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碧桂园是如何将扶贫基因融入企业发展的?
碧桂园,万元,精准碧桂园是如何将扶贫基因融入企业发展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房企扶贫的“尖子生”,碧桂园走出了一条可造血、可持续、可复制的精准扶贫之路。
“知识是战胜贫穷的最好利器。”第七届中国慈善展会上,碧桂园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赠3亿元资金建设甘肃国强职业技术学校,这意味着东乡有更多的年轻人能通过职业教育,改变命运。
教育扶贫是碧桂园公益扶贫事业的开端。从1997年开始,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先生拿出100万元支票,设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截至2019年,累计捐赠3666.6万元,受助学生达到10217人。杨国强的女儿杨惠妍受到影响,也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
2002年,杨国强捐资2.6亿元创办纯慈善、全免费的国华纪念中学。建校17年来,这所学校已培养3096名学生,毕业2405人,硕士707人,博士120人,出国深造91人。2013年,杨惠妍、国强公益基金会还出资4.5亿元开办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为贫困家庭高中毕业生提供全免费职业教育,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教育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抓手。教育扶贫可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也是碧桂园进行教育扶贫的初衷。
如果说教育扶贫是阻断贫穷代际传递的“预防针”,那么以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为主的“4+X”精准扶贫模式,则是碧桂园在扶贫路上的进一步深入—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地可持续造血。
2018年起,碧桂园明确“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的定位,对接帮扶广东英德、甘肃东乡县、江西兴国县等全国9省14县,惠及3747个村3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来自全国各行各业、超过150名优秀人才主动成为扶贫干部,驻扎一线,帮助当地可持续脱贫。
苗木产业绿色扶贫,是碧桂园“造血”扶贫模式的一大特点。碧桂园在帮扶县推广苗木种植产业,建立利益连接与共享机制,与村集体、农户民主协商,通过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目前,碧桂园将苗木产业扶贫复制推广到12个帮扶县,种植面积达2000亩,带动超10000名贫困户增收,目前,兴国、田东、平江、蓝田、新河、虞城、东乡、滦平等地的10个农场已陆续出货,产值近2500万元。
结合碧桂园自身的产业优势,集团产业项目优先在贫困县落地。2019年,碧桂园建设江西兴国县智能建造产业基地,首批带动300多名贫困人员就业,预计年纳税4000万;碧桂园还在连樟村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打造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核心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致富奔小康。
同时,碧桂园还积极推进就业扶贫,共培训贫困劳动力59904人,已实现就业25918人。而在“X”上,碧桂园通过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赠1亿元支持国家“光明扶贫行动·白内障复明”项目,截至7月底,全国已累计救治患者11.2万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碧桂园刚开始的扶贫事业,可能源于杨国强先生的一颗赤子之心。出身农村的他,到现在仍然以农民的身份自称。柴静说过没有在深夜痛苦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真正体味过穷苦的人,更能感受到生活的不易与艰辛,心中会有温暖的力量,让他懂得回报和感恩。
早在1997年,杨国强先生拿出100万元支票,设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其女儿杨惠妍,深受父亲的影响,并荣获了“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
后来碧桂园进军现代农业领域,碧桂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背后,看到的是杨国强先生对于农民生活的初心,令人动容。碧桂园深耕9省14县,摸索“4+X”扶贫模式,带动滞销农产品产销对接,链接更多贫困户,通过消费扶贫搭建通往致富的桥梁,真正实现助农脱贫!
碧桂园越做越大是必然的,因为有温度的企业,将会走得更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社会责任是一家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自成立以来,碧桂园就树立了“对人好对社会好”的企业精神,一直秉持“希望社会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的理念。
2010年起,杨国强亲力亲为,选定清远英德市西牛镇树山村作为碧桂园帮扶的第一个点,开启了碧桂园的扶贫之路。
经历了早期捐资助学扶贫、单个项目帮扶、试点驻村扶贫、大规模驻村扶贫等阶段后,2018年起,碧桂园把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全面推进全国9省14县脱贫攻坚,惠及3747个村3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目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集团立足贫困地区实际,发挥自身优势,探索总结出“4+X”扶贫模式。
在碧桂园,坚持做“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有益补充”已经形成共识与发展指引,更是成为碧桂园在实现伟大中国梦中的进程彰显一家大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生动证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①从1997年开始,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先生拿出100万元支票,设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截至2019年,累计捐赠3666.6万元,受助学生达到10217人。杨国强的女儿杨惠妍受到影响,也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 要知道,在1997年,杨国强身家也不过两三百万元,为了设立这个助学金,他几乎拿出身家的一半。而且十年之间,外界无人知晓设立者姓甚名谁。②碧桂园集团的员工也在逐渐成为教育扶贫的“主力军”,积极联动社会力量,号召社会各界与集团员工共同参与到“五个一”助学、“心愿100”教育扶贫行动中,结合今年发起大型“梦想益行者”城市徒步活动为项目募捐善款,已累计募集超过 1983万元,计划帮助1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③深耕9省14县 摸索“4+X”扶贫模式。“4+X”指的是以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就业扶贫扶技、教育扶贫扶智四个方面为主,并开展健康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多样化扶贫模式,打造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模式。民营企业在精准扶贫中具备机构精干、决策自主、反应灵敏等优势。“众人拾柴火焰高”,碧桂园可以发动子公司、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及其他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共同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推动产生更大的集群效应和影响力,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近期碧桂园一些智力扶贫项目相继落地,也营造出人人关心扶贫、人人支持扶贫、人人参与扶贫的社会氛围。坚决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碧桂园正在用实际行动落实企业的社会责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