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藻类培育过程中,怎样实现超高密度培养?
小球藻,藻类,密度在藻类培育过程中,怎样实现超高密度培养?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在藻类培育过程中,怎样实现超高密度培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们不说海带、紫菜等大型海藻,因为其不适宜超高密度养殖,只谈单细胞藻类的超高密度培养,这是当前国内亟待突破的技术。
微藻超高密度培育,在我国已突破工业化应用关键瓶颈,但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微藻单位生物量浓度仍然比较低,工业化程度不够高。在实验室和中试发酵罐放大条件下,栅藻细胞干重最高分别为286克与283.5克。使用平板式光反应发生器进行室外研究,最适宜条件下,单位体积生物量7.35克/升.天,单位面积生物量96.12克/平方.天。超高密度培养微藻,尚没有成熟的可行性操作规程,普通个体最好先不要急于涉入其中。
学者王淑慧等人通过异养培养小球藻的研究后结论小球藻的最佳培养条件:碳源葡萄糖最佳,适合小球藻快速生长的葡萄糖浓度20克/升最宜;氮源硝酸钾,支持小球藻快速生长,并利于叶黄素合成,最佳硝酸钾浓度1.25克/升;温度30摄氏度,适合小球藻生长,是生产叶黄素的最佳温度;PH值起始6.0为佳,后面应在8.0后进行调节。
培养微藻有其相对应的生物学条件。盐度:大部分微藻盐度适应范围较大,10-40多数都适应,偏藻、小球藻在10-80盐度下能正常生长。温度:大多适合在20-25摄氏度下培养。光照:大多适宜5000-10000lx。PH值:大部分适合范围是7.0-8.0。根据不同藻类的生物学特性,制造合理的生态环境。
如今已有比较合适的规模化高密度绿藻发生器,能改善光照与生产效率,引产者不用担心技术问题,因为购买发生器后会有绿藻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方法和流程赠送,这有利于藻类的规模生产。
超高密度培养藻类,应注意营养液的及时补充,及时向培养液中注入二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其中二氧化碳占总体积的1%-5%为宜。
培育微藻应注意适时收取,一般72小时,微藻浓度达到3x10(6次方)/毫升,可收取67%的藻类,并及时补充调节营养液浓度,进行培养系统的清洗,重新接种。
培养微藻,没有最好的培育系统,只要因地制宜,低成本,培养过程连续,藻类生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准,就适合个体与企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清楚你说的是哪种藻,
应该有办法。增氧是一种方法。还有一些方法涉及技术太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不了解。
上一篇:创业是不是底层想改变命运的挣扎?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