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稻的稻曲病发生及其症状,如何防治?
水稻,病菌,孢子水稻的稻曲病发生及其症状,如何防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水稻开花至乳熟期,常常会发生一些病害,水稻稻曲病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水稻稻曲病一旦发生,不仅会影响稻米的质量,人类食用后更会严重影响到身体健康,因此有效的防治水稻稻瘟病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水稻稻曲病以及水稻稻曲病的防治要点。
水稻稻曲病的症状:
水稻稻曲病是在水稻生长后期在穗部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多发生在水稻收成好的年份,常被农民误认为是丰年征兆而称为“丰收果”。稻曲病病菌萌发、发育的适温度为25~30℃,34℃以上或12℃以下病菌不能生长。稻曲病病菌可侵染水稻的花和幼颖,病菌侵染的主要时期为水稻孕穗中期,破口扬花后则很少侵入。稻曲病主要在抽穗扬花期感病,病菌为害穗上部分谷粒,在一个穗上通常有一粒至几粒,严重时多达十几粒。初见颖谷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块状物,逐渐膨大,后包裹全颖壳,形状比健谷大3—4倍,为墨绿色,表面平滑,后开裂,呈龟裂状,散出墨绿色粉末,即病菌的厚垣孢子。
水稻稻曲病的危害:
稻曲病不仅毁掉病粒,而且还能消耗整个病穗的营养,致使其他子粒不饱满,随着病粒的增多,空秕粒明显上升,千粒重下降,造成稻米品质严重下降,稻曲病产生的毒素污染稻米,人畜食用后,可造成中毒现象,严重危害人畜健康。近年来,红塔区由于优质稻种植面积的增加以及水稻抽穗扬花期持续阴雨,使得稻曲病不同程度的发生。
水稻稻曲病的发病特点:
稻曲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核和厚垣孢子越冬,翌年春季插秧灌水时,菌核浮于水面,进而形成子座并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水稻抽穗开花时大量子囊孢子随风飞散,吹落在颖壳内腔和颖壳合缝处的子囊孢子萌发后侵入幼嫩籽粒形成病粒(即菌核),灌溉时谷粒也可受到侵害。从抽穗后至成熟期均能发病,其中孕穗期易感病,水稻孕穗至抽穗期高温多湿,温度在26—28℃适宜发病,病菌易发育。长期低温、寡照、多雨可减弱水稻的抗病性,偏施氮肥,水稻抽穗后生长过于繁茂嫩绿,深水灌溉,田水落干过迟发病重,稻曲病易加重发生。
水稻稻曲病的防治要点:
1、农业防治法:选用高产抗病品种:一般散穗型、早熟品种发病较轻;密穗型、晚熟品种发病较重。如:选用新品种楚粳28号、云粳26号。适当稀植,抛秧栽培一定要注意稀抛,培育强壮的有效穗;
2、药剂防治法:用药适期在水稻抽穗10―15天(水稻打中苞、预防穗瘟之前)。每亩用40%菌核净100克或20%井岗霉素100克兑水60千克均匀喷雾防治稻曲病两次;
3、科学合理施肥:大田施肥有条件的应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使用,不要过多过迟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追肥促早发,控制穗肥用量,改传统的施肥方法为平衡促进法,使稻株后期自然落黄,增强稻体抗病能力;
4、清除病残体:早期发现病粒应及时摘除,重病田块收获后进行深翻,以便菌核和曲球在土中腐烂,春季播种前,清理田间杂物,以减少菌源;
5、科学管水:大田管水按水稻生长需水特性进行科学管水,即浅水栽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苗够凉晒田,寸水促穗,湿润壮籽。
读完了本文,相信你对水稻稻曲病以及水稻稻曲病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吧,及时的掌握住水稻稻曲病的发病原因以及防治要点,那么,就能及时的减少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稻稻曲病可防可控,如果水稻爆发了很严重的稻曲病,只能通过水稻杀菌剂来控制它继续扩大面积,不可能根治。水稻稻曲病不让其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水稻抽穗后,灌浆结束,稻谷开始黄的时候,这个时候打预防水稻稻曲病的杀菌剂,是最有效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稻稻曲病可防可控,如果水稻爆发了很严重的稻曲病,只能通过水稻杀菌剂来控制它继续扩大面积,不可能根治。水稻稻曲病不让其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水稻抽穗后,灌浆结束,稻谷开始黄的时候,这个时候打预防水稻稻曲病的杀菌剂,是最有效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朋友我是盘锦的这里是.鱼米之乡現在又是螃蟹之乡,我们这里种水稻一般防稻曲病是在水稻抽穗之前结合防稻瘟和纹枯病一起用药,一般买防.三病的药比如拿敌稳,谷菲扬,欧帕。等药的效果都很好,每亩对药液4O斤喷到水稻上,等过几天水稻抽齐穗之后再打一遍药一般稻曲稻瘟纹枯病都能防住,我是几十年种水稻总结的经验。最后谢谢头条邀请。
稻曲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水稻种植防虫治病,稻曲病虽不在三虫两病之中,但在近年生產种植中,发生和损失也是很大的,尤其是那些氮肥过量的田块发病更严重,对于这個病的防冶,首先选用抗病品種,这是最隹选擇。选擇药物防治时,应該在破胸前用药,即大胎期,过迟效果不好。第一次用药,药物选用井岗蜡芽菌。间隔五至七天第二次用药兼治纹枯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