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碰到一个凶老师,到底要不要继续学?
老师,孩子,学生碰到一个凶老师,到底要不要继续学?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王某,10岁,男,四年级。因课堂作业经常出差错,一次被一个老师狠狠地打手心数下之后,再也不愿意上学。即便偶尔被逼坐进教室,也会在课间偷偷溜走,出不了校园就在校园一些偏僻无人之处躲起来。
——Psy525.cn
— 咨询经过 —
原因:这个孩子非常内向,非常听话,对父母和老师向来言听计从。胆小怕事,脆弱。
根源:从小是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到上小学;父母比较忙,爸爸不管他妈妈十分要强严厉,还有一个小妹妹比较受宠,他感觉非常失落……
解决办法:主要借助沙盘游戏呈现问题,探索内心的闹矛盾和纠结,引导其慢慢选择一些象征勇敢、自信、坚持的沙具或设置;介入家庭沙盘游戏治疗,唤醒父母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
——525心理网
— 经验感想 —
“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有惩罚工具,有的是大的三角板,有的是自制戒尺,有的是有力的大手……”,“从走校园起,一直到离开校园,常常在提心吊胆中度过,老师会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惩罚我们,防不胜防。”,“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可能被骂‘垃圾’,被罚蹲着,站墙角抄作业无数遍更是家常便饭。”“一看到班主任那犀利的眼神,我就两腿发软”……
以上是在我的今年9月份咨询以来收集到的一些辍学厌学孩子的语录,每每听到这些我就会义愤填膺,觉得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小不忍则乱大谋,忍无可忍还得再忍。
在此,真心地对四类人说几句话:
1、 对老师:
我也是老师,我非常能体会到真正做个好老师多么不容易。然而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爱,教育从一开始就失败了”,如果老师不能培育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那么受伤害的不是仅是学生,更是老师自己,因为他可能做一辈子老师受一辈子罪。另外,如此疯狂地惩罚学生,到底是学生真的错误的非常严重,还是你在走进教室之前心理就潜藏着疯狂的种子。最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如果你是学生时代遭遇你这样的老师,你的孩子遭遇你这样的老师,你会情何以堪……
2、对学生:
我真的能换位体验到一个平常乖巧听话的孩子面对一个面目狰狞的老师时多么地恐怖、无奈或愤恨……然而我也是老师,觉得真的没有几个老师会无缘无故惩罚学生,或许你的父母是慈爱的,或许你遇到很多老师是慈爱的, 但你一定会遇到凶狠的老师,你走向社会也一定会遇到凶猛的人甚至恶毒的人。学习面对这样的伤害和无奈,在被伤害中保护好自己,这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另外,那么多同学能接受,照样能相对地快乐和自由地继续学业,你为什么不可以,也是要找找自身的原因的。
3、对家长:
现在很多家长意识到传统的负面管教惩罚教育弊端甚多,青春期的叛逆一浪高过一浪,所以来自西方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日渐受捧,这从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可见一斑。然而,我一直在提醒自己和其他家长,正面管教之类教育理念和方法在中国存在水土不服现象,因为中美国家的生存环境差异非常大。偶尔适当的惩罚虽然不一定要有,但如果有了或者你忍不住会有,也是可以有的。因为如果孩子一直受到的都是不惩罚不娇纵的对待,那么往往难以面对凶狠的老师及其他这样的人。还有,别人的孩子能适当,你也反思你的孩子为什么不行,要怎样去帮孩子适应这样非人性化的社会。
4、对我自己:
其实,我在起初的义愤填膺、拍案而起之后,很快就心虚起来,默不作声了。因为在我起初做老师的时候,在正式学和做心理咨询之前,甚至是之后,我也曾疯狂地体罚或变相体罚过学生。我现在也不完全赞同那句流传甚广的名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跟受伤的孩子说,你现在痛恨这样的老师或家长,但等你当老师或家长之后你也可能这样做的;我对家长说你痛恨老师这样对你的孩子,可是你自己没有这样对你的孩子吗?体罚往往带有很大的情境性和惯性,有些时候是可以理解的。责己越多,容人越多……
小时候越乖的孩子,长大越让人操心,这是真的,所以,让孩子有一些野性,也是可取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社会上动物凶猛,我们有选择的权力吗?生存-\u003e适应-\u003e活得更好,不然就会被社会淘汰。
学会调整心态,发现凶老师的优点,想想如何和她相处?
如果你学会了,你就成熟了,情商在线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看什么情况,有时候教师也是不得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严师出高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格的老师可能是凶老师,随和的老师也可能是严师,我们要明确我们自己的目的,学习不单纯以我们的老师凶不凶来决定是否要学,我们的目的应该是学以致用,无论在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上能够通过学习提高自我水平,强化自我技能,如果凶老师确实有内涵,能够让我们学到未知且有用的内容,那么我们应该去适应,去调整我们自身的学习方法,与凶老师之间找到一个合适舒服的点,去完成我们的学习规划
上一篇:面对生老病死你如何坦然面对?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