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分拆上市正式开启,分拆上市后对原上市公司有什么影响?是不是利空?
分拆,母公司,子公司分拆上市正式开启,分拆上市后对原上市公司有什么影响?是不是利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分拆上市正式开启,把上市公司中最优秀的部分分拆出去上市,对原上市公司会不会形成较大的影响,这对分拆上市的公司是利好还是利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今天和大家说说分拆上市,对于分拆上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分拆包括已上市公司或者未上市公司将部分业务从母公司独立出来单独上市;狭义的分拆指的是已上市公司将其部分业务或者某个子公司独立出来,另行公开招股上市。而分拆上市对上市公司有什么影响?下面就让小编来为介绍。
1 二元结构导致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产生利益冲突
(1)分拆上市使得母公司存在资产二元结构的问题,即上市资产和非上市资产。
资产的二元结构问题使得母公司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内部利益协调存在严重冲突。正是这种二元结构为母公司利用关联交易侵害上市公司利益或过分包装上市公司埋下了隐患。
分拆上市使得控股公司经营目标是不统一的:一方面,母公司希望子公司上市后创造良好业绩,提高市场知名度,为控股公司带来稳定可观的收入;另一方面,由于母公司的自身资质往往不如上市公司,融资能力也较差,又促使其向上市公司转嫁负担,以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这使得控股公司的经营理念分裂摇摆,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并且很容易侵害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2)母公司与上市子公司间存在大量关联交易、关联担保
由于导致了母公司资产的二元结构问题,分拆上市容易产生两种趋势:一是上市公司成为母公司的“提款机”。母公司通过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的融资或剩余利润,侵蚀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具体表现为,分拆上市会使得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着不合理的关联交易和关联担保,母公司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现象严重。涉及关联交易的企业不但数量多,而且交易数额巨大,披露不彻底。二是母公司变成上市公司的“垃圾桶”。这一点针对的是控股企业是非上市公司的情况。上市公司以高于市场价格的售价向母公司转让不良资产,以包装上市公司报表,借以维持或抬高股票价格,为少数人渔利提供机会。
2 分拆上市加剧了资本市场的波动和投机心理的出现
分拆上市的流行使得上市公司小型化,导致证券市场内部稳定器即大型上市公司的缺失,容易造成市场的大起大落,加剧了市场的系统风险。同时,由于上市公司的小型化,使得其交易价格更容易被规模较大的资金或庄家所控制。在投机心理和庄家的导引下,广大投资者可能会无视上市公司的业绩以及真实价值,一味地盲目买卖、追涨杀跌,助长了浓厚的投机行为,扭曲了整个市场的投资理念,造成上市公司业绩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性不高,证券市场难以反映经济发展的结果。很明显,这种投资理念的错位与投资环境的不健康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3 分拆上市加大了被恶意收购的可能
虽然为了税收等优惠政策,分拆上市时只会向新股东发行少量股权,但是分拆上市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股权稀释,这些原本被母公司完全控制的业务单位在分拆成为上市公司后将导致控制权的分散,加大了其被恶意收购的可能性。
4 分拆上市增大了经营管理成本
分拆上市可能会导致经营成本的增加,这是由于分拆致使上市子公司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管理体系,可能会导致原有规模经济的丧失,使得一些固定成本无法摊薄节省。特别地,分拆出去的子公司上市后要遵从监管机构的规定,满足广大股东的要求,按时保质地进行详细和严格的信息披露,从而也导致信息披露成本的加大。
综上所述,分拆上市有利有弊,就其弊端来说,有些是其固有的,有些则在于经营者的行为以及对于度的把握。分拆上市确实有利于公司的公允估值以及投融资,但是也容易成为其控制企业的圈钱战场,因此对于分拆后的企业的监管不能放松,这又造成了监管成本的增加。是整体上市还是分拆上市,这确实是一个难解的命题。分拆上市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当上市公司达到一定规模,业务基础扎实。将分拆上市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手段.并有相应的管理创新手段与之配合的情况下。分拆上市才会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如果上市公司没有充分认识这一点,最终可能适得其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拆上市,一方面是子公司可以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可以带来母公司的总市值增加,这是利好,另一方面是子公司从母公司分拆出去,等于是母公司失去一个优质的子公司,这是利空。所以不具体到某些公司,很难判断分拆上市是利好还是利空。
证监会出台分拆上市规定
证监会12月13日发布《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本次若干规定最大亮点就是降低分拆上市的条件,一是将盈利门槛从三年净利润累计不超过10亿元调降至6亿元;二是允许最近三年内使用募资规模不超过子公司净资产10%的子公司分拆上市;三是将子公司董事、高管持股比例上限调高到30%;四是
缘何要降低分拆上市门槛,在于IPO改革的方向就是增加市场包容性,允许和鼓励更多发行人IPO,支持实体经济,但降低分拆上市门槛以后,带来的是分拆上市公司会增加,也为以后的监管带来意想不到的难度。
第一,上市公司本身三年累计利润只有6亿元,分摊下来只有2亿元,又没有要求上市公司利润环比增长,游资子公司分拆出去以后,母公司还剩下多少利润,如果分拆上市的子公司利润达到亿元,那么母公司仅仅剩下1亿元利润,这样的母公司还能有多大竞争力,实际上大大削弱了母公司的实力,向苹果亚马逊和谷歌等都没有分拆上市的说法,可是国内的一些公司短线行为太普遍,有分拆机会,马上就会制造概念,分拆上市,至于成不成功是另一码事,在增加IPO包容性下,分拆上市成功概率我估计会比较高,这会推动很多公司进行资本运作,无心实业,资本市场究竟是支持实体经济,还是支持资本运作。
第二,将子公司董事、高管持股比例上限调高到30%,子公司高管持股越多,分拆动力越强,毕竟IPO成功,意味着巨大股权增值,把子公司高管持股提高,显然是照顾到高管的利益,这也是市场IPO包容性的一面。但 高管来自于母公司,为了推动分拆上市成功,为了获得更高的估值,高管有动力借用自己在母公司掌管经营权的便利,向子公司进行利益输送,向子公司利益输送可以是合法的,比如产品的销售,物质的采购,关联债款的结算等等都存在利益空间,上市以后,为了进一步推升股价,方便自己高位减持,也有动力向子公司进行利益输送。
上一篇:不想节食减肥了,怎么保持体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