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么提升写作水平?有相关书籍推荐一下吗?
文章,自己的,这本书怎么提升写作水平?有相关书籍推荐一下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秋天深了 神的家中鹰在集合 神的故乡鹰在言语 秋天深了 王在写诗 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
http://m.ruiwen.com/shige/1210879.html
这个网站不错。
其次是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
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作品开篇以悖论式警句斥责了是非颠倒的荒谬时代,“镀金”揭示虚假,“弯曲的倒影”暗指冤魂,二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第二节中“冰凌”暗指人们心灵的阴影,情绪上顺承第一节。第三节渲染了普罗米修斯式的拯救者形象,诗人以此自居,表现了新时代诗人个体的觉悟和对自身肩负的责任毫不犹豫的担当。第四节“我——不——相——信!”的破折号加重了语气,表现了无畏的挑战者形象,末两句中诗人从历史的维度来表明自己不屈的决心。第五节的排比句表现了否定和怀疑精神。第六节前两句对苦难的态度,抒发承担未来重托的英雄情怀,末两句,传达出对未来的企望。“五千年的象形文字”从历史与未来中捕捉到希望和转机,显示了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的强大的再生力。
所以我认为这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日臻完善,看作品,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何加强写作?
首先,应明确自己写作的目的,爱好?小说梦想?谋生手段?
如果是爱好,作为文学爱好者,相信读过的好书应该是很多了,再加上有良好的读书笔记习惯,相信文笔应该不会太差,主要是看自己的期望在哪里。
如果是想实现小说梦,作为一个老书虫,读过的书一定很多,分辨小说好坏的能力也很强,缺的无非是有想法写不出来而已,可以重新看一遍以前看过的觉得经典的书,沉下心来仔细看,当你拆解完小说,相信一定可以写出致敬自己的作品。
如果是想走网文谋生,那就要把握当前读者的阅读习惯、找准读者定位、对标热门作品,只要你不断创新,相信一定可以成功!
其次,谋定而动,有了目标,做起事来就有了动力。
多看优秀的作品,多分析分解优秀的作品,尝试动笔写出自己的想法,不断修正改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与写作,母鸡与蛋的关系。
肯定先写作,之后有书,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没有书籍的文明,便是传说,传说不可能辉煌。
写作能力,也是要世代相传的书籍得以提高和锤炼。不然我们的写作便无法无术,找不到运用载体。
读书不一定为了写作。
写作必须读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写作大军这支队伍。
每天入驻今日头条平台的作者,多得数不胜数。这是一个日益庞大的人海。每位作者的文章就像垫脚石,将他不断垫高,有的作者目前已位居金字塔的顶端。
文章质量越高,垫的高度也就越高。
如何写出高质量的好文章?这是每位作者都会苦苦思索的问题。不瞒您说,自从入驻今日头条平台,我的脑海里每天都时不时盘旋着“如何写出好文章?”的念头。这种煎熬的感受,绝不亚于写几万字毕业论文的痛苦。
当然,在今日头条写作也有愉快的时刻。看着阅读量、点赞数一路飙升,那种愉悦和成就感有如潮水般袭来,就如同中大奖一样令人喜不自胜。
我们都希望出色,都渴望成功。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我们码字一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活着的真实状态。
刚开始写作,主要靠碰运气,文章质量和阅读量时好时坏。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翻阅到两本书,欣喜若狂!这不就是我最需要的写作专业知识书吗?
16块专业写作知识和40个技能,组成了系统的写作指导教程。由此我也明白了,如果忽视了基础知识、基础认知的学习,很难有真正提高。
道理很简单。事物都有基础,学习也要从基础开始。老子《道德经》就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离开了基础,就像树木没有根,河流没有源头。
想想咱们绝大多数人学习都要从一年级开始,就更明白了。毕竟能够跳级的神童少之又少。《伤仲永》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神童最终沦为平庸之人的悲剧,其原因就在于缺少足够的基础学习。
不学会调息运气,不锻炼内在功力,降龙十八掌也只是花拳绣腿。
写作呢?更是这样啦!今天学这位大师的技法,明天学那位高人的心得,如何能够消化呢?不能消化的东西,又如何转化为自己的营养和能量?
不如好好把基础打扎实。
得到专栏的知识管理达人成甲老师和职业生涯规划师古典老师,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要学好一门知识,掌握一种能力,就得先找到这个领域中最基础、最本源的知识来学习。
上一篇:西医有放血疗法吗?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