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初二了,物理靠死记硬背貌似没啥用,求好方法推荐?
物理,木块,知识初二了,物理靠死记硬背貌似没啥用,求好方法推荐?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学生就想了,好嘛!欺骗人啊!我以为背背就行了!还牵涉到连数学都没有学到的东西!不学了,去学习数学吧!这样,到了下一章的声音有记忆的,又开始有回声的知识了!继续计算!继续受到打击!
物理这门课程既有计算又有抽象!
计算题吧!勉强在小学很久就学过,初一数学也学习过,基本就掌握了!可是马上到了《光的世界》这一章,咋办吧?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实像、虚像,焦距,物距、像距等没完没了!我咋能在一节课里掌握那么多的东西?慢慢就失去了兴趣和耐心,成绩就会慢慢下降!
物理会越来越难!
如果你在初二培养不出喜欢物理的兴趣!到了下学期和初三,会出现更多的难以理解的知识,比如:密度计算公式!相互作用力,平衡力!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滑轮组!功!功率!机械效率!电流!电压!电阻!电磁感应!这些都是需要计算了,抽象思考能力!
所以,必须要及早的重视这门课程!
我的建议是:
一是,及时把它当成一门主科来重视!
二是,培养喜欢这门课程的兴趣!
三是,多自己消化组合各个章节的知识,构建出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是,多动手去做题!坚持每天都能做几十道题!建立自己的错题本!
希望你喜欢并在中考时得益于这门课程,从而步入理想的高中!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我来回答
我高中物理获省级物理竞赛一等奖,我儿子高考物理106(满分110)全国卷3!
下边跟你探讨物理的学习方法。
一丶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再难的东西都会下功夫去学,去钻,而兴趣始于认识,物理,是探讨自然界的大理,无理无世界,所有物质世界,都是物理世景,大到宇宙,小到光,包括时空,无所不包,还有各种自然现象,风雨雷电,以及机器人,游戏,手机都可归为物理,其实化学生物归根结蒂,还是物理,无非是电子丶原子、分子的转移吧了。
二、认识重要性,上边大概说了物理,无所不包,多么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是科学的基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支撑,无物理,无现代社会。无电学,那来万家灯火,无电磁理论,那来的手机通信游戏,无动力学,那来火箭,无质能方程,那来原子弹。可见物理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因此许多大学的热门专业,都要求同学高中必须选考物理科目,因此你以后想从事计算机丶芯片丶火箭丶航母丶机器人,你初高中必须得学物理,学好物理,奋斗吧,小家伙们!
三丶掌握基本理论。物理物理,就是一个理,因此掌握基本物理知识,了熟于胸,滚瓜烂熟,比如力啊,电啊,光啊,功啊,能啊的,基本概念一定要掌握好。
四丶掌握技巧。物理本身有其内在规律特点,一是要有物理意识,不要用读英语丶语文的方法研究物理,物理者,悟理也,因此悟对学物理至关重要,要悟懂悟透悟深,溶汇贯通是最高境界。二是要有适当的技巧和数学方法,物理最后都是要用数学来描述的,因此数理溶合很重要,多学多练了。
五丶拜高师。有的人讲物理,越讲越糊涂。但高手讲物理,越讲越清晰,因此建议你适当拜高师,指点迷津,找到学习物理适当的方法和途径,你就会越说越找得到感觉,越来越轻松。
如果你按以上五条做到,包你成为物理高手高手高高手,不是我吹。
同时祝你学习进步,金榜题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学生要想考好某次考试,“适应性”很重要,如果说考生对某次考试试卷不适应的话,很可能考不出理想的成绩,那么考生埋头备考,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最大限度的适应中考卷。
所谓说,人往往能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得更好就是这个道理。如果试卷上出现一些你不擅长做的题目,做得更好的可能性很小。 我们再回到平时的考试中来:
考生很难保持自己处于同一种应试状态。
如果说考试在某次考试的时候,状态不好,那么狠容易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例如说心理状态,身体状态等等。
特别是初三的学生,很多考生由于“挑灯夜战”,身心疲惫是正常的现象。心理上很多考生都希望自己能考出好成绩,对自己希望过高,或者是外界的压力太大,在考试中背着心理的包袱,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考试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如果身体状态不理想的话,自然而然考试成绩不理想。
北京新东方中学老师提醒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或者说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东西,中考中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和题型,如果考生能把每一个知识都熟练掌握,能把每种题型的解法都练得熟练,那么这个学生成绩肯定不错,但是现实上不是这样的。如果说某次考试中,正好考查得都是你的薄弱环节,那么有可能考不好,如果这样的话,对考生来讲,相反是好事情。
对考试认识不足。
部分考生某次考试考得稍好一些就沾沾自喜,在接下来的备考中疏忽,特别是对一些事情想当然,觉得自己在下一次考试中应该不会存在问题,结果由于自己的疏忽,在下次考试中成绩一落千丈也是常有的事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死记硬背是第一步,这是前提。知识点背得滚瓜烂熟绝对没坏处。
二,在背熟知识点的前提下再深入理解知识点。可行的办法可以这么做:课本中的实验一定要亲自动手做,而且要多做几次,千万别站着看别人做。所有能做到实验都要做。这是为了进一步理解知识点。很多同学都在亲自做实验上偷懒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