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道光重臣陶澍婚娶时,碰上了丫鬟代替小姐出嫁这种影视剧的戏码,这是怎样的一段离奇姻缘?
小姐,丫鬟,黄家道光重臣陶澍婚娶时,碰上了丫鬟代替小姐出嫁这种影视剧的戏码,这是怎样的一段离奇姻缘?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795年,18岁的陶澍考取了秀才,23岁中举人。1802年,25岁的陶澍进士及第,列会试第63名,成为了安化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进士,从此开启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也就是在陶澍中举的前两年,21岁的陶澍和黄家小姐成婚。那么,黄家小姐是何许人也?这骗婚之说又从何谈起呢?
(清朝夫人图)众所周知,封建社会的婚姻,自然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黄家小姐的父亲名叫黄崇榜,是安化当地的一个乡绅,典型的酸腐秀才,肚子里墨水不多,但知识分子的派头却不少。而陶必铨为人仗义,喜欢结交多少有点文化的人,一来二去,陶、黄两家关系自然非比寻常。
陶澍年幼时,两家人就定下了儿女亲家。双方商定,待黄崇榜的女儿长大成人后,嫁给陶澍为妻。黄家小姐从小灵动活波,模样可爱,虽未曾上学,但通情达理,颇有大家闺秀之风范。逐渐成人后,黄家小姐更是出落得亭亭玉立,花容月貌,成为远近闻名的大美人儿。
这本是桩门当户对的美满姻缘,如果照此剧情发展下去,自然成就一对郎才女貌的天作之合。但命运弄人,就当两人谈婚论嫁之际,这桩婚姻却横生枝节,演绎出了不同的版本。
安化当地有一个吴姓富商,倾慕黄家小姐的美艳动人,起了歪心思,想抱得美人归,把黄家小姐纳为侧室。于是,他找来一位巧舌如簧的媒婆,携带着丰厚的聘礼来到黄崇榜府上,直言欲娶黄家小姐为妾。
小姐还算贞烈,至死不从。可这个黄崇榜就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虽说读过一些四书五经,但在见到那些令人炫目的真金白银后,早将仁义道德抛诸脑后,不但迫不及待地满口答应了吴富商的要求,还坚决要求女儿无条件应承这桩婚姻,服从父亲的决定。
(网络配图)尽管小姐哭得梨花带雨,伤心欲绝,奈何黄崇榜贪念已生,眼里只有吴富商白花花的银子,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小姐也只好委曲求全,无奈地答应了下来。
但是,女儿只有一个,将他嫁给吴富商后,又如何向陶家交代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陶家主动退婚。但陶必铨一来家境贫困,担心儿子讨不到老婆,二来为人正直,约定的事至死不悔。所以,任凭黄崇榜说上了天,陶家就一个态度,坚决不退婚。
这可难死了黄崇榜,不过他不愧是读书人,稍一思量,就想出了一招移花接木之计。反正陶澍和小姐又不曾相识,不如在婢女里面找一个姿色出众的人,权当作小姐嫁给陶澍就得了。即便陶澍知道真相后,这婢女也是陶家的人了,料定心地善良的陶必铨不会做出过激行为。
就这样,黄家小姐嫁入豪门,而婢女却阴差阳错地和陶澍结了婚。不过,从陶澍后来的成就可以看出,这个婢女算是攀了高枝儿,母鸡变凤凰了。
婚后的陶澍和夫人相敬如宾,而知道真相的夫人,则愈加尊敬和爱慕陶澍,竭尽所能地鼓励他考取功名,光耀门楣。于是,在夫人的扶持下,陶澍科举及第,并在仕途上扶摇直上,成为了一朝重臣。夫人也跟着沾光,荣耀无比,直至被诰封一品夫人。
而黄家小姐却没有这么幸运了,在嫁给吴姓富商后,吴家儿子仗着自己财大气粗,经常霸占周边乡邻的田地,终于被一位忍无可忍的乡邻打死了。儿子死后不久,吴富商也跟着去世了,吴家从此一蹶不起,迅速地败落了。
直到陶澍的母亲过世,他回到家乡守制时,才得知了整个事情的真相。不过,陶澍反而拿出了50两银子救济黄家小姐。
据说,黄家的女儿最后经不住内心的煎熬,在穷困潦倒中上吊自杀了。
(参考资料:《一代清官陶澍传奇》《陶澍在江南》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丫鬟代替小姐嫁人,只是影视剧的戏码?道光重臣陶澍有怎样的离奇姻缘?
婚嫁本来是很严肃的事情,结两姓之好,传两家香火,为维护必要的纲理伦常,婚姻之事,有许许多多的程序和步骤,步步有“礼”。可是,再严格的礼,再好的计划,也终赶不上变化,总有一些意外发生。比如说替婚的事情,就时常有,什么妹替姐嫁的,什么弟替兄娶了,什么父替子娶了,乱七八糟的多得很,但一般而言,替代的人除却外貌长相等因素,身份上基本上是对等的,可是用丫头来代替小姐,这就有点过头了,至少在良贱通婚一事上,对男方来说不公平,毕竟丫头和小姐的等级相差太大了。
陶澍遇上的是怎么回事呢?咱们大致回顾一下:
陶澍生于1779年,湖南安化小淹镇陶家湾人,七岁时,陶澍就和父亲陶必铨远走长沙,在岳麓书院读书,第二年回小淹镇,陶必铨在知交好友王崇焯家中设馆,陶澍跟着读书,两年后,父亲回家务农边读书,陶澍也跟着边干活边读书,后来,父亲走到哪,他就跟到哪,一直在学习,乾隆六十年即1795年,他参加了参加县学考试,成了秀才一枚。(网络图)
只是秀才这个名号,可以得点好处,领点福利,在乡里县里算很有脸面,也有点特权,但是毕竟不在体制内,离做官还是很远的,政治前途基本上还看不到光,这几年时间里,陶澍一直跟着做私塾老师的父亲,读书备考。
嘉庆三年,陶澍与安化县黄德芳成亲。
这个黄德芳到底是谁?现代人看来无论是谁都无所谓了,黄陶两家以外也就都是看热闹的心态,可是对于陶家来说,却是带着屈辱的一场婚姻,因为这个姑娘,她的身份其实是一个丫头。丫头倒也没什么,如果他陶家本身定亲的对象是个丫头也就罢了,偏偏陶家原先定的是个小财主家的小姐,一个秀才娶一个乡下小姐,原本也算是门当户对,可是因为黄家小姐看上的是吴财主家的公子,想做的不是秀才娘子,而是富户的续弦。陶家虽非富户,陶必铨却极有才学,陶澍也是聪明有加,怎么丢得起这个脸?一切程序都走完了,只等完婚,此时,黄家也没法交代,只好灵机一动,把黄小姐的贴身丫头,认作是黄家的小姐,强行提升等级,对外称是黄公的义女,给大家一个交代。
黄小姐或许是眼光不到,或许是是真的爱上了吴公子,黄公或许是维护两家的脸面,或许也是真的不太瞧得起陶家,总之,陶家秀才娶了个丫头是铁打的事实。
经此一打击,陶澍发奋图强,不懈努力,终于在嘉庆七年得中进士63名,后再接再励,参加殿试,朝考被定为55名,成为安化第一个进士,后虽有曲折,但官路也算亨通,终成道光一朝的重臣,狠狠地打了黄家的脸面。
替婚这种事情怎么说呢?还是得看各家的眼光与诚信吧,有的人吐个唾沫就是钉,哪怕是死也要践行诺言,有的人却在临门一脚时发生了变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