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作为学生家长,你更喜欢孩子有什么样的老师?
老师,孩子,家长作为学生家长,你更喜欢孩子有什么样的老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就这样孩子遇到了她人生中第一良师,她是孩子语文老师,也是孩子的班主任,开朗,认真,同班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聊得来,孩子们都特别喜欢,作为其中的一个家长,我也特别喜欢她,因为老师特别的真诚,真的是用心在关心孩子,而且因材施教做的特别好。包括班级内最差的孩子都愿意学习语文。我的孩子现在最好的也是语文。所以孩子遇到一个负责人又有爱心❤的老师,真的太重要了。现在孩子小学毕业了,还常常提起老师。作为家长我也特别感激,因为我的选择真的对了。
因为孩子刚上初一,但是我感觉孩子小时遇到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老师最重要,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
现在真心希望孩子的老师在严格要求的同时不失尊重孩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一个好问题。无论从什么角度 育邻人 都认为拥有《教师资格证》不等于就是合格的老师。好老师的功绩主要在于助力“调皮”的孩子成长、成才、成功。为此 育邻人 觉得好老师应该有“三心”
爱心 爱心是一切行动的初衷,有爱心的老师会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亲近孩子、师生关系亲密,容许孩子学习犯小错误、提出超出学习内容的发散式问题、接受孩子关于调整教学方式的建议。爱心使教学有乐趣,家长能放心。
责任心 有责任心的老师,用自身的行为给孩子做表率,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极其深远。教师的职责是育人,育人要求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耐心 老师教书育人的对象是性格各异的孩子,面对不同的孩子,老师应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既培养品学兼优,成绩好的孩子;也要有目标、有计划的帮扶智力发育较缓,成绩靠后的孩子;更要细心关照那些因家境较差而自卑的孩子。
天下的\"容易\"最难写,教书育人最难做。有“三心”,或许能够得上好老师。
欢迎您持续关注 育邻人 。育邻人 致力于践行文明礼仪【适合当代社会的】,从小事、从现在、从我做起,做中国好邻居、做好中国邻居,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还孩子一片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土。与 育邻人 一道共同育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初为人父的感觉很好,但是也很辛苦。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吃的、穿的、玩的……包括以后的学习。看着睡在身边,睡梦中仍很不老实地砸着小嘴,挥舞着小胳膊、小腿的心肝儿,我觉得自己今后的辛苦又是非常值得的。一有空闲,我就考虑给孩子买这买那,直到有天夜里突然失眠,因为宝宝也已接近上幼儿园的年纪了——“宝宝以后的老师会是怎么样的呢……”这个问题总让我觉得揪心。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很久,总怕孩子碰到不理想的老师。“我觉得宝宝的老师应该很和蔼,很喜欢小孩儿,应该很有水平,应该会讲道理,最起码不会打人,应该……”我把我的想法和妻子说道。妻子打断我的话,笑道:“你也是老师,你们的老师都和你说的一样吗?”愕然之后,才发觉,原来自己也是老师呀!这时,我竟然觉得无比的压抑和沉重,这样的老师多吗?我的宝宝会遇到吗?翌日,来到学校,一进校门,我就看见许多天真可爱的孩子——有的在打扫,有的在游戏,有的在追逐……看到他们,我耳边似乎响起了宝宝奶声奶气地叫我“爸爸”——这一刻,我知道我错了,我一直忽略了孩子们的另一个身份——宝宝,他们也有爱他们的父母,他们也是他们父母的宝宝。我倏然有种惭愧的心绪,我似乎太自私了。我总想自己的宝宝能遇见好的老师,但是我又给孩子们一个怎么样的老师呢?我善良吗?我和蔼吗?我有水平吗?我会心平气和的和犯错的孩子讲道理吗?至此,我才幡然悔悟——一个有“师德”的老师对于孩子和家长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但是,师德又是什么呢?是专家、教授、领导们讲得那些条条框框吗?我总觉得做到那些,我该不会已经成为圣人了吧?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一句话点醒了我——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怎么样的老师,你就成为怎么样的老师。这是雷校长在学校师德学习活动中的一句话。正是这句话,让我明白,“师德”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做一个有师德的老师并不是要我们去做一个圣人,只是让我们老师把我们给予自己宝贝的那份爱,同样给予自己的学生,让这份爱做一个良性循环,说不定我们的爱在循环中不断传递,最后所有受益的孩子里就有我们自己的孩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正是此理。或许,今后我们的当中也有人成为专家、教授,为同行解惑授业。“怎样做一个有师德的老师?”如果有人问你这个问题。我想千言万语不如一句话——希望自己的孩子遇见怎样的老师,你就成为怎样的老师。因为我就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当然,我没有成家,也没有孩子,所以我无法从家长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我很受班级家长的喜欢,是非常非常喜欢的那种,我带的孩子毕业了,家长还经常和我联系。据说他们在一起聊天时百分百会聊到我,都表示为什么我没有早一点当他们孩子的班主任。 虽然不好意思,但我还是要把上面那一段说出来,因为做老师能同时被家长和孩子认同,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言归正传……我总结一下家长们和孩子们共同认同我的地方,只谈家长喜欢的点,不谈孩子喜欢的点是没意义的,因为毕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首先,家长和孩子都特别认同我不把成绩当作唯一标准。 我在班上从来不念成绩,三好学生也从来不按成绩高低来评,而是看平时的表现。这一点学生比家长更加认同,因为很多孩子不擅长文化学习,或者说在小学阶段还没有开窍,这一点小学阶段的男孩子居多。只按成绩来发奖,有些特长突出,例如擅长表演、体育、管理班级的孩子就失去了机会,虽然大人会说一个小学的三好学生算什么,都是浮云,但对于小朋友来讲还是很有分量的呢。刚刚结束的学期,我甚至没有给全班第一名三好学生,理由是他为了小升初考试,参加补习班缺课过多,整个学期没有参加任何一项班级活动,这样游离在班级外的学霸,我当然要剥夺他的三好学生头衔。‘ 大部分孩子是中等资质的,但不代表他们没有闪光点,唯成绩论的坏处就是让这些孩子没有机会获得荣誉,从而让他们自甘平庸,而我最不能忍的就是本班的孩子没有上进心。 其次,家长和孩子都认同我的地方就是公平民主。 我其实是个没什么耐心的老师,这导致我经常发脾气,对差生也特别凶。但每一个孩子都喜欢我,因为我不偏心,我对每个孩子付出的爱是差不多的,所以尽管我处罚他们有时也过于严重,但那些孩子第二天都能笑嘻嘻地和我打招呼。对事不对人,是我当班主任的原则之一。我认为小学的公民教育有必要开展,所以我班上所有的班干部都是一人一票选出来的,班长有权利让我撤销他们认为不应该的处罚,班干部在六一节自己收班费布置教室,开了个六一文娱汇演,我从头到尾都被他们以不能干涉内政为由蒙在鼓里呢。我要撤换班干部还得取得四分之三以上同学的同意,他们甚至去和数学老师反映作业过多,数学老师为此减掉了一半的作业。我放手得越多,麻烦反而越少。 第三,我觉得我是在应试教育的夹缝里搞素质教育。 这一点是我最为自豪的一点,我班上的语文作业是最少的,我让孩子从题海里跳出来,和我一起开展话剧节,搞民族特色研究,诗歌朗诵,上街做社会调查,采访校长,节日里开展文娱表演,每个月有一场全民参与的辩论赛,自己编辑电子办刊,看BBC的纪录片,每天都有一个小组的孩子上讲台讲“六三班十万个为什么”,开经典音乐鉴赏会……活动多意味着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展示自己的平台,我班上就有不会读书的(是真的智商有问题的那种)演话剧里时也是一个小龙套,但他演得精彩绝伦,我依然记得他拿到最佳龙套奖时那开心的表情,他在期末复习时比以前都认真,也考到了90多分。当同年级其他班的孩子开始准备他们整个小学阶段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话剧表演、辩论赛的时候,我们班的孩子都早已经轻车熟路了。 有个别学霸的家长认为我这样荒废了他孩子的学业,但更多普通孩子的家长坚定的站在了我身后,因为我做的不是精英教育,我希望大部分孩子能找到童年的快乐,不让补习班成为童年唯一的回忆。 第四,有个家长曾经问我:“是不是我家XX不怕你呀?感觉他对你不够尊重的样子。”我当时一愣,想起自己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德行,立马释怀了,一个能在放学后被学生在三国杀里杀得屁滚尿流的老师,自然在家长心里有那么点镇不住学生的担忧了。 不过老师一定要学生怕么?我不这么认为,威信不等于威严,我的孩子也有闹腾到老师没法讲话的时候,不过那一般是我宣布了某些好消息,大家兴奋过度。因为他们喜欢你,认为你的课堂有趣,你不用靠严肃地语气,大吼大叫来保持纪律,当你和孩子们有默契后,管纪律时,变个语调,使个眼色就够了。有学生说看我脸色一变就知道我要管纪律了。你瞧,孩子聪明得很。 其实我才进入教育界三年不到,在我身边比我优秀得多的老师比比皆是,我自吹自擂了一堆,是想说明还是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小学老师,我们不希望被别人贴上摧残儿童的标签,也不忍心看着孩子在自己手上变成做题机器,更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靠收人彩礼来教书。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理想,教学方法可能会各有千秋,但殊途同归的是,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
上一篇:骑动感单车真的能减肥吗?每天骑行15km,消耗200卡,一个月了,体重没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