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微信同学群,大家没了共同话题,活跃度越来越低,都是什么心理?
同学,自己的,有的微信同学群,大家没了共同话题,活跃度越来越低,都是什么心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们之所以会相互走到一起,其心理学的根源是相互依赖。何谓“依赖”?这既可以指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指精神层面的。说得庸俗一点,就是如果你想拥有朋友,你就必须拥有被别人“利用”的价值,一个毫无利用价值的人是不会获得友谊的。
人们常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最无私的,这其实是人们对于亲情的一种美化和神话。严格说来,父母与子女之间之所以是世上最亲密的关系,就是因为他们之间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密切的利害关系。想想看,如果孩子不利用自己的父母就能自己独立生存,父母不指望自己的孩子继承自己的基因,延续自己的生命,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还会是亲密无间的吗?如果我们还不相信,那我们不妨看看新闻报道上那些从小就被父母抛弃的孤儿,当他们被别人领养在养父母的家庭里面长大成人之后,他们有几个会反过头来认自己的亲生父母呢?
以这种经济人的视角来看微信群里的同学关系,大家之所以有共同的话题,有话可说,不外乎这两种可能:第一,情感羁绊。毕竟,同窗的那些年,正值大家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同学们之间的关系纯洁友爱,少受世俗的污染。正是由于这一点,这种关系才被许多人所珍惜。人们总有念旧情的时候,当我们抚今追昔,有时心中难免柔情似水,真的会和有几个同窗好友把酒言欢,共同追忆似水流年的冲动。
但当我们真的在网上聚在一起的时候,往往发现大家早已经是今非昔比,物是人非。我们的模样也许依稀还有旧时的影子,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精神,我们的心理状态,却早已经是昨日黄花,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同学之间有的是农民,有的是工人,有的经商,有的当官,有的捡破烂,有的做学问,有的还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有的却已经在大西洋的彼岸悠哉游哉。大家的生活圈子各不相同,所关注的事情,包括对事情的见解千差万别,如何说得到一起去呢?如何有共同语言呢?又如何会产生感情的共鸣呢?
第二,把微信同学群里的同学看作一种人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扶持。但利益的交往总是相互的,当利益相关的一方只是单纯的付出,另一方只是单纯的索取,这种关系肯定是会分崩离析的。比如张三毕业之后成为一个打工仔,李四毕业之后却成为一个官员,他俩之间的能力和资源是如此的不对称,以至于从人际关系上来说张三对李四毫无价值,李四对张三却也是高不可攀。
最后,成人之间都是要面子的,特别是同学之间,因为以前的关系,现实中的落差会加倍的令人难堪和失落。比如在学校里的时候,张三的学习成绩不错,那个时候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目空一切。但走向社会之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生活和工作并不如意,人到中年一事无成,灰头土脸。反观李四,在学校里的成绩虽然不好,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但到社会上之后,因为会来事,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赚得万贯家财。这个时候张三和李四还能不能愉快的坐在一起,朝花夕拾,旧事重提,那就绝对是一个问题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了共同话题,微信同学群注定要成为沉默无语群。根本原因是因为毕业了各奔东西各有追求,原来班级的归属感正在逐渐消失,一般的同学群是刚建立时,热闹一番,内容无非是回忆当初,但一面现实一畅想未来难免后继乏力。
精力有限,没了聊天的心思。虽然是网上的微信群,即便是原来的好同学,随着时间也会沉寂下来。不是不热爱,而是没有共同的目标,各奔东西各寻前途,精力和时间终究是有限的,多数人难逃生活和工作的累绕,每天上班下班加班带娃,哪还有刚毕业时的踌躇,一些重复与琐碎挤占了我们的空闲。
亲疏有别,同学不一定成朋友。即便是当时的班里,同一班的同学也有亲疏远近,有哥们有闺蜜,个体之间的的亲密程度不一,也不是同所有同学都能聊得来,随着时间的沉淀,或许只剩下三五好友,有时都是点对点私聊,哪还会在群里说。同学群逐渐会过筛子,一些人逐渐远了,走着走着就散了。
际遇不同,人生拉开了差距。人生就是不断分层的过程,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从中考高考到国考、专业考等,同学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或许小时候一起玩水打架,但成年后必然会产生层次的不同。如此,每名同学每天接触的事务不一样,思维及做事方式乃至三观都会有差别,会产生“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感受,又何必群里多说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索取与窥伺心理,不理,自己自由把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所谓的心理只是大家之间好朋友换人了,距离疏远了自然就联系的少了。除了同学聚会回忆起的青春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生活会改变所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汽车安全带卡在车门了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