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尚武精神?
武术,民族,的是如何看待尚武精神?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何看待尚武精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尚武精神是民族的魂魄!
一人练 一人强
一家练 一家强
一国练 一国强
打拳练武,
即是炼身,也是练脑
齐头并进。
形意拳谱云
养灵根而静心者 修道也
养灵根而动心者 武中之将也
武功加上智慧才能天下无敌。
遥想诸葛当年,火烧藤甲,七擒孟获
功盖分三国 ,
名垂八阵图 。
你再勇武,八阵图你进不来
进来你也出不去
真正的勇武叫“大智大勇”。
我们华夏族的祖先
是一手拿着书 一手拿着剑的。
所以
养灵根而动心者,武中之将也
要做上将军
而不是屠夫、莽夫 。
粗鄙下流是流氓
绝不是真武者
身相庄严,不怒自威。
含而不露,步伐沉稳。
远望有一种抱不起来的感觉。
定是明师
反之
走路晃肩膀,
一副喝多了扶墙外谁也不服的造型,
外八字脚溜达者。
从尚武的角度看,
一定是走错了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尚武精神意思是对武力的崇尚。在武力对抗中获得自己的利益,把军事征服看成一种民族的辉煌和荣耀。
公元前后,历史上有很多民族为保卫家园,扩大领土,进行土地分封,不断地进行武力扩张,如罗马帝国,波斯帝国的强盛就是对武力崇尚的产物。
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流行尚武精神,因此而产生很多兵法与尚武思想。秦统一后,有了国家概念,武力变成为一种国家行为,对老百姓而言,武力已不再是迫切的行为。汉武帝后,很多外族皇上依然崇尚武力,扩大疆土。
随着历史的进程,现代人们更崇尚科教兴国,更崇尚和平思想。人们更愿意用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来展现民族荣耀与盛世辉煌。国家之间的矛盾,人们更愿意用磋商谈话的态度来解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古训有“文治武功”之说,尊文尚武乃治国之道,二者相辅相成,都不可偏费。宋朝重文轻武,造成常年被北方强悍的辽金蒙古等外族欺凌,签订澶渊之盟,最后还是不免亡国的命运。晚清政府闭关锁国,被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轰破大门,朝廷腐败无能,鸦片横行,国民身体素质衰弱,被称为“东亚病夫”。一百年的屈辱史告诫我们,尚武精神不能丢,不以武力欺人,但是必须要有强有力的震慑,不好战也不怕战,而且还要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一脉相承。
“我国国民,过富于时髦特性,诚为不可掩之事实,以致固有国粹武术,亦漫不加察,多加唾弃,而学外人皮毛,能无疚心;”
----万籁声《武术汇宗》
1、武术是远古时代战争搏斗中演化而来,你死我活,是杀人术,讲究一招制敌。战场上是讲究效率的,如果以为是一招一式,那是被小说带偏了。
2、中国人尚武古已有之,那时是要用兵器的,元代不准汉人用了,那些聪明人就隐藏到了拳术中。
3、尚武精神不止是蛮力,更重要的是武德,侠义,甚至高明的武术家也是文化大家,有体制有传承,传播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处世哲学。
4、中华武术不讲横练,讲究气定神闲,基础功扎实,来而不往非礼也,与自然与身心高度融合,讲究内求,练到家后对外来的侵袭自然而然予以反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尚武非常必要,在强健体魄过程中培养坚强的性格,坚韧的意志,拼搏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当前最主要的是:
1.传承中华武术。武术最重要的是强身健体,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应发扬光大。
2.发展体育项目。特别是三大球,尤其是足球。
3.增强全民体质。现在到处流行的马拉松,给跑步爱好者提供了平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华可能是全世界最没有尚武精神和血性勇武传统的民族。
中国历朝历代,都是编户齐民、保甲户口、重文轻武、重农轻商、严禁私斗、严禁私藏武器、私藏铠甲马硕、严禁组织结社、严禁准军事组织、严禁民间练兵练武。现代中国人都不读古书和正史了,绝大部分人的认知都来自不超纲的课本和媒体,才提出这么荒谬的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