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碧桂园是如何将扶贫基因融入企业发展的?
碧桂园,万元,精准碧桂园是如何将扶贫基因融入企业发展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觉得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不仅是碧桂园的事,而应该是是全社会的事。众人拾柴火焰高,脱贫攻坚需要凝聚来自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将扶贫融入各单位、机构、个人发展的基因,实现扶贫参与者共建、共享和可持续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杨主席可以这样说:做慈善,我们是专业的。从1997年开始,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拿出100万元支票,设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截至2019年,累计捐赠3666.6万元,受助学生达到10217人。杨国强的女儿杨惠妍受到影响,也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
随着碧桂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员工也在逐渐成为教育扶贫的“主力军”。凭借企业及员工优势,员工们积极联动社会力量,号召社会各界与集团员工共同参与到“五个一”助学、“心愿100”教育扶贫行动中,结合今年发起大型“梦想益行者”城市徒步活动为项目募捐善款,已累计募集超过 1983万元,计划帮助1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目前老杨的扶贫事业,已经深耕9省14县。逐渐摸索出“4+X”扶贫模式。“众人拾柴火焰高”,碧桂园的扶贫不仅仅是自己干,还在发动子公司、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及其他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共同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推动产生更大的集群效应和影响力,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家自2007年就已在香港上市的恒生指数成分股公司、世界五百强企业,在2018年,碧桂园把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
2018年5月20日,碧桂园宣布成立精准扶贫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由碧桂园集团党委书记、总裁莫斌担任组长。集团党委统一指挥,以产业发展和就业培训为主要措施,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扶贫理念,探索一条可造血、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振兴道路。
将英德整县帮扶模式推广到甘肃东乡县、江西兴国县、河北平山县等共9省14县。在具体扶贫工作中,碧桂园通过深入调研挖掘当地农特产品,推动“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利用集团全国分布的区位优势、多业态经营优势,推动销售,将需求转换为订单。与此同时,碧桂园下属现代农业公司,在贫困地区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引导和扶持贫困村创办合作社,已在广东英德、江西兴国、陕西耀州和蓝田落地了无土蔬菜栽培、富硒水稻、贝贝南瓜等项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几年以来碧桂园业绩增长非常迅速,同时在社会责任方面的动作也非常频繁,相比于其他龙头企业,无论是频次还是曝光度以及成效来讲,都非常亮眼,思路和可持续性方面确实比较出众,下面举几个例子:
1.扶贫:碧桂园旗下有两个零售品牌:“凤凰优选”、“碧乡”,其中凤凰优选主打的是线下便利店,很多碧桂园的社区都会配备,里面的产品也大都是碧桂园的自由品牌;碧乡则是专门的扶贫产品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碧桂园将之前结对帮扶的九省十四县的农产品进行系统性的包装策划,上架到自有平台,帮助当地农业创收;
2.公益基金:碧桂园旗下设有“国强公益基金”,主打教育和新农村扶持,之前碧桂园向清华大选捐款22亿,就是通过国强公益基金捐出的,从官网公布的信息来看,这个基金旗下还有好几所学校(从中学到职业学院都有)
其他的还有很多,大家补充下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截止目前,碧桂园已经累计社会捐款55亿元,其实碧桂园自成立之初就一直积极参与社会扶贫事业,这么多年也是成果显著。
首先,从1997年开始,碧桂园集团创始人杨国强先生拿出100万元支票,设立仲明大学生助学金。截至2019年,累计捐赠3666.6万元,受助学生达到10217人。杨国强的女儿杨惠妍受到影响,也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
其次,在这种环境的熏染下,碧桂园集团的员工也在逐渐成为教育扶贫的“主力军”,积极联动社会力量,号召社会各界与集团员工共同参与到“五个一”助学、“心愿100”教育扶贫行动中,结合今年发起大型“梦想益行者”城市徒步活动为项目募捐善款,已累计募集超过 1983万元,计划帮助1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最后,碧桂园深耕9省14县 摸索“4+X”扶贫模式。民营企业在精准扶贫中具备机构精干、决策自主、反应灵敏等优势。“众人拾柴火焰高”,碧桂园可以发动子公司、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及其他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共同参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推动产生更大的集群效应和影响力,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