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快过年了,对于出嫁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的习俗,大家怎么理解呢?
娘家,女儿,自己的快过年了,对于出嫁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的习俗,大家怎么理解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里的泼出去的水的寓意,不是娘家人狠心,而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和丈夫好好相处,如果覆水收回,那岂不是女儿要改嫁吗?
没人希望这样。
家家都有老人父母,自己的女儿嫁出去了,虽然自己不舍,但是在大年三十,这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自己的女儿如果回到自己身边,那丈夫家里怎么办?丈夫家里的人会怎么想?由此影响感情怎么办?
所以,大年三十,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回娘家。因为自己的女儿要在婆家一家人团聚,同时,婆家从此也就是女儿的自己的家,她要在那里,生儿育女,生根发芽,也要和自己一样,做外婆,当奶奶,为一家人操持,过完这一生。真要回,那也是大年初二以后,回到婆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
这是其一。
其二,大年三十家家要迎财神,迎祖先。而嫁出去的姑娘,已经是外姓人了,祖先和财神看到有外人在,就不来了。这样,娘家就会日子穷困。
所以,大年三十,姑娘不回门。
到了现代社会,古代的风俗已经所剩无几了。即便是剩下的,也会被人说成糟粕。比如说,嫁出去的姑娘为什么是外人?难道就因为随婆家姓吗?为什么要随婆家,叫XX氏?
其实,这是告诉新娘子,从此以后,你就是x家的一份子了,要好好过日子。这其中,其实是蕴含了一种期盼。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我们今天无法理解的民俗与讲究,其实蕴含着美好,祝福,期待。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渐渐没有了敬畏,变得百无忌惮。但是,由来已久的很多东西,需要辩证的去看,真正体会内在,不应该跟风说是糟粕,或者不屑一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的习俗,源自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思想,这种思想认为女儿一旦嫁出去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对于娘家来说就是“外人”,特别是在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这两天,娘家也要进行祭祖这样一些重大的活动,旨在祈求祖宗保佑全家人的平安,如果家里出现了“外人”,是对祖宗的不恭敬,来年娘家会不顺利。
但是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大年初二女儿一家要回娘家,看望亲生父母。也就是说,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主要指的主要是大年三十和初一这两天,过了这两天,也是可以回去团聚的。
在现代社会,虽然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这两天的宗教意义逐渐消失了,但是特别是在农村,仍然还是很看重并坚守这一中国传统习俗的。
不过在城市里,人们也就没有那么多的顾忌了。现在独生子女也很多,父母都渴望子女能陪伴自己过个年,所以人们都采取很灵活的方式,比方说今年在女方家过年,明年在男方家过年,或者男女双方的家庭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过个年。当然,也会因为今年在谁家过年的问题发生争执,甚至出现“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现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出嫁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这一习俗很多地方都还在延续,至于什么说词谁也搞不清楚,离娘家近的女儿怎么都好说,就是那些从山南海北大老远的赶回来过年的女儿们,大过年的不让在屋里过年夜,心里肯定不舒服,从小生长自已的家,结了婚就不是自己家的悲伤感会由衷的心酸,规矩都是人定的,嘴磨掛子的破规矩完全也可以由人去掉,心里迷信什么就有什么,不迷信的人什么都不会在乎。我感觉,嫁出去的女儿欢欢喜喜大老远的从远方赶回来陪爸妈过年,就不必讲那么多规矩,一家人团聚最好,在一起都开心最好,不必让出嫁的女儿回来感觉象个外人似的,谁心里都不好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种习俗以前是夫权制下男尊女卑的产物,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嫁女已经是夫家的人了,作为夫家女主人或者夫家一份子,必须要在过年时跟夫家一起祭祀祖先。在封建农耕社会时代,这种习俗有利于家族、家庭稳定,也是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的基础。因为那个时代一个家庭的儿女非常多,家族人口也很庞大,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基本以家族为核心,所以才会有这些习俗规定。但放在今天来看就是典型的封建陋习,因为社会结构和社会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是工商业社会,农耕社会那一套伦理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应现代社会了,如果盲目照搬只会导致家庭和社会矛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都是假的,谁说不能在娘家过年呀!那都是以前的老思想了,一句话封建迷信。我们那边都会叫自己回家过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目前在北京工作,准备2020年中旬回青岛工作生活,想先买房。可以用北京的公积金贷款买吗?预算150万左右,买新房合适还是二手房合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