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农村,锄头有粪,越锄越嫩,什么道理?
锄头,农作物,土壤在农村,锄头有粪,越锄越嫩,什么道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锄头有粪”。这句话是说挖取土层翻向,将土壤上层原生杂草翻入土壤中,这些杂草腐熟后成了腐殖质。
这就相当于给土壤上了一层农家基肥。同时也将土壤结块的弄碎了,增加土层中空气进入,疏松了土层。杂草被阳光晒后腐烂又为栽种作物提供了追肥,还能雨水落入土层中更含水分,利于栽种作物生长。
2.“越锄越嫩”,是指栽种作物生长周期中,需要多次中耕除草,除草后的作物生长更加水嫩,且有活力。头次锄掉杂草消灭了作物的竞争对手,使栽种作物独自生长产生优势,杂草腐烂后进入土壤成为有机质,矿物质经浅翻及湿润,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使作物根系更易吸收,栽种作物生长更快,更具活力。
在以前手工农作中锄头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农民们创造出了许多简短的农业谚语,来延续农业经验。这些谚语成了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多人认为这句话就是说“农民要勤快干活”,只有这样庄稼才会有个好收成。要按道理讲,这么说也没错,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有些人的不敢苟同,不能说各位老铁说的不对,只是我有些不同意见。
锄头有粪
实际上这句话指的是地里的肥料,早些年改善耕地的肥料主要就是农家肥(熟料),就是猪粪、牛粪、人类粪便等拌上草木灰,然后发酵后洒在地里充当肥料。
而这句话其实并不是单单说粪,说的是肥料和有机物,翻译成白话应该是“我们在地里干活的时候,一锄头铲下去就能看到粪、看到农家肥、看到腐殖物”,对于这种耕地的土质有另外一个称呼叫“腐殖土”,这种土在东北比较常见,也就是所谓的黑土地,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越锄越嫩
很多人把这句话理解为“勤快”,但实际上这句话说的是另外一层意思,不仅仅是说勤快。要知道耕地因为连年的耕种,耕地所含有的营养物质、有机物越来越少,耕地会出现盐碱化,耕地从蓬松逐渐变的硬接成块,而这种硬块是不适合农作物生长的。
可能很多人会发现这种耕地里的草生长的却很旺盛,甚至比农作物都旺盛,那是因为草被人为基因干预的少一些,而农作物完全是在人类干预下生长的,对于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很差,所以这种硬接的耕地是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的,会影响农作物生长。
所以,所谓的越锄越嫩的确是说咱们农民要勤快,但更深层次的是告诉我们要及时的给耕地松土,尽量避免出现耕地硬结成块的情况,只有蓬松的耕地才适合农作物生长。
锄头有粪,越锄越嫩
而这句农村谚语的整体上意思就是告诉咱们农民“耕地要施肥,最好是有机肥,让土壤变成腐殖土;并且让耕地的土壤保持蓬松状态,因为这样最适合农作物生长”。
其实这句话属于“经验俗语”中的一句,这类俗语不是阐述道理,而是将过往积累的一些农耕经验变成一些“顺口溜”代代相传,旨在告诫后人一些种植经验,仅此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锄头有粪主要是指勤快的人经常松土,土地松软透气有助于植物的根系生长,当然就会越长越好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农村土地上种庄稼一班都少不了锄头,而不是锄头上真正有粪,锄头的作用是挖地,刨草,在农村有句俗语(豆锄三到粒粒),也就是说黄豆苗生长期较长,如果豆苗一年只刨一次草,后期的草生长出来会盖着豆苗,一是得不到阳光的照射,二是得不到露水的之润,三是不通风,四是杂草会吸收土里的养份,五是土地太结又对豆苗根部的生长不利,所以啊豆子一年刨三次草,地里不荒,土地又酥松,土地的酥松对植物根部的生长和吸收养份是大大的有利的,所以说,越锄庄稼越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句农村的谚语,我国是农业大国,是农民长期总结出来的经验。
谚语并不是说出头上有粪,意思是地里的庄稼要多用锄头除草,松根,庄稼才会长得好,丰收季节大丰收。
别小看这一把锄头的作用,在农村基本每人几把,各有用处。比如有挖锄,梭锄,镐锄 ,洋镐等,都是用力给植物的根松土除草,除草能不让肥料的营养成分浪费,还能让根部有足够的空气
不是还有一句话:“一道锄头一道粪,三道锄头土变金”,意思都是差不多的。不过现在基本只有偏远地区才用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效率更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离婚后一个人生活的还可以,几年后前夫想复婚,我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