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有托步枪的回归这个问题怎么看?
步枪,枪管,威力对有托步枪的回归这个问题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有托步枪的回归这个问题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步枪自诞生以来主要以有托步枪为主要形态,无托步枪从整个步枪发展史上来看,只是在机械化战争进程中的一次尝试,并没有直接影响到有托步枪的发展进程,回归有托步枪这么一说,只不过是在国内被放大化后产生的一种说法。
无托步枪最早诞生于二战末期,1945年英国人推出了无托结构的EM1 7mm自动步枪,算是无托步枪的鼻祖吧。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无托步枪在全球掀起一股研制潮流,比较有名的,法国推出了法玛斯5.56mm自动步枪、奥地利斯太尔推出AUG 5.56mm步枪以及中国推出的95系列5.8mm枪族。
为什么说无托步枪是机械化战争进程中的一次尝试?这要从无托结构步枪的设计说起,二战后机械化战争成为战争的主要形态,无托结构步枪相较传统有托步枪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枪身长度的缩短,方便机械化步兵乘车作战。通俗点讲就是,无托结构步枪将原来的前置的机匣移植到后部的枪托中,在保证枪管尺寸不变甚至有所放大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缩短了枪身的长度。
正是在这个核心因素的促使下,无托步枪在上世纪70年代掀起一阵研发热潮,最终也只有中国的95系列自动步枪实现了大规模装备。但在后续使用中,无托结构步枪的缺陷也逐步暴露出来,成为广大军迷诟病的根源。诸如瞄准基线过高、抛壳设计不合理、不适合卧姿射击等一系列与身俱来的问题,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适应性。
其实有关无托结构回归有托结构的潮流存在一定的夸大性,实质上不仅仅国内依旧以无托95系列为主力,国外其他无托型号的步枪也仍然在服役,甚至诸如泰国还将以色列的TAR-21作为制式枪械使用。换而言之在无托结构风靡一时时期也没能从本质上取代有托结构,有托结构依旧是步枪发展的主流,因而对于这几年网络上的无托回归有托有很多的夸大说辞在里面。
国内由无托的95回归有托的新式步枪很大程度上和部队转型有直接的关系。按照计划解放军已经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正向信息化方向大踏步迈进。在战术理念上,此前以短便于乘车射击的95式的战术缺陷越发明显,主要体现在战术组件的使用上,无法与与时俱进的单兵系统进行有效兼容。尽管95本身还是一款不错的枪械,但是在越来越成熟的信息化装备列装部队的同时,单兵装备也在与时俱进。
从曝光的信息来看,国产新式步枪的很可能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方便的根据作战需求更换枪管,从阅兵展示的型号来看,枪身长度很短,似乎更国外的短管型有些类似,可伸缩是枪托技术的运用,一定程度上能进一步缩短枪身的长度,并影响乘车作战使用。
因此,有关无托回归有托这个问题,需要理性客观的看待,无托有无托的好处,有托有有托的优点。更多的是综合考量未来战争形态,而对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作出的一种诠释,各自的理念不同,所选择的方向自然也不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咱们得根据一个小常识展开:先有新弹才能有新枪,弹在枪前。
绝大多数的军迷都是热衷于:枪械。绝大多数的注意力被各种名枪所吸引,实际上:弹比枪重要。弹才是主要武器,枪只不过是个把弹投射出去的机器,杀伤敌人,这个活还得弹来干。
法国人是先发明了8mm口径无烟火药子弹,然后才设计出世界上第一支无烟火药步枪:勒贝尔M1886。
德国人先发明了7.92mm口径短弹,后设计了StG-44突击步枪。
苏联人先发明了7.62mm口径中间型步枪弹,后设计了AK47。
美国人先发明了5.56mm小口径步枪弹,后设计了M16、M4。
苏联人先发明了5.45mm小口径步枪弹,后设计了AK74。
我们国家也是先设计了5.8mm小口径步枪弹,然后才设计了87式步枪、95式、03式。在改进了5.8mm口径弹以后,又设计了95-1和新式有托步枪。
我们现在有4款小口径步枪,2款有托的,2款无托的,而且95和95-1非常像。但如果准确的分类,无托的95式和有托的03式才是一类步枪,因为他们发射的都是老5.8轻弹。95-1是无托,新枪是有托,但他俩是一类,发射的都是新5.8通用弹。
在使用相同子弹的情况下,步枪是很难有太大不同的。在舒适度上,在人机上,新枪确实明显好于95-1。新枪没有提把,安装瞄准镜以及各种附件更加方面。但是,在威力、穿透力、射程、精度这些关键参数上面,新枪和95-1还是在一个水平线上。
而且新枪的威力应该是弱于95-1。
有托枪是枪长,枪管短。无托枪是枪短,枪管长。
新枪的威力弱于95-1的道理很简单,新枪是有托步枪,枪管短。95-1是无托步枪,枪管长。用同样的子弹,枪管长的肯定发射药燃烧时间更长更充分,子弹初速更高一点,威力也就更大一点。
注意哦!注意哦!有些专家在这块又要和稀泥了,又要偷换概念了。千万要小心,一不留神就让他们晃过去了。
这时候,专家出来解释:新枪虽然枪管短,但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弥补了不足,新枪的威力和95-1是一样的。
看着没毛病吧?有毛病!
因为这个新工艺、新技术没给95-1用,如果这个新技术、新工艺用到95-1上,依旧是比新枪的威力更大。拿新工艺PK老工艺,这是不是偷换概念?如果工艺、技术相同,肯定是95-1的威力更大。这属于左腿比右腿长,削短了左腿,才做到了两条腿一样长,而不是靠加长了右腿导致的两条腿一样长。算明白没?
新枪拿着应该比95-1更舒服一些,瞄准镜以及各种附件安装更方便一些,但恐怕差距也就到此为止了。
美国现在也在开发新枪,但他们是先做了6.8mm口径新弹以后再搞新枪。
他们现有步枪用的是5.56mm口径弹。新的6.8弹在威力、射程、穿透力、精度等方面肯定要上一个台阶。而有了新枪以后,就可以把新弹的效果变成现实。
中美都在搞新枪,但性质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新枪用的依旧是老弹,只是一种改良。他们是新弹+新枪,这叫升级。美国是5.56弹升级到6.8弹,威力强了一个档次。然后采用无托结构,枪管还可以更长一点点,威力又能获得一个小提高。所以他的新枪威力要比现役枪提升一代。而我们的有托新枪的威力只能勉强和95-1持平。
这些年军迷们看95不顺眼,实际上真正困扰枪械的是:5.8mm口径弹一直是差强人意,噪音大、冒黑烟、燃烧不充分、残渣大、挂铜......这些问题都是弹上出的。弹做不好,枪就做不好。以至于去年有声音说要买俄罗斯的发射药技术。
上一篇:有多少人对2020年充满希望?对于即将到来的2020年,你又有哪些规划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