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求夏季豆角种植高产技术和密度?
豆角,夏季,及时求夏季豆角种植高产技术和密度?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求夏季豆角种植高产技术和密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夏季豆角种植高产技术和密度
1.品种选择
夏季种豆角首先是要注意品种的选择,因为正是高温多雨的季节,要选择耐热,耐湿,早熟,丰产的品种。一般在5月中旬到6月中旬播种,7月的中旬至8月上旬开始采收,一直可以采收到白露前的。
2.采用直播的方式
夏天温度高,光照条件好,豆角苗长的也快,不需要移栽,移栽还不容易成活。
3.高畦稀植
在种植豆豆的时候要选择地势高燥,通风凉爽的地方,而且排水还要良好,建议做成小高畦,播种前要浇足底水,播种的密度要比春豆角稀一些,通常情况下是1.2米宽的畦播两行,行距是60厘米,穴距是20~25厘米,每一穴留苗3株。
4.及时上架
由于夏季的豆角长得很快,所以必须及时的引蔓上架,防止茎蔓匍匐在地上,而且要求搭的架必须结实,因为夏季雨水多,防止塌架。注意在定植以后,插架前后,还有开花结荚的初期和盛期,要进行5~6次中耕除草。
5.植株调整
豆角上架后要及时打掉6~7个叶片以下的基部侧芽,这样可以保持主蔓的生长优势,主蔓的第一花序以上的侧枝留2~3叶以后也要尽早的进行摘心,这样可以促进侧枝早形成花序,在主蔓长到2~2.2米时要打顶。
6.及时排水,追肥。
夏季雨水多要及时排水,要不然会出现土壤缺氧,豆角植株发生沤根和结荚盛期大量落叶,大雨过后排水后还要浇一次清水或者是井水,这样可以降温补充氧气。
夏秋茬的豆角,因为高温多雨,肥料容易被雨水冲走,防止植株发生脱肥现象,要采用分次追肥,适当增加氮肥的用量,8月正是结荚期,容易出现“伏歇”现象,应该及早增施肥料。
7.加强病虫害防治
因为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容易发生病虫害,要特别注意,主要是结荚期建议7天左右喷施一次杀虫药防治豆荚螟,同时注意防治锈病,炭疽病的灰霉病的发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行文之前,轻松一下,我们来猜个谜语吧:“江水阻隔两相思。”(猜一植物)可能反应快的朋友已经猜出来了,对,是豇豆。豇豆,又名豆角、姜豆、带豆,因其营养丰富,是一种倍受人们欢迎的蔬菜。种植豆角,有什么高产技术吗?种植密度是多少呢?
咱们先来说说种植密度吧!豆角是一种适合密植的蔬菜,通过采用畦面种植的方式,畦面宽130厘米,畦高20~25厘米,沟宽30厘米,利于排水。种植豆角行距60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畦三行,每穴双株或三株,每亩地种植3000~3500穴。
种植豆角要高产,需要掌握哪些技术呢?
一、选择优良品种,抗寒、抗病、高产的品种是首选。当然,这要结合当地种植习惯、病虫害情况、气候条件、消费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的,不要随意。
二、选择上年度没有种过豆角的地块,实行轮作,连作有害。土壤要求肥沃、疏松、透气透水好,PH值为6~7的偏弱地块。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威胁,防止根腐病、枯萎病等病害的发生。
三、耕地整畦,施足底肥。前面说豆角种植密度时已经说了畦面宽度,这里不再重复。根据土壤情况,施足氮磷钾肥,一般定植15天前,每亩施人粪肥或鸡鸭粪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可根土壤肥瘦适当增减。
四、把握播种时间,豆角的种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2月上旬至8月上旬,分春、夏、秋三季,春种是2月上旬至5月上旬、夏种是5月中旬至7月上旬、秋种是7月中旬至8月上旬,从全国各地而言,春、夏种居多。广东、广西南部有秋种,根据各地气候情况而定。从商业角度说,宜早不宜迟,豆角种子发芽温度25~35℃,植株生长温度20~30℃,开花结荚最佳温度是25~28℃。把握当地气候变化特点,确定最佳种植的时间。
五、豆角苗出土后,做好间苗、补苗工作,让每穴植株保持最佳状态。豆角苗龄25~30天,幼苗生长稳定后,及时间苗,根据长势,每穴留两株或三株,有缺株或少株的穴,及时移栽补上。注意移栽时要选择其它穴多的壮苗,移栽后浇定根水,七天后浇缓苗水、肥,其它苗可同步施淋,促进根系发达。
六、及时中耕除草,避免杂草抢走水肥。豆角生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易生杂草,需要及时除去杂草的影响。第一次除草,可在缺株补苗后的10~15天进行;第二次除草,可在豆角苗高15厘米左右时进行;第三次除草,可在植株开花前进行。
七、当主蔓长至30厘米左右时,需要给其搭好架子,防止扑地生长。如何搭架呢?我认为最好的是交错搭成三角架(如上图所示),增强通风透光能力。这样还达到了密植而增产的目的,对实现高产有帮助。要适时做好引蔓上架工作,引蔓工作差不多要做3~4次。
八、及时进行摘心整枝,促进开花结荚。如何进行呢?主蔓第一花序以下侧枝长至2~3厘米时应全部摘除,花序以上各节位上的侧芽长至2~3片叶子时,留2片叶子摘心,促进侧枝花序形成,开花结荚。在第一个盛荚以上的1.5~2米处摘心打顶,促进植株顶部50~100部分侧枝生长、开花结荚。
九、做好豆角水肥管理,助力增产丰收。豆角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除幼苗期需水量少之外,其它阶段的需水量都很大,特别是开花结荚期,需水量巨大。所以要做好浇水工作,给豆角充足的水分。豆角对肥力的要求也较高,特别是磷肥需求量大,其次钾肥。据测算,每生产100公斤豆角,约需5公斤氮肥、4.8公斤磷肥、1.7公斤钾肥、1.6公斤钙肥、1.5公斤镁肥、0.4公斤硫肥。豆角一般需要施追肥2~3次才能完成生产任务。但要根据土壤肥力、豆角长势,视情况而定,切勿多吃肥,多施肥会造成肥害。
十、适时采收果实,避免成熟果实挂枝抢水、抢肥。一般开花结荚后10天时,豆荚最长、籽粒未膨大、豆荚尚未纤维化、鲜重最大、品质最佳,这时候采摘比较好。之后,每4~5天采摘一次,盛荚时两天左右采摘一次。注意采摘的时候不要碰伤小花蕾,最好在留荚基部1厘米左右,以便后期荚果的正常发育。
十一、预防病虫害,是豆角种植的重要工作。豆角常见病有锈病、根腐病、煤霉病、豆荚螟、蚜虫等。发现病虫害后,需要及时进行处理。锈病可用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进行防治,根腐病可用10%双效灵水剂400倍液进行防治,煤霉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蚜虫可用杀螟松、吡虫啉等进行防治,豆荚螟可用敌百虫等药剂进行防治。具体用药方法,可看产品说明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