形式存活,容易在块茎上传播,能够在较大温度范围内生长。当外界条件不适宜于马铃薯地下块茎的快速出苗时,如温度低,土壤湿度过大等,它就会发生,并且侵染幼芽,从而产生很大的危害。
三,防治措施
因为马铃薯黑痣病的菌核能长期在土壤中存活,只有长时间与谷类作物或者是牧草轮作,才能降低该病害的发生。
在播种马铃薯时,种薯浅种发芽很好的块茎,可以减少幼芽在土壤中的时间,从而可以减轻危害。
通过土壤施用土壤杀菌剂,可以降低马铃薯黑痣病的发生。当土壤感染黑痣病菌不太严重时,对种薯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种薯的传染。
用木霉菌和双核丝核菌作为生物防治可以减轻黑痣病的发生。
四,综合防治
马铃薯的生理状态和无性繁殖方式,使得马铃薯病虫害较多,既有真菌病和细菌侵害,又有病毒的累积与危害,同时地上植株和地下块茎都受到害的威胁,而且病害传播途径多,土传,虫传,种传等,因此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更要遵循综合防治的原则,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综合防治,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从而保证马铃薯的产量,薯块的品质及外观性状等。
1,选用抗病品种
首先在选择抗病品种方面,要尽量选择对病虫害有抗性的品种。抗性育种一直以来都受到重视。目前马铃薯抗性育种技术不断发展,从而使得马铃薯的抗性种质资源得以不断地创新,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抗性品种被育成并被推广应用。
目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马铃薯抗性品种有抗晚疫病品种,抗病毒病品种,抗旱品种,抗线虫品种,抗疮痂病品种,耐盐碱品种,耐低温品种等。因为在选择马铃薯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种植中主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尽可能地选用相对应的抗性品种。
2,选用健康种薯
在马铃薯生产中,种薯是传播许多病害,虫害的主要途径之一,如退化的种薯可造成病毒病的积累和传播。种薯也是马铃薯晚疫病和青枯病最主要的侵染源。带病种薯还可能是马铃薯块茎蛾,金针虫和根线虫等的传播源,带有细菌病害的马铃薯种薯通过切刀大面积传播等。
因此,选用健康的马铃薯种薯是进行马铃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和关键措施。健康种薯应当是符合有关部门颁布的相关标准的种薯。请购种者擦亮双眼,切记,切记,切记。脱毒马铃薯有时并不是真"脱毒",可能是"托毒"。
3,选择良好的土壤环境
马铃薯的许多种病虫害可以通过土壤传播,这些病虫害主要有晚疫病,青枯病,癌肿病,疮痂病,线虫,黑痣病,地老虎和金针虫等。选择良好的土壤环境种植马铃薯,可以有效避免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因此,在马铃薯的实际生产中,要注意茬口的选择,有可能的话尽量实行3–5年的轮作,可以有效地保持土壤良好的状态。
4,采用适当的耕作栽培措施
在马铃薯的生产中,采用适当的耕作栽培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治和减少马铃薯的病虫害。这些措施包括大量施用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环境,起垄栽培,高培土,调整播期等。
此外,在马铃薯生长期间的水分管理和养分管理,对防止马铃薯空心及其他生理性病害也有重要的作用。
5,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目前来说,化学防治还是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中不可缺少的措施。在生产过程中,总结当地多年的防治经验,因地制宜建立相应的以防为主的化学防治规程,及时准确有效地使用化学药物,可以达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同时,应当强调的是,在化学防治中要遵循无公害和生物防治的原则,尽量选用无公害药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注意保护天敌,保证马铃薯生产的安全。
总之,马铃薯是多病作物,危害马铃薯的病虫害有多达300余种,因此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是马铃薯生产中保证产量和效益不可回避的生产环节,也是马铃薯安全生产中最为重要的保护环节。在防治各种病虫害方面,要着重提倡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抗病品种的选用,轮作倒茬,注意防病避病,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等,同时辅之物理和生物防治,包括用防虫网,黄板诱杀,保护天敌等措施,推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上一篇:青花菜春季如何栽培才能获得高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