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文化,民族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传统文化”还有个同义词,叫“传统教训”。多少同胞尚未认清传统文化的林林总总,便迫不及待嚷嚷去芜存菁了。甚叫芜?甚叫菁?绝非人云亦云追波逐流,实乃真知灼见良心发现!面对通常的传统教训,鲁迅先生悲愤交加,叹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改开当下,回味并牢记“钳制言论”、“禁锢思想”、“以夷制夷”、“中体西用”等等清廷消亡教训,不幸曾何在?不争又何在?细思之下能不掂量 ——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任重道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传统文化,我们要在剔除糟粕的基础上,吸收其精华,并发扬光大!这才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是孔孟之道,孔孟之道让人民学会了真善美,学会了礼仪廉耻,让人与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变得更友好,更和谐!但是这种孔孟之道,吹鼓的王权思想,三纲制度,严重的制约了社会的进步,民主制度的推进。因此,我们应该用时代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推给全世界,让世界人民看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灿烂和社会的文朋进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传统文化有数千年历史。时间长,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增加一些东西,因此内容十分丰富,构成成份极其复杂。有许多东西是好的。有许多东西是糟粕。而精华与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块,使中华的传统很难改进和发展。
1.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由于时间久,在若干年时间里又没有及时进行打扫,使糟粕越积越多,给我们民族带来极大损害。不是崇高创新,不是倡导一代胜过一代,而是推崇守旧,“天可变,地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使几千年期间,政治体制、思想观念、科学文化,一直难以进步。我们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像智、信、忠、孝、礼、义、廉、耻都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我们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并继承其优良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大力弘扬中华美德,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和谐。
3.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传统文化与当今文化的相结合,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还要灌输当今文化的特点,符合世界发展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配合,按照自身的规律得到的继承和持续的发展。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发展一直处于领先阶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记得有位哲人说的很经典一句话,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文化是一种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我们国家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三言两语不能说清。诸如“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等等,奠定了传统文化的基础。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是古人们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宝贵经验,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独创性,延续的是民族的一种血缘与基因。
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被某些人利用歪曲放大后,容易点燃负面情绪。所以说,面对网络化生活的一代,我们要善于让传统文化走进网络。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的东西是民族的瑰宝,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一直传承下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囊括民俗,民风,戏剧,语言等等,集各民族风格智慧之精华流传于后世,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华传统文化之魅力,这都是全民族传统文化互相融和及智慧的结晶。我们要继续努力继承先辈留下来传统文化精髓,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要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广大。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付原创对联与大家一起分享国粹用象棋做对的魅力。
两君对弈,车马过河是清相,
一炮当先,马车来围不输棋。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探讨,谢谢大家!
上一篇:你人生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