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生姜的种植怎么防治姜瘟?
生姜,瘟病,土壤生姜的种植怎么防治姜瘟?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姜瘟病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田间积水,土壤粘重的地块发病严重。
姜瘟病的防治,最好不要重茬,与小麦、玉米等作物轮作。种植前姜种要消毒处理,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浸种。
发现病株后要及时铲除,对病窝进行消毒处理,用5%硫酸铜、或72%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液灌窝。并全田喷雾,用1:1:100波尔多液,或30%氢氧化铜800倍液,或5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等,隔7—10天喷一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姜温病预防措施:
1.正确选地
选择土肥地整、地势平坦高燥、上松下实、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做到灌溉和连阴雨天田间不积水。严禁大水漫灌,防止雨后积水引发病害。
2.合理轮作
轮作换茬是解决土壤带菌的重要措施之一,避免与茄子、辣椒、西红柿、烟草、土豆等作物轮作,可与豆类、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实行4年以上轮作换茬。
3.灌溉用水不可用污染过的河水,要用无污染的井水,不用病田流过的田沟水,出现病株后严禁大水漫灌、串灌,以浇灌为好。灌溉时要绕过有病株的地方。
4.施肥需经腐熟,这是姜瘟病防治的重要措施。姜田有机肥要彻底发酵,并且防止掺杂感染姜瘟病的秸秆和土壤等杂质,最好使用饼肥,灌溉时可放入杀菌剂和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对防止姜瘟病有很好的效果。
5.种姜消毒。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5000倍液浸种48小时后播种。
6.选留种。选用无病种姜,从无病地留种和选种。
7.清理田园。发现病株及时连根拔除,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并深翻土壤,加速病残体的腐烂分解。
姜温病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1.控制蔓延
凡是得了姜温病发生枯萎的生姜,有多少拔掉多少,并将病株四周0.5m以内的健株一并去除,还要挖除带菌土壤。 拔掉后用72%的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稀释后进行灌入到病穴中,控制姜温病的进一步传染。
2.灌根补救
出现中心病株后,用90﹪姜瘟宁300倍液;或3﹪克菌康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康发可湿性粉剂每亩用400~800g兑水;或47%加瑞农可溶性粉剂750倍液;或50%代森铵10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液等灌根。药剂交替使用,每穴灌根药液量250ml,间隔7~10天灌根1次,连续灌根3~5次。
3.叶面喷雾补救
发病初期,用20﹪叶枯宁13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8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药剂交替使用,掌握每亩喷药量75~100L,间隔5~7喷1次,连续喷药2~3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用龙克均杀菌剂防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定要做好排水工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种姜消毒:姜瘟净100倍液稀释使用。
揭膜时:将姜瘟净50-100ml+大蒜油15Ml兑水30斤,进行灌根,每株灌液200ml左右,间隔5—7天,再进行一次穴灌。
培土前、后:将姜瘟净按50-100ml+大蒜油15Ml兑水30斤,每株灌液400—600ml,间隔5—7天,再进行一次穴灌。
治疗方案:
1.病害初发期,用姜瘟净100Ml+大蒜油15ml+内吸性化学药剂(噻菌铜、络铵铜等)兑水30斤,对病株及病株周围3米内的健株进行根灌,每株灌药液200-500毫升,每隔4-5天一次,连灌3-5次。
2.在发病高峰期用姜瘟净100-150Ml+大蒜油+内吸性化学药剂(噻菌铜、络铵铜等)15-20ml兑水30斤,进行全田株灌,每株灌药液200-500毫升,每隔4-5天一次,连灌3-5次。
注意事项:
1、揭膜后,病菌开始活跃,此时是防治姜瘟病的关键时期。
2、生姜培土后,因部分根系受损,病菌易入侵植株,所以亦是防治生姜病害的重要时期。
3、避开阴雨天气。
4、《姜瘟净》与《大蒜油》复配时,需加水依次稀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选种,选无病种子,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2,选地,选无病田块,并对土壤消毒,多施腐熟有机肥。
3,发病初期用苯醚甲环唑或拿敌稳等药剂
上一篇:羊肉50元一斤贵不贵?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