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面对期末考试,如何解决家长和孩子的焦虑问题?
孩子,焦虑,自己的面对期末考试,如何解决家长和孩子的焦虑问题?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面对期末考试,如何解决家长和孩子的焦虑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平时不付出、不养成,临考有多大用?这个问题自身就是个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5 分步阅读
自孩子入学起,家长们就应该随时审视自己的言行,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情绪波动,减少家庭中的不良刺激,防止孩子产生中度或者重度的焦虑。
2/5
营造良好的亲子氛围。
在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可以帮助孩子宣泄出压抑的情绪。平时要多留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的给予开导。多给孩子鼓励,帮助孩子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3/5
多赞美孩子。
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俗语,其实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经常适时的夸奖一下孩子,会给孩子增添很多的自信心。
4/5
保持对孩子的合理期望值。
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来引导孩子。
5/5
保证孩子充分的营养摄入。
食物中有众多对孩子缓解压力和焦虑有益的品种,在身体心理压力大时会消耗大量的维生素C,及时的补充比如草莓,洋葱,菠菜,橙子等。核桃和芝麻对脑功能有较多的帮助,鱼类可以为大脑提供很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钙质还有蛋白质,维生素B1,2等,具体的大家可以上网搜索一下或者找寻专业的书籍看一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焦虑的都是没有做好准备的,都是准备临阵磨枪的,真正做好准备的人,哪里来的焦虑,随时都可以上战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面对期末考试,家长和孩子可能同时陷入焦虑,而且焦虑的原因应该都是担心考不好,但家长和孩子对于“考不好”这个结果所产生的后果的理解是不同的,那么解决焦虑的方法也不同。
我建议以家长为主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
纠正不合理信念
根据情绪ABC理论,使我们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C)的主要原因,通常不是我们所以为的那件“事情”(A),而是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B),具体到这个问题,就是引起家长和孩子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期末考试这件事,而是你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那么看法为什么会导致焦虑?因为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包含一些不理智的因素,而且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造成我们的思维方式不一样,有的人悲观,有的人乐观,那么面对同一件事时,看法自然就不同。
一般容易焦虑的人,对事物都抱持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比如,孩子期末考试必须达到优秀,不然就会影响升学,影响了升学就会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会毁了一辈子……这种绝对化、过分概括的评价以及所预想的糟糕至极的后果,就是我们产生焦虑的原因。
所以,首先你需要识别你脑海中关于孩子考试这件事的不合理信念,认真想一下,真的像你说的那么严重吗?如果换一种更积极的想法,会怎么样?
比如,把“如果这次考不好,孩子就完蛋了”,改成“就算这次考不好,下次还有机会”。
再比如,把“孩子学习不好说明他很可能会成为失败者”,改成“虽然孩子学习不太好,但他是个品质良好、兴趣广泛的好孩子。”
以此类推,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操作方式,你可以试试多练习,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练习,找出你们面对考试时所有不合理的信念,逐一扭转。
父母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刚才我说家长和孩子对于“考不好”这个结果所产生的的后果的理解不同,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其实孩子一般不会考虑太长远——除非你们家孩子已经上高中甚至就是高三的学生,而家长往往容易夸大事实,从一次考试失败联想到整个人生的失败,无形中放大了自己的恐惧。
在小学及初中阶段,孩子对考试的焦虑,除了担心考不好之外,更多的是担心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被父母责骂。
所以,家长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告诉孩子,你们看重的不是成绩,而是他在取得成绩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如果是特别小的低年级孩子,还要让他知道,无论他考得怎么样,你们都会一如既往地爱他,支持他。
这样,孩子最大的后顾之忧没有了,焦虑会减轻很多。
基本上,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情绪稳定的父母,越是焦虑的父母,越养不出沉稳大气、处事不惊的孩子。
想到最坏的结果,再往好的地方努力
我自己有一个调节情绪的常用方法,就是每每当我面临比较重要的事情且感到焦虑的时候,我就开始假设:这件事的最坏结果是什么?如果发生了,我会怎么样?然后,我会尽一切努力,朝着比最坏结果稍微好一点的目标努力。
比如,我的职业资格考试临近了,我很焦虑,这时我就会设想,如果这次通不过会怎么样?最坏的结果就是明年再考一次,需要重新复习,过程确实挺痛苦的,但天塌下来了吗?我会因此遭受特别大的损害吗?其实并不会。这样一想,我就放松多了,然后我开始全身心复习,心里想的是“就算明年重考,也要尽可能少花费精力,现在多学一点,明年就可以轻松一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