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有哪些常败将军?他们是怎样演义“逢战必败”的?
匈奴,败将,蒋介石历史上有哪些常败将军?他们是怎样演义“逢战必败”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民政府军事失败,始于“小委员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组为“国防部”,蒋介石为拉拢桂系继续在一条船上,把“国防部长”一职交给了白崇禧(李宗仁为北平行辕主任)。但是又不放心让白崇禧指挥自己的嫡系部队,于是1946年6月,特别委任自己的第一心腹陈诚为“国防部参谋总长兼海军总司令”,负责部队的作战指挥、编制训练和后勤补给等等,实际上等于把白崇禧给架空了。
(熊式辉)
这个月其实也是解放战争正式打响的时间点,陈诚自信满满,10月17日,参谋总长陈诚在北平向中外记者宣称:“三个月至五个月内解决军事问题”。于是他指挥五大军事集团: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和华东的蒋军,向我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结果一年下来,到1947年6月,在陈诚的指挥和“巡视下”,蒋军正规军损失293个团78万人,非正规军损失128个团34万人,合计112万人,可谓损兵折将巨大。
如此严重的兵力损失意味着“全面进攻”的破产,于是在陈诚的部署下,蒋军又选择陕北和山东两个地区进行“重点进攻”,其中显然山东战区尤为关键,于是陈诚亲自坐镇徐州“督导战事”。本来这里的最高指挥官是“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但是陈诚的到来,自然使薛岳靠边站了,这毕竟是他惹不起的老上级。
(杜聿明)
莱芜战役,本来王耀武对华东野战军“南边佯败,北边寻歼”的行动有所察觉,电令李仙洲兵团向回收缩。然而陈诚轻信蒋军南路欧震兵团的“捷报”,严令李仙洲兵团必须南下完成夹攻,为了压服同样是铁杆嫡系的王耀武,陈诚还敦请蒋介石亲自下达命令,终于把李仙洲兵团送到华野嘴边,一战毙伤俘敌50000余人。
这样的大败当然得有人承担责任,于是薛岳成为了替罪羊遭到撤职。陈诚亦觉得脸上无光,决定换个地方找找感觉,于是请命前往东北战场打出局面,蒋介石照准。1947年9月1日,陈诚带着罗卓英等心腹飞赴沈阳就任“东北行辕主任”,赶走了原来的军政主要首脑熊式辉和杜聿明,准备大展一番身手。
(陈诚)
陈诚到任后即狂妄宣称:“六个月恢复东北优势,收复一切失地”,可是打不过粟裕就能打得过林彪了?陈诚上任仅仅六天,东北野战军就发起了秋季攻势,蒋军手忙脚乱穷于应付,在运动中累计被歼19个团69000余人,又失去所控制的地域共计40000平方公里,陈诚先挨了林彪一记“杀威棒”。
陈诚不甘失败,战火停息后便开始整肃部队,先办了陈明仁,又撤了刘玉章,还枪毙了本溪的一个保安司令。同时开始大力扩军,将杜聿明收编的十来个“保安总队”全部扩建为暂编师,又成立了新三军、新五军、新七军和新八军四个军的番号,组建了野战部队五个兵团14个军共50万人马(不含地方武装)。
(卫立煌)
两个月后东北野战军又发起冬季攻势,1948年元旦的前二天,东野胜利结束彰武战役,全歼蒋军第49军的第79师,陈诚认为解放军伤亡惨重无力继续作战,遂集中五个军展开追击,试图与东野决战。林总发现敌人三路追兵中的新五军位置突出,乃就势完成合围杀个回马枪,经五昼夜激战全歼新编第五军20000余人,生俘中将军长陈林达。
这一战直接打得陈诚胃病复发,1948年1月10日蒋介石亲飞沈阳追究责任,军事会议上国军将领吵成一团,陈诚只好站出来承担责任:“是我指挥无方,请总统按军法惩办我,以肃军纪”,蒋介石也不好真的修理陈诚,只好改口:“仗正打着,等战争结束才评功过吧”,陈诚随即表示:“我决心保卫沈阳,如果沈阳失守,我最后以手枪自杀”。
(蒋介石、陈诚和王耀武)
不过这都是场面话,不到一个月后的2月5日,陈诚就飞往上海治病了,为了催促接班的卫立煌从速上任,陈诚不惜出动夫人谭祥相劝,就这样并不光彩地离开了东北,期间做到了“逢战必败”。至3月25日,东北野战军东季攻势结束,再歼东北蒋军58000余人,卫立煌接到手的,已经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1948年3月29日,在南京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身为代表的陈诚未能出席,但会上代表们的责难声不绝于耳:“杀陈诚以谢国人”、“到上海把陈诚扣留起来解京法办”!蒋介石为平息群情激愤,暗示陈诚辞去本兼各职以避风头。如此5月13日,陈诚辞参谋总长、东北行辕主任和海军总司令职,分别由顾祝同、卫立煌、桂永清接任,狼狈地退出了解放战争的舞台。
(陈诚、何应钦和白崇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草包将军,几乎逢战必败,却仍能得到重用!
在三国历史中,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位将军,他并不是“三巨头”魏蜀吴其中的一员,而且身为一名将军,他却几乎是逢战必败,一生都难求一胜。按理说,这样的武将在人才辈出的三国中被刷下去只是迟早的事,但他却不一样,不仅得到了主公的重用,还可以说是影响了整个三国的历史走向,甚至可以说他一手导致了三国争霸局面的出现。
在他的一生中,交战最多的敌人就是东吴的孙氏。孙坚、孙策,甚至孙权都与他有过交战。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虽然此人在与他们的交战中从未取得过胜绩,但却每次都能拖对方一位名将下水,甚至连周瑜都曾在他手上吃瘪。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仍能一次次升迁,一次次得到重用,这个人,就是当年的荆州牧刘表的手下大将——黄祖
黄祖此人在正史中的第一次出现是在初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1年。当时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而当时负责抵御的正是黄祖:“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而这场仗也是“黄祖定律”的第一次出现,因为他虽然惨败在了孙坚手下,但却成功将其伏杀,在他的名将悬赏册上划下了浓墨重彩的第一笔。
上一篇:老婆越漂亮,男人越短寿,有科学依据吗?为什么都说大乔小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