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看待美欲复制伊拉克叙利亚,称缅甸拥有大量化学武器呢?
缅甸,美国,化学武器怎么看待美欲复制伊拉克叙利亚,称缅甸拥有大量化学武器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罗兴亚人将何去何从?
此次“非洲强国”冈比亚对缅甸“化武指控”的依据来自于2013年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报告称:缅甸警察在北部铜矿对抗议者使用了含磷武器。针对指控,74岁的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亲率律师团,前往荷兰海牙国际法庭“应战”,为缅甸讨回公道。
其实从“指控者”的国家地位和“仲裁者”的级别来看,冈比亚只不过是以此“重磅事件”刷一刷几乎“不存在”的存在感。用实际行动重申对美国的忠诚(问题是冈比亚是否忘了当年誓将美国灭掉的豪言壮语?)。这位不是很眼熟的什么副助理,即使代表了白宫的意志,但显然不能借一个有待调查的不确定事件,以伊拉克和叙利亚模式发动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美国对此事的高度关注,只不过是此前对缅甸“人权指责”的延续。
这里就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罗兴亚人该何去何从?因为,相比起“化武指控”,罗兴亚人的未来才是缅甸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扎伊德去年3月7号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发布常年报告时,呼吁联合国设立调查委员会调查罗兴亚人遭受的暴行。他强调,若开邦“可能发生了种族灭绝行为”,而且据称有乱葬岗被推土机铲平。怀疑当局有意销毁“可能存在”的国际罪行,包括反人类罪。
罗兴亚人信奉伊斯兰教,在文化上与世代信奉佛教的土著民众格格不入,民族摩擦常年不断。缅甸政府军也对罗兴亚人持续了70年的驱赶和制裁。在这种高压之下,“罗兴亚拯救军”应运而生。罗兴亚穆斯林与若开邦佛教徒两个族群之间的冲突就成了缅甸国内局势持续动荡的重要源头,并由此产生了100万罗兴亚人难民逃亡孟加拉。
与缅甸政府军斗争了几十年的昂山素季,终于在2011年当选为缅甸国务资政(实际掌控缅甸政治)。但上任之初就遭遇了极其敏感的人权危机。这位“将军的女儿”虽然接受的是西方民主训练,但骨子里仍然是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从安定团结的角度出发,自然把矛盾根源归结于罗兴亚人的“多余”。但她只能从政策上呼吁民族之间应该化解分歧,争取以和谈的方式解决矛盾。但她没法阻止军队对罗兴亚人的镇压。2015年3月份,缅甸政府军在对罗兴亚人的试探性投弹中,使用了一种名为“航空燃料空气子母炸弹”。(类似事件也许就是遭到控的理论来源)
尽管昂山素季对此无能为力。但也曾呼吁邻国应根据能力接受一部分罗兴亚人。但目前只有孟加拉国接受了100万罗兴亚人。双方的相互残杀仍在继续,国际人权组织以及阿拉伯世界普遍指责昂山素季没有保证罗兴亚人的权利,国际人权观察组织甚至建议褫夺昂山素季的“诺贝尔和平奖”。
其实,在这个顽固而棘手的敏感问题当中。单用人权来加罪于昂山素季,实际上是不公平的。因为在冲突的过程中,罗兴亚穆斯林的确有强奸和屠杀若开邦佛教徒的事实。而“罗兴亚拯救军”也的确有胁迫和煽动本族民众对抗政府军的行为。罗兴亚人和政府之间的对抗关系,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人权问题,而且直接反应出了其制度设计的天然缺陷。即使昂山素季有天大的“圣母心”,也无法阻止军队的行为,因为军方独立于执政党之外,而且对政府的计划有一票否决的权力。
美国近年来对缅甸的“人道讨伐”,是基于昂山素季因为“无能为力”而越来越偏离了西方轨道。但由于地缘政治的影响和对印太战略的长远把控,决定了美国没有对缅甸“开刀”的必要。对于美国来说,伊拉克战争已经到了不打不行的程度,而缅甸没有美国人迫切需要的东西。如果美国真想发动一场战争,将“化武理论”作为开战的理由也未免太过牵强。因此也无需担忧。
相信这件事很快就会过去,毕竟世界上还有美国更为关注的事情,比如伊朗。但如果缅甸政治家不能清醒分析罗兴亚人的问题走向。如果因为民族矛盾而衍生出更大的问题,可能会遭遇比“化武指控”更大的麻烦,衷心希望缅甸不要让美国找到复制中东战场的理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与中国陆地接壤的东南亚国家,美国不是那么好得手的。缅甸、老挝、柬埔寨,不是美国想打就能打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缅甸,是个不发达的农业国家,原英联邦的成员国,战后不久才独立;前几年,议会才选出一位非军人的总统吴廷觉,貌似结束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军人执政,其实,军人依然牢牢掌控着国家的权力。
昂山素季,曾经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是西方眼中的宠儿,缅甸民主的一杆大旗,原本在全国民主联盟赢得大选的胜利,但选举结果被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军政府)作废,被断断续续软禁在寓所中长达15年,受到国际特赦组织的持续援助和西方的密切关注。
此后,获释的昂山素季,担任全国民主联盟主席、国务资政和总统府部、教育部、电力和能源部、外交部部长等要职,实施亲西方的外交政策。
但昂山素季中途却突然转向,率团访华表示了对华友好,并重启了被军政府停建的中缅两国多个涉及交通、能源、水电和矿藏开发等重大合作项目。
被美国视为重返亚太重要一环,增强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与崛起的大国相抗衡的缅甸,其重要人物昂山素季的突然转向,在一定程度上让美国感受到了危机,就操纵罗兴亚人武装挑衅缅甸军方,将缅甸内部事务国际化。
西方政界一时也难以适应,竟然嚷着要收回颁给昂山素季的“诺贝尔和平奖”,加拿大众议院更是取消了昂山素季的加拿大“荣誉公民”称号。
前段时间,美国副助理国务卿狄南诺在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年度会议上说:“美方的情报显示,缅甸境内的历史建筑物内很有可能存在化学武器库。”这位副助理国务卿信誓旦旦地表示,“我们坚信,缅甸签署化学武器公约后,并没有摧毁当时遗留下来的化学武器。”
看来,缅甸的多事之秋要来了,缅甸由于国内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军政府在处理民族矛盾时,实话实说,一度存在着滥杀无辜的情况,因此,以前的缅甸军政府曾被西方社会恶意扣上了一顶“种族清洗”的高帽。
上一篇:辅导作业你们能心平气和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