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何为好,何为不好?你怎么看?
不好,自己的,为人何为好,何为不好?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何为好,何为不好?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于不好没有绝对,只有相对,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与好多因素有关。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得出不同的结论;同一件事,不同立场角度、不同角度、不同利益点结果就大相径庭。好于不好是相对而言,没有参照物,就很难区分
一、好于不好在于人的认知
之所以产生好于不好的结果,往往在人的一念之间。没有永久的好,也没有永久的不好,世上一切事物,都在随着人的观念、认知而改变,适合自己的就是好,适合社会审美的就是好,适合大众认可的也是好。事宜的就好,违背人伦道德的东西,即使你再怎么唱高调,也是不好的坏东西,
二、好于不好会随时机而转变
同样的事情好与不好,有时会随着时机的转变而改变。最著名的莫过于寓言《塞翁失马》了,它的名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流传千年的原因之一就是教会人们辩证的看问题,不要因事情一时对自己不利就长吁短叹,过分悲观。
三、人的品质
俗话说:山难改,性难移,一个人的本性决定一个人的做事风格。心存善念的好人,往往宽宏大量,心怀他人,宽容别人,常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常常会把不好的事向好的方向努力,促使坏事变好事;而心存私念的人,往往自私自利,心胸狭窄,常常会对自认不利的事情百般阻挠,哪怕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这也是那些中饱私囊者屡禁不止的原因所致。
四、正确积极的对待
即使不好的事情不幸让你遇到,也应客观正确积极的对待它。同事小张前些阵子与前夫拉锯战,弄得身心疲惫,最后,选择了放手,反而轻松了不少,看似不好的事情变成了好事,因此,有时学会放下更为重要。
好于不好没有绝对,只有相对,遇到坏事时,积极面对,遇到好事时,不得意忘形,凡事多角度的思考,才能坦然接受。
好于不好在事,更在于人,人活在世上,首要扼守正直、善良、人伦道德的初心,其次学会善恶分明、断事识人的本领,与社会上不良风气作斗争,净化社会,净化自身,不求活得伟大,但求活得明白,活得无愧于心,就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不妨把“好”比作善,把“不好“比作恶。
善是阳光,普照万物。
恶是黑暗,寸草不生。
善,是光明正大、无私无畏。
恶,是阴谋诡计、唯利是图。
善,是奉公守法、仗义执言。
恶,是假公济私、阳奉阴违。
善,是敬老尊贤、厚德载物。
恶,是嫉贤妒能、薄情寡义。
……
善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善良之人必有福报。恶是黑暗里的污泥浊水,作恶者定会万劫不复。
好与不好,善恶一念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爱之人才会为他人着想,才会换位思考,才会想尽办法让身边的人好过……不接受对方的好的人,或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又不懂得感恩之人当然感觉不到很多事物的美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愚以为
凡夫所见 ,得到就是好,失去就是不好。
反观内心,得失就在一念间。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得到的同时能想到失去,又在失去的同时能想到得到,就不会为心所累.为情所困,这就是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问题。好与不好都是人为加给事物或者客体的属性标签,具有主观性,可变性。是社会功利性的产物。当客体的内在属性和主体的审美标准一致时,就是好的。反之,当客体的内在属性和主体的审美标准出现偏差或者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时候,主体就认为是不好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价值观不同,好坏的评判标准就不同。随着时间、地点、主体需要、文化背景、……而异。
上一篇:穷人应该怎么理财才能摆脱贫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