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关羽被杀后,为何刘备做的第一件事是称帝,而不是为关羽报仇?
刘备,关羽,荆州关羽被杀后,为何刘备做的第一件事是称帝,而不是为关羽报仇?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打仗又不是街头混混群殴,兄弟被打,立即抡起棍子就去报仇?美国为了对付伊拉克准备了多久?拉了多少盟友?它还是一个超级大国尚且如此,那么对于刘备这样一个仅仅据有一州之地,却需要动员数万兵马出征的势力来说,其难度远远超过现在的美国。
因此关羽被杀之后,愤怒之下的刘备确实想报仇,可是作为一个成熟的,经历过多年战事洗礼的统帅来说,他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称帝只是其中的一个步骤而已。
一,刘备为何没有及时出发东征?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
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率诸军伐吴。
从这个记录可以看出,在公元219年底,关羽被杀之后,刘备就已经对孙权袭杀关羽的事情感到非常愤怒,并且已经准备了东征。
一直到公元221年七月,刘备才率领大军开始讨伐东吴,那么刘备为何没有在关羽被杀后立即率军东征孙权呢?
不外乎两个缘故:一个就是物资兵员没有准备好,另外一个就是政治上没有准备充分。
足够的兵员和物资是确保战事胜利的基础,有了足够的物资,能够确保和东吴之间的战役持久性,否则一旦出现物资短缺或者兵员缺乏,就无法达到战役的目标。
比如诸葛亮多次北伐却因为缺粮而无功而返,就是后方物资无法持续保证供应的结果。
准备充分的政治条件也是确保战役胜利的政治基础,如果前方打仗,后方不稳地,也很容易导致惨败。比如完颜亮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前线和宋兵浴血奋战,其弟弟完颜雍却乘机称帝进而将前线的完颜亮缢杀,因此后方政治稳定是确保前线胜利的基础。
二、刘备需要足够的时间恢复元气
从公元212年刘备和刘璋决裂,然后开战,一直到公元215年才逼迫刘璋投降,紧接着在公元217年和曹操发生了争夺汉中的战役,一直到公元219年五月才结束,也就是说从公元212年到公元219年,这七八年的时间里面,刘备一直处于打仗的状态,那么物资和兵员从哪里来?
攻打刘璋的时候,先是从荆州调配,后来占领益州之后就从当地调配,从而给予了关羽足够蓄积物资的时间,也为关羽北伐提供了基础。
到公元217年和曹操争汉中的时候,刘备的损失非常大,无论是物资还是兵员的损失无法估量,以至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此时刘备统治下的益州可谓危险至极,一旦曹操执意坚持下去,恐怕倒下去的不是曹操,而是刘备。
曹操鉴于荆州和合肥前线紧张,于是不得不选择放弃汉中,以巩固荆州和合肥战略前线的战略要地。正是如此,刘备才夺取了最后的胜利。
可是此战却让刘备大伤元气:
一方面物资兵员损失严重,而且连续作战极大地耽误了生产的恢复,造成来年经济发展陷于困境;
另外一方面曹操对汉中以及巴郡实行了迁徙政策,导致大量的民众被迁入曹魏境地,从而使汉中和巴郡出现大量的人口短缺,因此刘备即使占领了这些地方,可是没有足够的人口来恢复经济,严重的延缓了蜀地经济的发展。
经济无法发展起来,就缺乏足够的物资来装备新的部队,刘备拿什么去征讨孙权呢? 因此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来发展经济以储备物资。
刘备出兵的目的和后来的姜维不一样,他可不是想率领数万兵马出去游荡一番显示军威就回来,而是为了夺回已经失去的战略要地荆州。
因此,为了储备物资和训练兵员,刘备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准备,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不是一句说说而已的口号。
三、刘备为何要称帝呢?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曰:“昔吴汉、耿弇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
公元221年农历三月,也即是关羽兵败被杀后一年之后,许多人请求刘备称帝,而刘备再三推辞。
诸葛亮在这个关键时刻,上书给刘备,他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们这么多人追随你到底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封妻荫子?你要是不称帝,那我们这些人还有什么希望可以支撑下去呢?如果这样下去,大家就会各奔前程去寻求明主。
刘备感到言之有理,从征讨黄巾以来已经过去了三十余年,这么多年的南征北讨,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了天下太平?是的,确实为了天下太平。天下人都有好日子过,可是这个天下人难道就不包括追随自己的这些文臣武将吗?不就是为了谋求一个更好的前途吗?
天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而来,熙熙攘攘皆为利而去,如果此时此刻不乘机定下君臣名份,一旦天下有变,恐怕又会分崩离析而去。
刘备经过考略之后,同意了诸葛亮的意见,然后进行了称帝,从而奠定了大家和刘备之间的君臣名份,这样即使刘备去世,其子刘禅即位,这个君臣名份依旧会传承下去,从而避免了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
刘备称帝之后,即使先前遭受汉中惨胜,关羽覆没,后期夷陵大战,如此三大变故,却依然确保益州不失,蜀汉能够顺利地渡过难关,这个也和刘备称帝,确定君臣名份有极大的关系。
可见,刘备先称帝,后为关羽复仇的路子是走对了。
四、总结
关羽被杀之后,刘备不是为了报仇,而是为了更好地报仇。匹夫之怒只能血溅三尺,天子之怒才能流血千里,而刘备要的并不是匹夫之怒,而是天子之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49条/2页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