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南宋为什不吸取靖康之难的教训,选择了联蒙灭金?
南宋,蒙古,金国南宋为什不吸取靖康之难的教训,选择了联蒙灭金?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北宋联金灭辽换来了靖康之耻,南宋应该联金抗蒙才是啊,从表面上来说南宋联金确实可以操作的,可金国作死就不想联合南宋,金国还攻打南宋,如此的金国怎么能联合呢!南宋和金国仇敌,靖康之耻南宋一直记得呢,但在蒙古崛起时,为了大局金宋是可以联合起来抗蒙的,问题是金国末年,金国被蒙古屡屡打败,甚至在后来已经被打的迁都了,可以说金国已经离灭亡不远了!当然南宋是看到蒙古兵的彪悍,也知道金国灭亡了就剩下南宋独自抗衡彪悍的蒙古了,所以南宋还是有清醒的人,看到蒙古的危险,由之前的坐山观虎斗想和金国友好一起抗蒙,可金国的君主金宣宗是个不值得信任的人,金宣宗斗不过蒙古,他不想着联合南宋一起对抗蒙古,反而想着攻打南宋抢夺南宋的资源来对抗蒙古,屡屡攻打南宋,这样的人你能联合啊,金宣宗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当年西夏被蒙古攻打时就救助金国,结果金宣宗趁火打劫背后捅了西夏一刀,这样的人还真不能联合啊,你联合它派兵一起打蒙古,以金宣宗的尿性马上反过来把宋军包了饺子全灭了,到时就真的亏大了!
好在金宣宗死了,金哀宗继位。哀宗是个明事理的人,他知道不能四面为敌,便主动跟南宋和西夏讲和了。可西夏已经奄奄一息,没有多大帮助,剩下宋国可以联合了。南宋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主动与金和好,但宋金联合的价值已经没有了,因为那个时候金国已经失去大量的土地,只剩下一两个州,金国灭亡是迟早的事,为什么还要白白浪费自己的意愿资助金国呢,还不如花在自己的军队身上呢!南宋名将孟拱就说过金国灭亡已经是定局了,联合金国已经不可能了,还不如借助灭金的机会和蒙古搞好关系,为南宋坑蒙争取时间,到时利用联蒙灭金的机会,从金国得到的土地来壮大自己以便未来对抗蒙古!说白了,当时金国已经没有联合的价值,它唯一的价值就是灭掉它从它身上分到土地来壮大南宋的实力。这个想法在当时是没错的,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金国在南宋和蒙古的夹击下灭亡,南宋在灭亡金国的过程中,收复了八个州、三十三个县的地,南宋也想利用这些土地来抗衡蒙古,可事情变化快啊,南宋军队太烂了,蒙古两下子就打败了宋军,宋军从金国得到的土地都失去了,之后就是南宋依靠自己死死扛住了蒙古几十年,最后还是被灭了,所以不管是联金抗蒙,还是联蒙灭金,说到底还是南宋实力不够,如果你实力够强,哪个选择你都不会损失什么,实力强大的才有主动权,没有实力才会选择,这就是南宋的无奈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南宋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对此也发生过激烈的讨论。只是最后,各种机缘巧合之下,南宋联蒙灭金。但最后南宋才发现,蒙古是比金国更可怕的敌人。
南宋和金的宿怨
“靖康之耻”发生之后,南宋建立。但对于这份国仇家恨,许多有血气的南宋军民并未忘记,甚至发出了“臣子恨,何时灭”的呐喊。虽然南宋的最高统治者一意媾和,但南宋和金国一直是在打打停停。南宋想要收复失土,金国想要吞并南宋。只是双方都没有占到绝对的实力,并无完全吞并对方的能力,“且守且和”是南宋的一个主基调。
因此,南宋和金国呈现出一副诡异的相对平衡的局面。但由来已久的宿怨却是无法消除,双方都明白对方的那点小心思。而反观蒙古,因为中间隔着金国,和南宋的关系倒不是这样剑拔弩张。双方的感情基础,是后期合纵连横的一个重要因素。
金国骄傲自大
金国在采石矶、川蜀等各个方面试图打开缺口,从而长驱直入灭掉南宋,后来甚至建立了伪蜀政权。对此,金章宗自得地说道:“吴曦(宋将,投降后被金封为伪蜀王)之降,朕所经略。”虽然吴曦叛乱很快被平定,川蜀又回到南宋手中,但南宋对于金国一直处于警惕的状态。而金国对于南宋的战斗力也看不上眼,一直索要大量的金币。后期,金国发生内乱,削弱了自身的实力。再者,被蒙古揍得满地找牙的金国,也暂时无力南侵。
得知了金国内部情况的南宋军民,向当政者施压,要求减少岁币的数量。但此时金国的最高统治者,仍旧把南宋当作孱弱的对手,对于减少岁币的提议自然极为不满,仍旧要按原先商定的数量进贡。而且,为了补偿被蒙古侵占的河北地区,金国又想着从南宋补偿回来,发动了几次对南宋的大规模入侵。但此时的金国实力已经严重不足,虽然也能打下一些城池,但却败多胜少。
南宋皇帝的昏庸
南宋除了宋孝宗作为大有可观之外,其他的皇帝不是一心苟安,便是昏庸无能,使得权力被奸臣操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这些奸相,身居高位而无能力,亦缺乏长远的战略目光。在史弥远时期,蒙古已经开始通过南宋领土攻打金国,并且联合南宋攻金。宋理宗命令大臣商议此事,最终结果是宋派兵参与蒙古围攻金国汴京的战役。
南宋后期的皇帝大多昏庸,权力不是操纵在权臣手中,便是操纵在后宫手中。摊上这样的皇帝,再加上奸臣当道,对内、对外的朝政可想而知。在这种背景下,南宋和蒙古联合攻金成为常例。而且,蒙古许诺,等打下金国之后,黄河以南的土地归还南宋。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南宋彻底投入了蒙古的怀抱。
南宋对蒙古战略判断失误
南宋和蒙古的联合,和金国的糟糕表现也有关系。曾经战力勇猛的金国,在蒙古面前也表现得不堪一击。南宋上下断定,金国被灭已经是必然的结果,自然是想着分一杯羹。再加上蒙古给画的大饼,更加坚定了南宋联合蒙古灭金的决心。而且,南宋君臣认为,攻打完金朝的蒙古,将会暂时无力侵略南宋。在这段时期内,南宋可以休养生息。
但是最终,蒙古灭金之后,并没有按原先约定让出土地,只是划了少量地区给南宋。宋理宗当时并没有据理力争,接受了既定事实。等到蒙古主力北归之后,宋理宗又接受了部分官员的建议,开始武力夺取黄河以南的土地。此后,蒙古开始入侵南宋。
北宋联金灭辽,结果发生“靖康之耻”,北宋灭亡。等到了南宋的时候,统治集团并非没有吸取这个教训。只是此时蒙古(画出大饼,眼见南宋的战力是渣渣,遂生吞并之心)、金国(战力削弱却步步紧逼,想着从南宋找补回损失)、南宋(昏君奸相,认为金国必将灭亡,贪图黄河以南的土地,对蒙古严重的战略误判)。这些因素机缘巧合地交织在一起,最终使得南宋统治集团战略规划出现严重偏差。假如金国和南宋都能对当时形势做出正确估计,双方抱团取暖而不是相互攻伐,说不定两国能生存的时间还可以更久。
上一篇:女人绝经有什么症状?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