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父母想和自己同住的问题?
父母,自己的,同住如何看待父母想和自己同住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人年轻能自理。愿意分开。应为拒离产生美。一但老了想和孩子在一起。为了进孝心。你不要烦他。她。进量让老人舒心。他。她是扶养你成人的恩人。要报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
人老了会更害怕孤独,身体的退化也需要来自孩子们生活上的照顾,如果能与子女在一起,就可以不用忍受思念吃苦,还可以享受子孙绕膝的幸福时光。
但是长期生活在一起,由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不同,难免就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老人其实是不愿意和子女同住在一起的。
有很多父母怕给孩子添麻烦,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的脾气越来越像小孩,难免会犯些错误,你能做到每次都包容理解吗?你确定自己都不会乱发脾气吗?
2
子女和父母之间多远的距离最合适?就是一碗汤的距离,什么是一碗汤的距离呢?就是你端着一碗汤去送给父母,等到父母那里之后汤还是热的,这就是一碗汤的距离。
每个人都会有老的那天,每个人都向往随意不被束缚的生活,一碗汤的距离就再合适不过了,不仅有自己可以支配的生活空间,还避免在一起生活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矛盾。
一碗汤的距离,不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子女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
3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当然,赡养父母不仅是为人子女的责任,也是为人子女应尽的义务,赡养父母义不容辞。
如果无法完美拥有一碗汤那样的距离,父母又很想和孩子们住在一起,我们必须尊重父母的想法,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细致入微地照顾好父母的生活起居。
这才是为人子女应该做好的事,也是必须要做的事。
“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而人也应有尽孝之心,莫等到欲尽孝而亲不在,留下人生的一大遗憾,要想将来不后悔莫及,从现在起,从身边的小事去感恩父母,回报父母,善待父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条件允许,能不同住就不同住,成年人都要有自己的生活,但是如果父母病了不得不同住那就另说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年轻人最好不要跟老人一起住,因为看什么问题都不一样,比如,蔬菜放的叶子发黄了,是不能吃了,老人舍不得扔掉,说你不勤俭,没用的东西你扔了,她见了就又捡回来了,说这以后万一有用的时候呢,年轻人不吃剩下的饭,老年人舍不得倒了,自己吃,等等一切的一切,时间长了就分歧了,所以说最好不要再一起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想和自己同住,与真的能够住在一起,中间,还隔着现实的距离。
一起住的心愿,在感情层面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比如:
① 一家人在一起的热闹;
② 每天都看到彼此的安心;
③ 同时,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在心理上也更希望有子女的陪伴,就像从小到大没有分开过那样,再多照顾一点自己的孩子。
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是不得不去面对和考虑的。
毕竟,住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关系更亲近,而不是更疏离,甚至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首先,就是要看客观的物质条件是否允许。很多年轻人,为了成就自己的事业,背井离乡,到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闯荡,工资未必开高,但消费一定不低。
其中,房租就是最大的开支。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与他人合租,或者租郊区的农民房,都是最常规的选择。
即便有些人已经在大城市混出一点样子,但依然只是达到收支平衡而已。
这个时候父母过来一起住,在经济上就显得很尴尬,甚至,你可能会因此变得更加忙碌。
当然,有些人比较幸运,向往的城市就是自己家,如果这个时候存在着父母想一起住的情况,那么说明,中间有不得不分开住的理由。比如:
① 孩子不想每天面对父母,非常需要自己的独立世界。
换句话说,就是想摆脱父母的“管教”。
这样的情况常常出现在父母一方或双方,有很强的控制欲望,希望孩子能遵循自己的意志,要么过分严厉,要么以爱之名的情感绑架。
这种带着“逃离式”的分开,一般住在一起,只会让其中一方感到压抑,并不利于感情的交流和促进。
② 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不再方便和父母住在一起。
我们常常把与父母在一起的成长环境称为原生家庭,而婚后的家庭为新生家庭。这是两个不同的家庭体系。
如果父母想要进入这个新的系统中,就必须要尊重这个新家庭的所有成员的意见。
如果有人不同意,就不要太勉强,因为,不管是什么感情,强扭瓜总是很难甜。
这个时候,对父母的愿望表示理解,明白他们想一起住的初衷,然后找一些折中的方法,既不打扰自己,也能尽到孝道。
比如:经常打打电话,或者就像很多人那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住得近一点,可以常回家吃吃饭,聊聊天。
上一篇:想买一台钓鱼车,目前对二手捷达挺感兴趣,因为2012款以前捷达底盘高,通过性好,大概得多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