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关羽被杀后,为何刘备做的第一件事是称帝,而不是为关羽报仇?
刘备,关羽,荆州关羽被杀后,为何刘备做的第一件事是称帝,而不是为关羽报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是一条不归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公元219年12月,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大将马忠伏击被俘,关羽拒不降吴,最终孙权下令将关羽父子斩首。公元220年12月10日,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位,废汉建魏,于洛阳称帝。公元221年5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为汉,年号章武。公元221年6月,刘备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从以上事件时间上看,关羽被害一年半后,刘备称帝,接着发兵攻击东吴,为关羽复仇。
刘备先称帝后发兵为关羽复仇,原因有以下三点:其一,关羽遇害时,刘备还在汉中收尾;其二、曹丕已经称帝,刘备不能落人于后,先建国称帝可以收笼天下人心,以免人心叛汉思魏;其三、刘备伐东吴需要准备时间。基于上述三个原因,刘备只能先称帝,再发兵为关羽复仇,如果准备不充分,就发兵击东吴,显然会得不偿失。
关羽被东吴斩首后,首级传送至洛阳曹操处,很明显孙权是想让曹操承担一部分杀害关羽的责任。毕竟关羽兵败,是因为曹孙联合攻击关羽,当时魏军正面攻击关羽,吴军背后偷袭关羽。曹操以侯爵之礼厚葬关羽,从而将刘备的怒火引向东吴。刘备除了想为关羽复仇外,还想开疆拓土,北击曹魏力有不及,南伐东吴则势在必得。因此刘备准备充分后,倾全国之军伐吴,打着为关羽复仇的旗号。
身为帝王就要有一颗帝王的心,为兄弟复仇和建国称帝两事,谁急谁缓,谁轻谁重,刘备考虑得很清楚。只有先建国称帝,才能收笼天下民心,才能搞赏手下将士,才能名正言顺讨伐诸侯。曹魏强大,孙吴弱小,向曹魏复仇力有不及,向孙吴复仇则志在必得:以为关羽复仇为名,兼并孙吴领土,再以蜀、吴之力伐魏,则统一天下可也。刘备先称帝,后复仇,其实是公私兼顾,一石二鸟,只不过最终兵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不少人认为刘备和关羽、张飞两人不仅是君臣,还是异姓兄弟。历史上倒是有不少桃园,也有不少三结义,可惜的是并没有“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桃园三结义”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虽然三人没有真正结义,他们的关系却非常要好,根据史书记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张飞传》则记载:“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通过史料分析,他们三人关系确实非同一般,而且也确实恩同兄弟,但是他们却不是异姓兄弟。在权力面前同姓兄弟都靠不住,更不用说异姓兄弟。
219年,关羽兵败麦城,父子二人皆被孙权杀害。刘备在襄樊之战中除了损失了关羽之外,还损失三万荆州兵和荆州三郡。襄樊之战中刘备集团的损失非常大,刘备失去了最心爱的战将,也失去了关羽这个忠实的粉丝。虽然《三国演义》中描写了许多关羽去世之后的感人情节,可惜的是这只是小说家的感情宣泄。历史上,刘备得知关羽败亡的消息之后,确实非常伤心。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了痛不欲绝的地步,也没有到非报仇不可的地步。
关羽死后,刘备立志替关羽报仇,一定要孙权血债血偿。按道理说,刘备立志为关羽报仇应该第一时间出兵伐吴。刘备却奉行君子报仇,两年不晚。从关羽被杀,到刘备出兵伐吴中间一共两年时间。这两年时间,刘备并不是一心一意做战前的各种准备,而是忙里偷闲称了个帝。为什么刘备“隐忍”了近两年才替关羽“报仇”呢?
刘备首先是一个枭雄、是一位帝王,然后才是一个富有感情的正常人。襄樊之战中,刘备可以承受损失关羽,也能承受损失三万荆州兵,但是刘备不能承受损失荆州三郡。在刘备眼中,关羽远远没有荆州和帝业重要。关羽失去荆州之后,刘备和诸葛亮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落空。如果刘备想再一次出师北伐的话,只能从汉中出兵,需要跨越秦岭。关羽的失败使得刘备集团的形势急转直下,刘备从巅峰处跌下。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备应该恨关羽才对。我个人觉得刘备集团对关羽失去荆州之事一直耿耿于怀,要不然也不会给关羽上了一个“壮缪”的谥号。
关羽失去荆州之后,刘备集团处境非常尴尬。当时刘备在汉中和益州的统治并不稳固,刘备集团内部对于是不是出兵孙权也有不同意见。刘备的当务之急不是进攻孙权,而是稳定益州和汉中。从关羽失去荆州到出兵孙权,刘备花了不少功夫致力于稳定政权内部稳定。刘备稳定了政权之后,才想到重新夺回荆州。
这两年时间内,当时的政治局势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曹操在此期间去世,曹丕继任为魏王之后,于220年废黜汉献帝。东汉灭亡之后,刘备头上的束缚就此解除,刘备称帝的唯一绊脚石也被曹丕清除。汉献帝还是皇帝的时候,东汉政权依然存在,刘备就不敢称帝。刘备本来就有帝王之心,刘备兴复汉室的夙愿是真的,不过刘备要兴复的却不是东汉皇室。刘备希望的是由自己建立一个全新的大汉,自己当皇帝。此外曹魏代汉自立之后,天底下已经没有大汉,只有一个曹魏。如果刘备不及时建汉称帝的话,时间一长大家就会以为大汉真的亡了,大家就只能认曹魏为正统。所以刘备需要及时举起已经倾倒的大汉旗帜。曹丕称帝后不久,刘备便在诸葛亮、李严等部将的拥戴之下于成都称帝,国号为“汉”,史称之为蜀汉、炎汉。相比较于称帝大业,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则成了次要矛盾。刘备自然会暂缓夺回荆州。
关羽失去荆州前,刘备集团一直都在打仗。比如,夷陵之战前,刘备和曹操之间进行了汉中争夺战。虽然刘备以少胜多夺取了汉中,但是也损失惨重。刘备集团需要一定时间恢复军力,军队也需要休整,也需要准备作战所需要的物资。在此期间由于称帝这件大事,所以才会耽误进攻东吴的时间。
当刘备完成了称帝大业、稳定国内局势、而且积攒力量之后,刘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反对,以替关羽报仇为名发动了夷陵之战。刘备替关羽报仇是假,重新夺回荆州才是真正目的。在帝王眼中,权力和势力远比报仇重要的多。最终的结果是,刘备不仅没有夺回荆州,没能替关羽报仇,还失去了三峡以外的所有据点。夷陵战败之后,刘备被锁进了三峡,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