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认为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说她/他时间宝贵还有意义吗?
时间,的人,行将就木你认为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说她/他时间宝贵还有意义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老病死,生命轮回,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有人在死亡面前歇斯底里,暴露出人的本性。而有人则选择沉默,坦然迎接死亡的到来。
对于这个人们都会面临的话题,认真地拿出来讨论,难免有些沉重,但却是我们应该做的功课。
审视生命的意义,讨论生死课题,会让我们更加珍爱生命,珍惜生活,珍惜身边人。
假如生命只剩下最后的时光,你会做什么呢?是想方设法维持自己微弱的生命?还是陪家人一起度过?亦或是去做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选择哪种方式,就决定了你对待生命,死亡的态度是怎样的!
不管一个人生前是多么伟大,多么令人瞩目。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人人微不足道,甚至渺小到了尘埃里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一位老人被检查出来患了癌症,但他没有选择化疗,而是拿着自己半辈子的积蓄去世界各地旅游了。最后癌症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就像苏.汤普金斯在《当代占星研究》中所写的“因果法则”一样。“我们的话语和行动无论多么琐碎,都会造成一些后果,影响到一些事情,而那些受到影响的事物也会反过来影响其他事物。每一个心念,情绪或生理反应,都对投射成外在的结果。”
内心信念坚定,充满能量的人,自然会做出对自身有利的决定。
对待死亡,我们无法改变。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但仍然可以改变对眼前事件的态度,因为改变态度和想法,就能改变行为和命运。
而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就决定了我们最终是坦然平和还是歇斯底里。
假如生命只剩下最后的时光,你将会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我认为是没有意义的。最近看了由王志文主演的天道,上面有一些判经离道的场景。虽是违反人伦道德,却是合理正确的做法。举个例子说吧,比如剧中王志文的父亲身染重病,行将就木,王志文的第一句话居然是问医生怎么让他父亲死。真的是大逆不道,像这种话在传统家庭里是要遭到无情的鞭挞甚至赶出家门的。但他无疑又是正确的,因为痛苦和挣扎伴随着他的父亲,与其痛苦的生不如痛快的死。把孝顺挂在嘴边的人会觉得匪夷所思。他们为了做个孝顺的表象也无可厚非。但那个躺在床上的人其实他是毫无意义的,很多时候他们都想可以自己选择,尊严的离去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后的归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有意义,比如中国抗战胜利的那几年有很多的科学家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做科学实验,有的甚至病重了还毅然坚持,就算送到医院住院他们仍然坚持不懈,因为他们觉得,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做一点都是值得的,不想把有限的时间浪费了,现在取得很多的成果都离不开他们的无私奉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人生已无遗憾,那多的每一秒都是上帝的恩赐。如果心中仍有为了之事,那之后的每一秒都是其所求不得的奢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朝闻夕死,闻道足矣!行将就木,仍有余晖。诸葛虽死,仍退敌兵。虎豹既没,仍不近前。所以,生不足惧,死亦威存。岂是生死之道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经常在“事过境迁”和“米已成炊”的现实状况中懊恼,在后悔,老人逝去了,就责问自己为什么在他风烛残年的岁月里不多花点时间陪伴他们;恋情告终了,就遗憾自己为什么在恋爱过程中不跟对方多沟通多培养共同爱好;求职失败了,就懊悔自己为什么在吃喝玩乐中多挤点时间好好学习好好提升自己……
当我知道我心目中很在乎的一位同学早已杳如黄鹤,归于尘土的时候,我心里真的很痛,想着我为什么在毕业多年后连她一面没见上,我都在忙什么了?十年生死两茫茫,此去经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只能在回忆中用力地搜索她的面容她的模样了。没有人会知道,当下所经历的事,所遇见的人,是否是最后一次。就像同窗好友一哄而散,谁知道再次相见是否两眼昏花、两鬓白霜,更有甚者,从今两忘,天人各方。逝者不可追,往者不可追矣!
人生,太短。短暂到我们能支配的时间只有区区一点。我们每人的平均寿命只有短短的900个月,每天只有86400秒的时间,但我们却任由它一天天地消逝,一秒秒地流逝。人生,无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意外和明天,谁会先来。但我们还是一直在错过,那些还没说的话,还没来得及赶紧说出口;那些没有做的事,还没雷厉风行赶紧去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